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言言,以後你當家

字數:4525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七零:小知青帶著全家回城致富 !
    晚上。
    桌上飯菜少有的豐富。
    孫氏用半隻老母雞燉了雞湯,又用半隻老母雞燉了土豆和蘑菇,豬肉燒了紅薯和紅薯粉,炒了一盤雞蛋大蔥,大半籠餃子。
    蘇謹言看著這麽多東西,嘴角抽搐了一下。
    孫氏今天是大放血了,可總共二斤肉,一斤做豬肉燉紅薯,一斤包餃子。
    這一斤的肉包了整整大半籠餃子,那餃子餡裏的肉可想而知。
    這蒸籠可不是後世電飯鍋上放得那小籠,而是農村那種大鍋上放得蒸籠。
    孫氏平時做飯可是摳搜的很,除了她和孩子,她和公公、趙元一三人隻吃個六七分飽,還是水飽。
    今天是敞開肚皮管夠?
    正這樣想著,隻見孫氏先是盛出來一大海碗雞湯,往裏放了六小塊雞肉,又拿出一個大碗,往裏扒拉了一些雞肉燉土豆蘑菇,又扒拉了一些豬肉燒紅薯和紅薯粉,最後,上麵飄了十多個餃子。
    “元一,這兩碗給大隊長家送去,謝謝他們家這幾年的幫助。”
    然後又拿出一個大碗,往裏夾了十個餃子,上麵蓋了兩塊熬雞湯的雞爪子,“這碗,給你爺爺奶奶送去,告訴他們,你和言言今天領證了,做了點好吃的,讓他們老兩口沾沾喜氣。”
    蘇謹言看著上麵那兩隻瘦瘦的雞爪,嘴角都不會抽了,一直知道他們家和老宅那些人關係不好,今天才真正體會了一把。
    這兩雞爪,就是去侮辱人了。
    一個大碗,還沒滿,和大隊長家的待遇,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而這舉動,坐在炕頭的趙正軍沒有半點不悅。
    他們並不是真心給老宅的老倆口送餃子,而是為了出心中一口惡氣。
    最近,就是老宅吵得最凶,到處傳閑話,說蘇謹言這個嬌嬌女一定會拋夫棄子,自己回大城市裏過好日子的。
    他們蘇家以為抱了個金疙瘩,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是孫氏不孝順公婆,更不是趙正軍不孝順父母,就是因為他們原來太孝順,太相信他們了,換來的打擊,簡直就是顛覆了他們對於親人的整個認知。
    一直愚孝的夫妻倆因為每月能給家裏拿回錢,從未見過趙家的真實嘴臉。
    趙正軍和孫氏幾乎同時殘的殘,瞎的瞎,一大家子老弱病殘身無分文的被趕出家門,連一斤糧食都不分給他們,如果不是大隊給做主,最後可能連被褥和幾袋紅薯土豆破舊老屋子都沒有。
    即使這樣,趙正軍的殘疾補貼和退伍補貼下來後,還是被他們要走一半,理由很簡單,孝。
    孝字頭上一把刀,不死也要脫層皮。
    這個年代,如果傳出不孝,名聲就臭了。
    最後,趙正軍用一半的錢,也就是一千五百塊錢,買斷了這份親戚,大隊裏出了斷絕書。
    本以為小家從此就可以過上安穩的日子,沒想到趙元一的大哥和大嫂見錢眼開,又擔心殘廢的父親和半瞎的老娘看病吃藥把錢花光了,反而要他們養老,便提出了分家。
    一千五百塊錢,被分走了五百塊,那時候,趙正軍的腿正是用錢的時候,從市裏醫院倒在縣城醫院,從縣城醫院到鎮上醫院,最後眼看沒多少錢了,趙正軍果斷放棄了治療,回了家,用剩下的一點錢翻修了一下老屋,又蓋起了一間。
    總不能因為治病,一家人以後不生活了吧?
    就這樣,趙正軍的左腿徹底殘廢了,至於孫氏的眼睛也不是天生瞎,是趙正軍受傷的消息傳來,她幹農活時驚得摔倒,被麥秸紮到傷了一下,趙家不花錢讓去醫院,他自己又沒錢,後來便越來越模糊。
    想到老宅那幫人的做法,蘇謹言眼眸裏有了笑容。
    嗯,幹的不錯。
    趙元一很快就給兩家送飯回來了,隻傳遞了大隊長說的話,對於老宅,他連提都沒提。
    不高興的事兒,誰都不願意提,一家人高高興興的開始吃。
    飯桌上,窮了一輩子的孫氏,把肉光給別人分了,自己一塊都舍不得吃。
    其實,對於這樣的人生觀,蘇謹言是看不慣的。
    她從盆裏給她夾了好幾塊豬肉和雞肉,“娘,您自己也吃肉,你以後還要看兩個孩子呢,得把身體保養好。”
    孫氏愣了愣,感覺蘇謹言今天的變化太大了,一直沉默寡言的趙正軍也很是不解,斜眼看了眼趙元一,搖了搖頭,不知這小兩口搞什麽。
    不過,兩人感情突然變好,不再是他兒子一廂情願,趙正軍也是很滿意的。
    “好好好,娘吃,娘吃。”
    孫氏高興的說道,一邊說,還一邊吃了一塊豬肉。
    肉不知啥味,她就感覺自己高興的找不到東南西北了,全是甜味兒。
    今天,可真是個好日子。
    她的兒媳婦沒走,不僅沒走,還和兒子扯了證,還要帶他們老倆口一起走!
    孫氏吃個飯,高興的嘴就沒合攏過。
    菜裏由於缺少油,幹巴巴的並不是很好吃,一斤肉包了大半籠的餃子,可見裏麵的肉少的有可憐,再加上沒調料,真心不好吃。
    蘇謹言想用‘難以下咽’來形容並不為過。
    看來,她得學著做飯了,她前世除了刀削麵能拿的出手,炒菜燉菜隻能算普普通通。
    但普普通通也比孫氏做的好吃的多。
    飯後。
    昏暗的煤油燈下,孫氏一臉高興。
    “言言,娘今天把欠村裏人的錢都還了,至於你爹借的錢,咱們到了鎮上,到郵局匯款。”
    隨即,孫氏就開始給她算賬,“咱家兩隻雞,今天吃了一隻,另一隻兩塊五賣給了村裏,還賣了三十顆雞蛋,一頭任務豬,豬一百零八斤重,大隊長也提前折合成工分,算成錢給我們了,加上元一今年上工的工分,大隊一共給了我們四十九塊五毛,娘花了十六塊五買了五十斤細糧,五十斤粗糧,咱們去京城時帶著。(這裏按七零年供銷社價格算,玉米麵八分一斤,白麵兩毛五一斤,後麵出來黑市的價格,會貴一些。)”
    “加上你早上給的二十,和咱家原來的一點,咱們家現在一共有六十二塊,你今天和元一算是正式結婚了,娘和你爹商量了一下,以後這個家就由你來當了。”
    孫氏說著,就把一堆零零散散的錢推到蘇謹言的前麵。
    蘇謹言懵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她趕緊把錢推回到孫氏麵前,“娘,使不得,我們還要上學呢,家裏大大小小的事兒,還要您和爹操心呢。”
    “再說,哪有長輩在,小輩當家的。”
    開什麽玩笑,她可不想天天柴米油鹽的算計。
    孫氏笑了笑,心想不愧是大家千金,看到這麽多錢,眼都不眨,村裏那些小媳婦哪些不是見了錢恨不得上手搶?
    哪個兒媳婦不希望自己當家?
    能有這樣的兒媳婦,做夢都會笑醒吧?
    孫氏盯著半瞎的眼,笑的樂嗬,把錢推給蘇謹言,“娘和你們爹老了,沒精力管錢的事兒,以後你當家,如果需要娘買糧買菜,你就給娘點生活費。”
    “去了京城,娘什麽都不懂,而且,我們戶口沒在那兒,不能領供應糧,什麽都靠你和元一,爹娘給你們拖後腿了。”
    老兩口心中也有一把算盤。
    他們糧食供應過不去,去了京城吃喝嚼用全是兒媳婦出,他們什麽都沒有,當哪門子家?
    去了京城,就是兒媳婦的地盤,一切全憑兒媳做主吧,他們哄好孩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