第123章 開業
字數:5075 加入書籤
在年代文裏吃瓜養娃!
等村裏把一切問題都理清楚,並且都妥善處理好
已經兩天過去了
第三天正好是一個黃道吉日,當然這是村裏悄悄請王家的老太爺算的
現在不能說算的,這是大家舉手表決的
為了慶祝磨麵坊開業,村裏還拿出了一塊錢,買了一大掛鞭炮
特意選在了,中午大家都下工了,讓大家都來湊了個熱鬧
“哎,幾年都沒用過機器了,現在可好了。等我明天就讓我家大娃過來,我家還有玉米沒有磨呢”
“可不是,我家也有點高粱,讓我家大妮也來。要不是我沒時間,我得自己來”
“瞧瞧你們這沒出息的樣子,不就是可以磨麵了嗎!有啥稀罕的”
“可不是,人家王大家的娘家的村裏也有,對這可不稀罕,以前肯定沒少去排隊磨麵。能稀罕咱們村的嗎?”
王大家的聽見人這麽說還自戀呢,得意洋洋的,頭抬得高高的,一臉瞧不起別人那麽高興沒見識的樣子
“就是,你們可得注意了,以後來磨麵可別叫人家,免得被人看不起。哼~”
說話的人翻了一翻白眼,也是一臉不滿
王大家的聽見覺得不太對勁,可是又不想拉下臉,隻能當聽不見了
這時又有人說了
“那王大家的,你娘家村既然這麽好,那你娘家肯定也不差吧。平常肯定沒少貼補你們兩口子吧,怎麽你家那兩個閨女還是那麽一副瘦瘦弱弱的樣子,你說你們兩口子也沒閑著,一年也掙不少,怎麽就把孩子養成那樣了呢?
要我說呀,你可得注意了,別說孩子了,你看看你也沒婆婆管著了,自己和王大都是活像幾年前鬧饑荒那幾年,更別說你家孩子了,可別省著了。
可得對自己對自己那家子好點,別總是喝個水飽”
王大家的聽了這話,有心反駁回去,可是人家溫溫和和的,一副為了她好的樣子,也沒說一句自己的不好,她想說都不知道咋說最後就下一句
“她嬸,你管好自己一家人就好了,我肯定不會虧待我家那口子和我姑娘的。我還有事,就先回去了”
說完也不等別人說別的,就匆匆離開了
剩下的周圍的人哈哈的笑了起來
聽到笑聲的王大家走的更快了
“哈哈~還得是嬸子,你會說,不過就她那性子,真是…你們說她是咋想的啊?我就想不明白了。王大也同意,我看他家那兩個姑娘都心疼的慌”
“誰說不是呢!多好的姑娘啊!懂事又勤快,就是攤上這麽一對父母”
“誰說不是呢!我們家和他們家做鄰居可真是倒黴。一天天的就聽見她在家裏罵罵咧咧的,有時候還會打孩子,王大也不管。就知道蹲在門口歎氣。你說怎有這樣的老爺們
有時候我都看不下去了,過去說兩句,他們等人走了,打的罵的更嚴重了,現在都沒人敢管了
我們家也不容易,現在也隻能偶爾給那兩姐妹一塊幹糧
你們是不知道,去年冬天,那兩姐妹差點就熬不住了。
就是後來不知道怎麽的,還是熬過來了。”
“我也聽說了,我覺得可能是村裏別人家幫了一把。不過沒聽說誰家,你們有聽說的嗎?”
“沒有!那為什麽他們家這麽不待見兩個姑娘啊,他們家有別的孩子嗎?”
“你看你就是剛結婚,鄭家的新媳婦吧?”
“嗯!我們剛剛結婚,這不是聽見有熱鬧,我們就出來看看。”
“我和你是一家人,你還有印象嗎?你們結婚那天,我該去給你們鋪床了呢!”
“啊?我那天真的混亂,都沒注意到,真的對不起,不過很感謝您來給我們鋪床”
馬家灣的習俗是,新人結婚,會去新房鋪床的人,一定得是有福氣的人,一般都是父母雙全,家庭和睦,兒女雙全的婦人
所以一般不是關係好的,都不會請人幫忙來,因為還有一種說法是,這麽做會分一些福氣給新結婚的小兩口
鄭家的新媳婦劉桃兒是真的挺感謝她的,但是也是真的沒記住人
不過她現在最關心的還是王大家的事
“那嬸子為啥他們要這麽對自己的孩子呢?”
“我跟你說,那王大家的就是分不清裏外。她和王大結婚也十來年了,就生了兩個閨女,以前還想著生兒子,這兩年也不知道咋想的,居然想讓她弟弟的兒子給他們養老
兩個人一年掙的糧食一半都送到她弟弟家裏了,這家裏肯定就沒多少糧,給自己閨女吃了可不得餓著了。
剛開始那幾年他們也不是這樣的,王大也沒這麽窩囊呀?”
“那是因為以前有王大娘管著,她趙美蘭想,也得敢呀!”
“可不是,你是新來的,不知道,以前王大娘可是咱們村有了名的勤快人。就沒人說一句不好的”
“誰說不是呢!可惜人老了老了,最後給兒子娶了這麽一個敗家娘們,村裏就沒幾個人待見她”
“以前王大娘還活著的時候,她們家那兩姐妹兩個閨女長的多好,見人了還乖乖巧巧的。現在見人就躲,真是作孽呀”
楊青青這是突然就想到了她去年冬天,在上班的路上,碰到的那兩個孩子
當時兩個孩子也不知道為啥,都躲在村口不知道誰家的柴火垛裏
當時她從那邊過,聽見動靜嚇了一跳,後來也不知道是咋想的
她就想悄悄過去看看,結果就看到了凍的瑟瑟發抖的兩個孩子正在生啃紅薯
就那麽巴掌大的紅薯愣是讓倆人吃出了山珍海味的感覺
她當時一下沒忍住就從空間裏給拿了兩件棉襖棉褲,都是她沒事的時候在空間自己做的
非常符合這個時代的風格,就是針腳實在是不怎麽樣,但是勉強也能上身。但是料子和棉花都是新的,都是好東西
她又拿了挺多吃的,全給他們悄悄放旁邊就離開了
要說為啥楊青青沒懷疑那倆個孩子是出來玩的呢
實在是他們兩個太慘了,衣服就一件薄薄的棉衣,破的地方都能看見裏麵發黑的棉花
關鍵就是這袖子還都短一截,更別說腳上還是草鞋了,那手都凍成大饅頭了,她都怕隨時炸開
後來她也沒遇見過那兩個小孩子,沒想到今天居然聽到了關於他們兩個人的事
一開始她也沒多想,畢竟這個時候不幸的人多的是,就是後世也有好多不幸的人
隻是她聽到去年冬天的時候,才想到她幫助的人
因為她們說道,那兩個孩子其中大的那個,臉上眉心有一個挺大的痦子,全村全村就這麽一個人
她當時看見的其中一個就有,她想不知道都不行了
楊青青想著回家可以問問文靜他們,別看他們和楊青青一起來的馬家灣
他們知道的村裏的事可比她多多了,尤其是關於村裏小孩子的事
他們了解的更清楚一點
就在楊青青還在想七想八的時候
劈裏啪啦…劈裏啪啦…啪…劈…
鞭炮放了起來
王秋江站在磨麵坊門口說到
“今天特別開心,咱們村的磨麵坊,經過大家不懈的努力,今天又可以重新開始投入使用了。以後大家就不用跑老遠,去其他村了
還有就是咱們村的磨麵坊,本村人員可以用工分抵扣磨麵的費用。但是其他人,都需要交費,或者也可以拿糧食抵。
大家都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那是咋收費的,多少糧食可以抵磨麵的費用”
“對~咱們得用多少工分磨一回麵?這可得說清楚呢”
“就是啊,要是太貴我們就還用石磨吧”
王秋江看人安靜下來才接著說
“我知道大家最關心這個,我就不賣關子了,大家一個工分就能磨一袋五十斤的糧食,其他的也和這個才不多
咱們村一個工分是三分錢,那就五十斤糧食收三分錢,或者三分錢的糧食。
大家可以互相轉告一下,行了都散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