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方臘起義(完)

字數:7060   加入書籤

A+A-


    別人係統招名將,我的係統招親戚!
    婺州隻剩下方垕、高玉還有一萬多人,很快就被張信、盧俊義還有其他5個節度使四萬軍隊包圍了。
    方垕、高玉並沒有想據城而守,而是在城外列陣。而在他們1裏外卻是5個節度使兩萬軍隊。
    之前一直都是張信在打,他們這些節度使都是打醬油,運糧草的角色,現在敵人突然出來了,那還不趕緊把這個功勞撈到手。
    雙方軍隊碰到後互相發現了不一樣,方臘軍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玩命,而節度使的軍隊長期缺乏訓練,兵器盔甲也缺乏維護,局部已經出現了軍隊崩潰。
    打了兩個時辰後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竟然被方垕斬殺於陣前,他的軍隊也出現崩潰。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這時候是幾支軍隊中表現最好的,他們一直都是對付遼人的前線隊伍,作戰能力還是比較強,可是豬隊友太多。
    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 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 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三人竟然損失幾千人後開始逃跑。
    這時候跑在最前麵的一排人直接被一頓爆豆子聲音擊倒。
    這時候才發現張信軍隊已經擺出十個強弩勁弩的方陣,而他們前麵是兩個拿著奇怪鐵管的百人方陣。
    張信退卻者殺無赦,騎兵李如柏、張定邊兩邊包抄,李逵你率300陷陣營,李嗣業你率領300陌刀兵給各軍做個表率。
    說完張信的四支精銳部隊就開始進攻,李如柏的部隊都是韃靼人和邊關來的子弟,全都是騎射一流的輕騎兵。
    張定邊的部隊則都是穿著三層盔甲的重騎兵,靠馬就能撞死敵人。
    李逵的陷陣營一共800人這次來了300,而李嗣業的陌刀隊組建了300人,張信也全派了,他要畢其功於一役。
    果真有了精銳軍隊的參與方臘軍就出現了戰術層麵的潰敗,弓弩對把方臘前後軍給阻礙了,然後騎兵步兵就對前軍進行獵殺,等前軍全軍覆沒後,弓弩對往前幾十步,又射出一個前軍,一個後軍。
    就這樣一個多時辰,方臘軍全軍覆沒方垕自刎、高玉死於騎兵的馬下。自此被方臘占領的全部城池都已收回,現在隻剩下堵在清溪山裏的方臘殘軍,但這些就不是張信的事情了,他相信童貫應該能解決這些,張信要做的趕緊打掃戰場把方臘的全部物資都運走。
    沒多久,一名方臘軍的士兵按照
    宣和三年四月,宋軍發動總攻。義軍腹背受敵,奮起抵抗,七萬多人壯烈犧牲,婁丞相、杜微、鄭魔王、俞道安、裘日新、呂師囊全部死於陣前,為時半年的方臘起義被完全鎮壓,雖然還有一些小股殘餘,但這已經不用張信這些外軍去對付了。
    係統恭喜宿主完成主線任務
    主線任務二、剿滅方臘勢力 獎勵2個十連抽、1張紅卡、2張藍卡,500積分
    請抽卡,抽完後係統開始進入高級專業玩家版本升級,升級時間1年
    張信我去。一年,之前都是幾天啊。
    係統快點啊,技術部門催了。
    張信先全部十連抽
    係統恭喜宿主抽到
    福船x4 福船x2
    白銀x 銅錢x100萬錢
    白銀x 布匹x1萬匹
    黃金x 方臘老兵x500
    蒙古馬x1000 鉤鐮槍x1000
    河曲馬x200 大斧x200
    陌刀x500 糧食x1000石
    山紋甲x100 糧食x5000石
    烏錘甲x200 馬車x100輛
    紙甲x1000 五糧液x10箱
    白銀x 豬x1000頭
    白銀x 鳥銃x1000
    係統1張紅卡、2張藍卡抽卡快抽,你這總算要成為大佬了,我也可以升職了。
    先兩個藍卡
    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張嶷
    統率力64 武力71 智力58 政治56 魅力71
    特殊技能平蠻對付少數民族時候其部隊屬性增加5
    東漢末年黑山軍首領張燕
    統率力80 武力81 智力54 政治46 魅力61
    特殊技能飛燕其麾下的步兵行軍速度增加50,無視山地額外疲勞
    出場條件張信族兄,現在二人在軍中擔任什長,將會因為作戰表現優秀提拔
    紅卡西漢外交家張騫
    統率力70 武力61 智力84 政治86 魅力91
    特殊技能探險家其作為團隊負責人時,容易發現未知的土地、城市、資源
    探索者其率領的探險隊遇到災難可能性下降60
    外交官與其他國家交涉時候,對方默認友好
    出場條件張信族兄,現任鴻臚寺錄事,因不滿上官準備另謀出路,宿主隻要一封信就可請來
    係統最後300積分到賬,宿主現在綜合積分為4210分,如果沒事,那我們就升級去了。。
    張信等下,等下,怎麽這次紅卡的人感覺比橙卡還不如啊,而且積分你給我了,也讓我用一下再走吧。
    係統那你快點,紅卡就這樣了,你可以選擇不要。點卡你要咋用
    張信給我全加到我的武力點上。
    係統宿主現在武力點66,現有點數可以加到77點武力
    張信等下,我怎麽糊塗了,4210點不是可以加42點武力嗎?
    係統你想的美,加到70後,每加1點就500點積分。加到80沒加一點是2000積分,以後會越來越高
    張信額,還是給我加到70吧。然後統率力、政治都加到70
    係統那就一共用了2600點,還有1610點你想怎麽用
    張信額,我也不知道,你給個意見?
    係統我查查,這些我給你換2艘800料的海船外加相應水手、20名工匠吧
    張信可以吧。
    係統相關船隻和工匠將會出現在仙居縣,為方臘忽略的船廠中,這些人和船派被牽連方臘逃離所以願意跟宿主離開。
    張信好的多謝係統哥。
    係統那我就關機升級了,這期間除了儲存空間、兩地穿行,其他服務將停止,呼叫客服也不會在線。倒計時一年,兩地時間都可有效。
    立馬係統就關機升級去了。
    而張信也笑了笑,一邊派人提拔兩名張姓族兄,一邊給張騫寫信讓他去登州去自己有大的任用,在一麵讓三阮去仙居縣,果然發現躲在遠處一個小船廠的船和人,當他們得知之前在這邊走的是方臘,怕受到牽連,立刻答應三阮帶上家人一起去了登州
    修整10天後,張信收到了童貫的命令可以回軍了。張信這邊其實也準備好了,全軍到仙居縣這邊的市舶司船碼頭登船離開,離開時候把整個船廠能拆的全拆走了,說原因那就是方臘幹的。
    而朝廷那邊也因為得知方臘逃離了,隻能讓沿海各州府水師堵截,讓南洋各國幫助圍剿,這事就算草草結束了。
    宣和三年(1121年)三月底,出征5個月的張信登州軍回來了。出去5500士卒,回來人,百姓人,各種物資整整運了幾個月,為此文登縣北劉公島旁的陸地修建了威海城作為大軍的物流集散中心
    隻不過大軍回了登州,張信提前被要求和張齊賢一起進京領賞複命。
    張齊賢我兒對於現在天下局勢怎麽看?
    張信感覺五代、三國的情況更加明顯了。
    張齊賢我兒要學夏侯操(這個位麵的曹操)。
    張信看情況吧,如果朝廷能為民、為國,我還是願意匡扶社稷,不然就隻考慮我那一畝三分地,當然宋如果不針對我,我還是願意做好一方大員
    張齊賢深深歎了一口氣看來你的性格還是隨了你母家啊。
    張信我母家?他們出過反賊嗎?
    張齊賢你防備他們就行,李家一直都想複辟唐國,尤其是現在國家奸臣當道,地方疲敝啊。不過你要做什麽我阻止不了,隻是別讓我成為最後知道的就行。
    東京城內,文武百官也為能快速平定江南的戰事彈冠而慶,但因為江南的經濟被摧毀,百姓流離失所卻沒人關心。
    張信也算第一次見到了徽宗皇帝,或許因為張信的背景和年齡問題。皇帝對於這個年輕的大臣還是非常喜歡。
    徽宗愛卿年歲幾何,可有婚配
    張信微臣今年18了,已經婚配中山無極甄氏
    徽宗甄氏我想起了,李邦彥那個外甥侄女你們張家也真能出人才啊,你祖父、你父親都是國家之棟梁啊。這樣吧齊賢朕調你入京為刑部侍郎、樞密副使。江南的事情讓
    李忠定去吧,讓他做個江南宣撫使,專門解決戰後的重整工作
    張齊賢、李忠定謝陛下。
    徽宗張信啊,我是越看你越喜歡,如果不是你婚配了,我還真想嫁個公主給你。
    張信多謝陛下,看來臣還是缺那麽一點福分啊。
    徽宗去年的宋江、今年的方臘全都是你占了首功,想要個什麽封賞盡管說,即使要一路帥司也不是不行。
    張信我就想能不能把我從登州那個地方調走,那邊地方太小,濕氣重。
    徽宗這個理由朕不批,你嶽父已經跟朕提了,讓你兼任萊州。我覺得正好適合你的年齡,等再過幾年,你給我去一路當處置使,之後接你爹的班來東京。
    張信我不行吧,我對地方管轄沒什麽經驗。
    徽宗別以為朕不知道,你的登州已經是百姓安居樂業,人人吃的飽了,你這還不算管轄經驗,算什麽?別得了便宜還賣乖。朕再給你個中奉大夫,正四品的銜。
    隻是張信不知道的是,在登州蓬萊,他的兩個老婆也在跪著迎接聖旨
    奉,天承運
    皇帝製約,平江南,行力戎之氣。中大夫,登州節度使張信謀能決勝勇必知方材重羽林。
    張信妻甄氏終溫且惠已貴而勤順以相夫克佐賢勞於夙夜敬能聚德益彰靜好於閨圍誥封爾為四品碩人,並封張信長子張臨安為宣德郎,妾徐氏為九品孺人
    承休
    甄氏稍微意外的是,地方官很少有家人被封誥命,她一個才16歲的小姑娘封誥命了,關鍵是家裏妾室徐可憐,庶長子張臨安都有了封賞,這算很大的恩寵了。
    甄氏這時候表現的很淡定,可是徐氏已經興奮的暈厥過去,她一個小吏家的女兒能嫁張家已經算走很大的運了,現在自己還拿了誥命,兒子也有了個宣德郎這是她根本不敢想的,她以前以為自己等到了四五十時候看看能不能為兒子要個官位封賞,這樣也不擔心兒子以後在張家的未來了。
    張信也是從皇宮出來後才知道家裏也被封賞了,隻不過自己老媽早就已經因為老爹的官封了三品淑人,這次皇帝給她也就增加了一些金銀封賞而已。
    不過稍微意外的是皇帝把張信的幾個庶出的弟弟全調東京來讀太學,張信因為是唯一的嫡子,對於自己那些庶出的弟弟沒有什麽印象,隻是知道有5個弟弟分別叫張理、張諒、張簡、張訥、張禮他們跟自己年輕都差不多大。
    這次回到家裏張信也見到了這幾個弟弟,唯一讓張信意外的是自己竟然是家裏學曆最低的,幾個弟弟最差的都是秀才,而老六張禮直接參加完江州府發解試,明年參加科舉。
    張齊賢看著張信你是長兄,怎麽在弟弟麵前表現如此沒有氣力。
    張信也不想隻是在這種書香門第,自己一個學渣哪裏好意思跟大家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