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許妙妙突然的親近

字數:310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七零:小知青帶著全家回城致富 !
    趙正軍和孫氏兩人高興的點點頭,保證以後一定蘇謹言想吃啥就吃啥,趙元一心中才放心。
    好幾次,他路過廚房,蘇謹言炒菜的時候,就聽得孫氏在旁邊喊著油多了油多了,和麵的時候,蘇謹言想吃純白麵手擀麵,孫氏硬是在裏麵加一碗玉米麵,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他不在家的時候,估計他媳婦兒每次做飯都會挨說,他娘會嫌棄蘇謹言不會過日子。
    他知道他娘節約慣了,也理解,但他更不想委屈媳婦兒。
    來到這個有錢人多的首都,他才更加體會到錢的好賺。
    他對未來,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蘇謹言懷孕,又被趙家供了起來,她想下廚房,孫氏都怕油煙熏著她,弄得她每次隻能在空間裏偷吃。
    孫氏雖然舍得放油放肉了,可廚藝實在不咋樣。
    辛慧敏走了這麽長時間還沒消息,蘇成國也忙,所以她打算暫時不告訴家人,省的他們擔心。
    知道自己懷孕後,她計劃每天喝一些空間的井水,一杯牛奶,吃一個大鵝蛋,一來可以強身健體,二來,對肚子裏的寶寶也有好處。
    緊湊的學習使得蘇謹言都快忘記自己是個孕婦,可能是靈水的關係,不喝雞湯和魚湯這些腥味兒比較重的東西,平時除了嗜睡犯困,幾乎沒有反應,吃嘛嘛香。
    可好日子好像是過多了,這天蘇謹言剛下了英語課走出教學樓,就被一個人叫住了。
    “謹言!”
    一道欣喜的聲音傳來,使得蘇謹言差點以為見到了親人。
    可熟悉的聲音,使得她歎了一口氣,該來的還是會來。
    她抱著書和筆記本,轉身看向朝她走來的幾人,三女兩男。
    其中一人正是書中女主許妙妙。
    這麽長時間不見,安逸幸福的生活,使得她都快忘記自己穿進一本書了,自己還不是個女主。
    此時,許妙妙臉上掛著見到好朋友的欣喜,滿臉開心的快步走向她,“謹言,你原來在英語係啊,開學報名時,我當接待,還專門找你了呢。”
    幸好沒碰到你!
    蘇謹言心中暗想,臉上卻溫和的朝來人笑笑,客氣又疏遠的說道:“許同學。”
    許妙妙沒有一點自知之明,親切的小跑過來,一把攬上她的胳膊,帶著撒嬌的口吻嬌聲嬌氣的說道:“謹言,我們可是高中同班同學呢,你來了北大也不找我!畢竟我都來了一年多了,還能照顧你呢。”
    書中描寫,許妙妙長得甜美,見人就笑,和男主的戀愛一波三折,分分合合,兩人都經過結婚再到離婚,然後才幸福的在一起。
    可也是經過看書,她才知道,麵前這甜甜的女孩,可是心狠的主兒,帶著一張純善甜美的笑臉,往往能殺人於無形。
    男主謝興樺畢業後,甩了原主,並沒有和這個心中所愛結婚,而是娶了對他事業有幫助的領導之女。
    謝興樺的第一段婚姻,可是許妙妙拆散的!
    想起拆散的方法,她不由打了寒顫,也不得不佩服厲害!
    蘇謹言往後退了一步,扒拉開她的手,客氣的勾唇抿笑,“剛來學院,學業有點忙。”
    許妙妙看著蘇謹言凸起的肚子,心裏暗罵一聲,臉上卻笑的祝福,“謹言,你懷孕了?恭喜你啊,隻是,你現在懷孕,會影響學業吧?”
    蘇謹言看著她的眼睛,淡笑道:“還行。”
    此時,和許妙妙一起來的幾個同學走了過來,兩個女生看著蘇謹言的姣好白皙滑嫩的臉,心裏有些嫉妒。
    其中一個高個子女生看著蘇謹言,扯著嘴角笑道:“妙妙,這就是你經常掛在口中,那個長得很漂亮的學妹?”
    許妙妙調皮的伸了伸舌頭,笑道:“是的呀,謹言和我是同班同學,她的學習一直很好,這次高考可是全市第一呢,隻是有點可惜,她下鄉時結了婚,嫁個一個農村男人,否則,咱們學校的優秀青年還不是隨便挑?”
    “哎,謹言心善,回城的時候,還把她丈夫帶來了呢!”
    蘇謹言挑著美眸看著許妙妙淡笑著,想要知道,她今天來這麽一出有什麽目的。
    一個高瘦清秀的男生,一手插著褲兜,一手拿著一本書,笑道:“這點我知道,蘇同學和我還有朝東是一個英語班,不僅長得好看,還說的一口好口語呢,是吧,朝東?”
    旁邊被稱作朝東的男生淡淡的點了點頭,高冷的站在一旁沒說話,可那雙眸子卻一直打量著蘇謹言以及她的肚子。
    劉朝東,一米八七大高個,皮膚偏白,丹鳳眼,薄唇,鼻子堅挺,手指修長,大長腿,身材也非常好,進校沒多長時間就引起了眾多未婚女生的追捧。
    家雖然是小鎮的,可劉朝東的爸是紡織廠的銷售主任,劉媽是農機廠的資料員,家裏條件還算可以,所以他一直很有優越感。
    但是來到京城後,這種優越感再也沒有了。
    機緣巧合之下,他認識了許妙妙,得知她家裏長輩很多是當官的,所以就暗中慢慢追求,想著將來能有份工作留到京城,沒想到許妙妙說給他介紹個能讓他一步登天的女生。
    這個女生,就是蘇謹言!
    勾搭一個已婚婦女尚可,但現在還懷著個孩子,劉朝東此時有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