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攤牌了,醜惡嘴臉
字數:4043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朱元璋這話一出,原本趴在堂下的那位翰林,這會兒已經汗如雨下了。
他還是個小年輕,在朝堂上也沒混過多久。
對於朱元璋,他更多的還是道聽途說了解到的一些信息。
有說殘暴的、有說英明神武的、有說愛民如子的更有說老朱暴虐成性的……
可終究他的科舉座師也隻是黃子澄這麽個腐儒,講點大概的朝堂走向以及經義文章就算了不得了。
其他的諸如朝堂上各路大佬背後所代表的勢力、帝王的喜好、忌諱這些,別說黃子澄隻是他的座師。
就算黃子澄真是他親師傅,黃子澄自己都還沒弄明白呢,怎麽給他講。
這就導致,這小翰林雖然零零散散知道了點東西,在一眾新晉翰林麵前也是能口若懸河的指點一二的了。
但當他真到了這朝堂之上時,一下就露了怯了。
死諫?
你就算不死諫隻是說錯話朱元璋都能把你推出去砍了,如今你還把刀把子主動送到人手上?
雖然這會兒他已經從朱元璋剛剛的話,還有眾人那戲謔的眼神當中明白了。
但他卻悲哀的發現,這會兒,發現的已經晚了啊。
朱元璋見對方趴那兒一句話都不說,便知道這人不過是個光會說兩句酸話,打算以直邀名的蠢貨罷了。
他沒好氣的揮了揮手道“拖下去吧,咱的朝堂可養不起這等英才!”
雖然朱元璋話語裏沒交待對方的下場,但眾人都直到,這人最低都是一個貶官了。
處理完這個最跳的以後,看著餘下的眾臣,朱元璋冷冷一笑道。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
“軍伍之事你們暫時插不上手,索性就在這皇家傳承之事上開始鬧騰。”
朱元璋這話一出,所有文臣不約而同的打了個冷顫。
剛剛還沒站出來的一眾文臣,此時也站不住了,趕忙站出來跪在地上。
實在是朱元璋這番話太重了。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這句話啥意思?
意思就是國家隻有“戎祀”兩件大事,分別代表軍權和祭祀。
軍權好理解,但祭祀其實代表的就比較多了,表麵上看隻是祭祀上天的儀式。
可實際上,但凡能祭祀上天的,哪件不是大事?
如今朱元璋居然說他們在皇家傳承一事上鬧騰,那就是挑明了說,滿朝的文臣已經衝著皇帝手裏的權利下手了。
這種指責,誰扛得住?
“爾等張口便是冠冕堂皇,偏生還裝作一副忠君愛國的模樣。”
“但爾等心裏打的什麽算盤,真當咱不知道?”
朱元璋這話一出,一眾文官心裏頓時咯噔一下,心知要壞。
沒想到老朱今天居然掀桌子了。
須知平素裏朝堂講究的就是一個均衡,凡事有反就有正。
文武相爭也好、黨同伐異也好,無論朝堂之上怎麽爭,最終統籌全局的,必須是皇帝。
畢竟皇帝和朝臣們其實都明白,要是朝臣們互相之間不鬥了,那便是徹底做大了。
而等到一方做大以後,那他們對抗的可不就是皇帝了嘛?
所以,朝堂之上從未風平浪靜過,也從未和諧過,這其實就是所謂的帝王術。
要的就是朝堂之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從而方便皇帝掌控朝堂。
同時嘛,也是給各方勢力表達意見的機會。
因為他們明白,隻要不是觸怒皇帝逆鱗的事,皇帝想看的其實就是意見不同的黨派之爭。
但他們萬萬沒想到,今日老朱壓根沒給他們這個機會。
而老朱此話一出,邊上的朱允炆此時臉色終於繃不住了,原本被老朱嚇了一跳有些煞白的小臉,此時也變得愈發難看了。
昨晚才在黃子澄等人勸說下樹立起來的信心,瞬間土崩瓦解。
朱允炆怎麽也沒想到,老朱居然說出這麽一番話來,這讓朱允炆的心徹底沉到了穀底。
他忽然意識到,原來皇太孫這個位子落到他手裏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了。
一想到這,朱允炆便覺著一股怒火直衝腦門。
但他還是咬牙忍著,因為他知道,那些文官們此時還不會後退。
哪怕如今皇爺爺已經連番說出重話了,可他們還是會咬牙賭一把。
畢竟他們這些文官主打的就是一個仗義死節。
雖然這話大多數人都隻是嘴上說說,可若是被朱元璋輕輕這麽一嚇就退回去,那他們在士林之中的名聲就全沒了。
而且,嘴硬和狡辯,可是他們在朝堂賴以生存的本能。
在他們看來,不到最後徹底撕破臉老朱是絕不會痛下殺手的,畢竟老朱眼見著沒幾年皇帝好當了,難不成不顧忌一下身後名不成?
這其實就是文官們一如既往的底牌。
帝王將相的身後事,還不都是他們一支筆勾畫出來的?
而他們都有個習慣,那便是學史,縱觀史書後他們往往自以為了解皇帝。
對於以往那些把皇帝隔離在朝政之外“垂拱而治”的前輩,要說他們沒一點羨慕那才是咄咄怪事。
而學來學去,他們終於明白了,帝王身後名以及天下大義便是他們束縛皇帝、保護自己的殺手鐧。
如今既然皇帝似乎有些拿身後名不當回事了,那為了保護自己、爭取利益,便隻能繼續高舉天下大義的大旗了。
一時間,如同約好了一般之前還趴在地上的文官們,群潮洶湧、前赴後繼的開始諫言了。
隻是聽著他們說出來的話,左一句家國大義,右一句天下百姓,似乎不按他們說的立朱允炆為太孫,這大明必將亡國一般。
朱元璋皺著眉頭冷著臉聽了一會兒以後,徹底怒了,怒斥道。
“夠了!”
“你們真當咱不知道你們背地裏那些勾當?”
“允炆被你們從小教的那些東西,真當咱不明白什麽意思?”
“你們還不就是想著允炆上位了,這天下江山便盡入爾手,而允炆怕是就隻能做個垂拱而治的泥塑木胎!”
“這便是你們所謂的天下大義、江山社稷、萬民生計?”
“還真是好一番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