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梁山覆滅(上)

字數:6895   加入書籤

A+A-


    別人係統招名將,我的係統招親戚!
    張信回到宿遷大營點齊了3個營戰兵,2個營輔兵,隨行的戰將有張南、張虎、李如柏、李存賢、張輔、李逵,馬斌、黃休,軍師李儒。侍衛統領張鬆溪
    而李如柏定位斥候大將率領100斥候騎兵先行探路。
    樞密院的命令是在東平府集結,而宿遷到東平可是700裏路,張信一路過去得十二三天,同時也說了這次張信東平、東昌兩府軍兵全聽張信的指揮安排。
    張信這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領兵出戰,其實心中也沒底,一路上不停的和李儒請教到底怎麽打。
    李儒我觀梁山其實不難對付,雖然梁山擁兵上萬,戰將百人,但其分成了四夥人,一夥晁蓋派,一夥宋江派,一夥官軍派,一夥山賊流寇派,前三夥人鬥的非常厲害,而三夥人中最有戰鬥力的當算官軍派,而其他兩派裏算的上戰力的武鬆、魯達、劉唐、林衝等人卻都是被迫上山的。隻要梁山散了他們也不足為懼。之前主公讓儒做的釣魚宋江,我覺得可以進入下一步了。
    張信那就好,你讓誰去做這個事情了。
    李儒我二弟李肅
    大軍一路奔襲東平時候,李肅帶著人去了梁山附近的陽穀縣,因為按照宋江的性格,得知官軍要打梁山,他肯定會回援,也如所料。沒多久宋江得知梁山危險,立馬帶兵回援,路過陽穀縣時候,一旁的酆泰來報哥哥,有個人拿著公孫軍師的條子來拜見你。
    這裏就要說說酆泰哪裏來的。
    當年宋江殺了閻婆惜後,被發配去了荊州府,錯開了本來要去的江州府,在路上結識酆泰、袁朗、柳元、潘忠、糜勝、劉以敬、上官義、李雄、畢先、安德偽、段五、丘翔等十一人,正好頂了江州那十一人。
    現在這十一人都是宋江的鐵杆小弟一直跟隨左右。而袁朗更是頂了李逵的位置成了宋江的貼身護衛,平時手持兩個水磨煉鋼撾
    李肅帶著幾個人被帶到了宋江麵前。
    宋江你等是武當七俠
    李肅然也~~~貧道張鬆溪
    宋江失敬失敬,軍師已經寫信給了宋江,知曉幾位兄弟的目的,隻是怎麽這麽久了,你等還在陽穀縣。
    李肅我算了一下,東京不會做事哥哥去打大名府,定會派援兵,如果我是領兵將領救大名還不如打梁山,圍魏救趙。
    宋江哈哈哈~~現在官軍就是這樣來的
    李肅哥哥,我這裏有一封信,不知道能否找個沒人的地府你我聊聊。
    宋江有什麽事情不能和其他兄弟一起聊。
    李肅哥哥可以帶上幾個親信護衛,我就一人這樣哥哥不會怕我能一人打多人吧。
    袁朗哥哥,之前張鬆溪的徒弟就三個人打了我們十個,現在你就幾個人,張鬆溪還不手拿把掐。
    宋江我信張真人不是那種醃臢小人,,,
    可來到一旁小樹林時候,宋江還是帶了嫡係的四五個人,而對麵就是李肅一人。
    係統三國人物李肅
    統率力48 武力70 智力62 政治50 魅力61
    特殊技能遊說其遊說對方時候可以降低對方智力10點,同時降低對方警惕。
    宋江你可以說了。
    李肅某這次來也是受人所托,梁山這幾年到處與官兵作戰讓朝廷頭痛不已,有很多主張剿滅梁山,但也有人覺得梁山都是一群義士,隻要善加引導還是能給朝廷做出一番貢獻的。故而天子近臣秘書丞張大人、太常寺少卿李大人及蔡太師聯名上奏,陛下得知梁山泊一夥,以義為主,不侵州郡,不害良民,專一替天行道,今差貧道來一問,宋江等是願意為朝廷效力還是繼續嘯聚山林。
    隻見李肅掏出了一張黃絹,上麵印著朝廷的敕詔,還有大印宋江拿過來看了看摸了摸怎麽不像是墨寫的,卻又是墨寫的模樣。
    李肅這是朝廷的隱秘,如果隨便用墨就能寫,那隨便誰都能冒充皇家寫詔書了,也隻有皇家才能做出這般巧奪天工之物。
    宋江立刻諂媚的說是及,是及,不知道天使需要宋江怎麽去做。
    李肅梁山的人是否都願意追隨宋頭領。
    宋江搖了搖頭我也是剛接頭領之位,山上還有原晁蓋的黨羽尚未信服與我。另外還有不少官軍出身的頭領估計會擔心朝廷計較其投降上山的問題。
    李肅這個朝廷有所考慮,隻要沒有犯下重罪的都可以既往不咎,其他的也是從輕發落,隻是晁蓋黨羽不好對付。
    宋江宋某也是有所擔心。
    李肅我有一個計,不知道宋頭領敢不敢,此計若成,杭州知州明年就期滿了,宋頭領可願往。
    宋江實江等再生之幸
    李肅宋頭領把你信得過的頭領派到西邊與東京來的禁軍對戰,不放心的尤其是晁蓋黨羽派去東邊與京東東路州府軍對戰。而那些官軍頭領你提前打好招呼打散兩邊,到時候隻需要。
    宋江這。。不是坑害自己弟兄嗎?
    李肅做大事者不能拘泥於這種小節,而且你當兄弟,他們當你是大哥嗎?我可聽說公孫勝派劉唐去曾頭市了你的事隱瞞不住了。
    宋江我,,,,我什麽事。
    李肅你以為你那點小伎倆能瞞得過朝廷,那天是誰給史文恭送信讓他埋伏,既然他埋伏了怎麽又跑到晁蓋前麵射一箭,黑燈瞎火的還正好射中,還用帶自己名字的毒箭,用點腦子的人都不會覺得是史文恭,也就你這群殺人。
    宋江慚愧,慚愧,沒想到朝廷都知道了。
    李肅我就好奇了,那天怎麽回事,黑燈瞎火的你怎麽派人射殺的晁蓋。
    宋江其實隻是我讓人在晁蓋的衣甲上抹了點熒光粉,然後通知史文恭埋伏晁蓋,等晁蓋受驚敗逃後,我讓華榮扮成史文恭,半路殺出對著熒光處就射,為了怕射不中要害就加了毒。後麵大人都知道了。
    宋江說這個的時候不知道李肅胸口處有個地方閃著紅點,因為這是白日也沒人注意到那裏。
    李肅拿出一個條子這是淮陽軍開的條子,等宋頭領安排好後,讓人拿條子通知淮陽軍,我們就可以辦事了。
    在東邊路上,李儒主公,你真讓宋江去當杭州知州了?
    張信當然,我是言而有信的人,為了這個我可求了好多人,還好杭州那邊李家有人情,朝廷也願意讓外人去那邊。而且我也承諾不會讓宋江在任內善終。
    李儒主公這般操作,滅梁山,收梁山之人,殺宋江還不讓屎盆子在自己這裏。隻是我很期待主公怎麽讓宋江不善終。
    張信很快很快明年你就會知道了。
    宣和元年十一月底,張信帶兵來到了東平府,在這裏東昌府的人早早就到了。
    東平大小官員早早就在城門口迎接,張信也是非常客套的跟所有人行禮,經過袁點幾個月教導,張信已經不是那般小孩模樣,做事最少場麵上的做事還是很有分寸了。
    待到眾人到了知府衙門這才介紹到。
    “本官東平府知府程萬裏,這排軍將是我府東平府兵馬都監董平,後麵是東昌府東昌府兵馬都監張清,還有他的副將龔旺、丁得孫”
    張信諸位有禮,今因朝廷之命,小弟就充大一回指揮各位了。
    董平哼~~看你毛都沒長齊,也不知道朝廷為什麽讓你來指揮我們。
    張信我上麵有人,我可以直接不用理由殺了你,信不信。
    董平也不是什麽好脾氣有本事,你來試試。
    程萬裏二位都是年輕人,火氣不要這麽大~~~有火氣在戰場上來使。
    張信現在軍情如何,誰來說一下。
    張清那就我來說吧。梁山賊寇分兵兩塊。一塊西對付禁軍,一塊東對付我們。對付我們的則是宋江親自領兵,手下頭領則是入雲龍公孫勝等40多頭領。
    董平這宋江怎麽都是帶這種鳥人來,有點不重視我等啊。
    張信此次作戰,攻心為上,我這裏有線報,三日後公孫勝、劉唐、白勝、林衝等將趁我軍立足未穩來偷襲我等,路線上他們準備走西豆山那邊的小道過來。董都監你率3000人埋伏在西邊山道、張都監你帶3000人埋伏東邊山道,賊軍進入山道後,兩邊殺出堵住前後路,到時候梁山內我們的內應自然會相應倒戈,到時候說不定不用動刀兵就能解決事情。
    董平最好如此。
    轉頭張信對著李儒說這個董平很不懂事啊。
    李儒將軍難免陣前亡
    兩個反派哈哈大笑的走了出去。
    三天後,宋江令公孫勝為將帶林衝 呼延灼 韓滔 彭玘 朱仝 魯智深 武鬆 楊誌 徐寧 劉唐 史進 鄧飛 楊林 樊瑞 項充 李袞 陳達 楊春 鄭天壽 陶宗旺 曹正 宋萬 杜遷 李忠 周通 湯隆 杜興 鄒淵 鄒潤 朱貴 朱富 石勇 孫新 顧大嫂 張青 孫二娘 白勝將帶了3000人從西豆山穿行而過,偷襲東平府北麵。而自己則是帶人在南邊吸引官軍。
    西豆山山穀全長不過1裏,兩邊山也就二三百米高,山上樹木雖然茂密,但也不是一個適合埋伏的地方,董平張清來到這個地方也不知道是不是該按照張信的布置來做。
    張清董兄,還是按照張信的來做吧。這兩天我會張信的人喝酒聊了下,他父親是天子近臣,最近要去一路做轉運使,而他舅父要做大理寺少卿。他父母兩族有上百人在做官,惹不起啊。
    董平這個我已經知道了,程大人當天回去就怒批了我,我才知道這張信手眼通天,上麵有人,下麵也有人,妥妥的世家大族公子啊。
    張清好好幹吧,後麵給他認個錯,未來我們的前程上還要多依靠依靠他。
    董平我知道了,等下梁山賊寇來了,我打前頭,頭功不要跟我搶啊
    張清你去,你去~~~
    公孫勝帶著人午後才出發,到達西豆山剛好下午,看著兩邊的山,公孫勝突然感覺不妙,眉毛跳個不停,於是拿出銅錢算了一下七殺破軍之局。
    可自己這邊挑了一個別人想不到的時間出來,又走不容易被偷襲埋伏的地方,應該不會有問題啊。
    走著走著,到了一半時候突然路中出現幾個人,當中一個人好一般英雄模樣
    兩麵旗牌耀日月,簡銀鐵鎧似霜凝。
    水磨鳳翅頭盔白,錦繡麒麟戰襖青。
    一對白龍爭上下,兩條銀蟒遞飛騰。
    河東英勇風流將,能使雙槍是董平。
    在山頂的張信看到他都不免說道這家夥真帥,估計也就呂布能比了。
    李逵哥哥,呂布是誰啊?
    張信一個很厲害的武將,一人打別人幾十上百個就是曆史上那個溫侯一般的人。
    李逵溫侯品匹啊,,那是厲害的人。
    公孫勝在陣前,看了董平這表人品,一見便憂。又見他箭壺中插一麵小旗,上寫一聯道“英勇雙槍將,風流萬戶侯”。
    公孫勝這突然出來一將,此處必然已經被官軍包圍了。但也不能慫
    公孫勝隨即遣鄧飛出馬迎敵。鄧飛得令,手執鐵槍,直取董平。董平那對鐵槍,神出鬼沒,人不可當。公孫勝再教金槍手徐寧,仗鉤鐮槍前去交戰,替回鄧飛。徐寧得令,飛馬便出,接住董平廝殺。
    兩個在征塵影裏,殺氣叢中,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交戰良久,公孫勝恐怕徐寧有失,便教鳴金收軍。徐寧勒馬回來。
    董平勒馬停住梁山賊寇還不速速下馬受降,真想等著官兵拿了你等。
    董平一舉長槍,兩邊人馬出來,頭頂弓弩齊射,山穀頭尾圍過來一大堆的官軍包抄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