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朱允炆:不行,我等不及了

字數:4094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今天的朝會,從一開始其實就隻談了一件事,那便是到底要不要立朱允炆為太孫。
    這事,固然是大事,畢竟涉及到一個帝國的傳承。
    可誰也沒想到,居然會如此的一波三折。
    先是文官抱團衝鋒,而後皇帝當場掀桌子,緊接著連武勳都向皇帝靠攏直麵文官了。
    朝堂上頭一回這麽明目張膽的對立了起來。
    不過,越是如此,一眾朝臣越是緊張。
    因為之前所有人的態度都表明了,那接下來就輪到剩下的人站隊了。
    你是願意站到朱元璋和武勳這邊,還是那幾個文官那邊?
    或者說,你是願意支持朱允炆上位大力提拔文官還是老老實實地給朱元璋、給老朱家幹活?
    當先站出來的就是一眾武勳。
    他們壓根不用多想,當然是支持朱元璋!
    開玩笑,沒有朱元璋支持的朱允炆,不就是個皇孫嘛。
    還是個壓根就跟他們不對路,讀書讀傻了的皇孫而已。
    對於武勳們來說,藍玉都能幹出糟蹋北元皇妃的荒唐事兒來,你指望他對於一個皇孫能有多少恭敬和感情?
    其他人雖然沒張狂到藍玉那個程度,但也不枉多讓。
    因而,朝堂上此時滿滿地都是對趴在中間的文官喊打喊殺的聲音。
    而趴在那兒半天的文官們,此刻一看這牆倒眾人推的局勢,臉色頓時又難看了幾分。
    可他們能怎麽辦?
    指望那群至今不曾說過半句話的部堂大員?
    嗬嗬,這些大佬們可不會輕易下場。
    大佬們的心思雖然有區別,可實際上大差不差。
    “朱允炆繼位讀書人確實有好處,文臣也能崛起,可那太遙遠了啊!”
    “老夫還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時候,吃到那好處呢。”
    “可若是現在站出來,那陛下的怒火可就全在老夫身上了!”
    “除非陛下今日立朱允炆為太孫、明日禪位、後天登基,老夫或許還會說一兩句搏一把。”
    “可眼下這局麵,老夫上去把身家性命壓上,好處全給你們得了,憑什麽?”
    這些高官心中的想法,其實就是人性最真實的表現。
    可他們不發言,可把朱允炆急壞了。
    眼見著今天形式急轉直下,他是真的忍不住了。
    他壓根沒想到,一直跟東宮緊密站在一起的的武勳居然會臨陣倒戈?
    朱允炆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又看了一眼藍玉,卻發現人家老神在在的靠在奉天殿內的柱子上打瞌睡。
    那模樣仿若壓根不是在上朝,諸事與他無關一般。
    這一幕算是徹底刺痛朱允炆了。
    要知道之前藍玉可是武勳之中對東宮最為支持的。
    可朱允炆忘了,藍玉支持朱標,一方麵是朱元璋的授意,但更多的則是因為朱標當初的太子妃可是他姐姐的親閨女。
    他藍玉,論輩分乃是太子妃的嫡親舅舅!
    這身份擺在這兒,他不支持朱標才怪了呢。
    至於朱允炆,嗬嗬,他娘呂氏當初不過一太子側妃,原太子妃常氏仙逝後續弦成太子妃罷了。
    往日裏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打個招呼也就算了,可要說藍玉對朱允炆有多少感情,那就是扯淡了。
    所以,今天他的選擇在朱允炆眼中顯得格外的刺眼,但在其他人眼中卻又顯得尤為正常。
    不過這些事情朱允炆暫時想不明白了。
    他這會兒已經上頭了,壓根顧不上之前老師傅們反複叮囑他的千萬別出頭的話了,直接挺直了腰杆一臉怒容道。
    “皇爺爺,孫臣認為剛剛那幾位朝臣說的乃是正理。”
    “自商周以來,天下臣民皆希望聖天子垂拱而治的盛世降臨。”
    “孫臣雖文韜武略遠遜於皇爺爺,但卻有一番開創垂拱而治的決心!”
    “故此,孫臣叩請皇爺爺饒恕一應朝臣,再現上古盛景。”
    朱允炆不說還好,越說朱元璋臉色越難看。
    而且,此時已經不僅僅是朱元璋臉色難看了。
    那些被朱允炆點名要寬恕的文官們,此刻不但沒有感激,反而在心底裏對著朱允炆破口大罵。
    沒辦法,朱允炆此番表現不正是證明了之前朱元璋所說的話的正確性嘛。
    這貨是真的被黃子澄、齊泰等人給弄傻了啊。
    眼下這番話,就是明證!
    他不這麽說還好,如今堂而皇之說了以後,我們還有活路?
    藍玉等一眾武勳在聽見朱允炆這還在引經據典的給自己、給文官們開脫求饒的話後,直接在心中冷笑出了聲。
    老爺子、太子父子皆為當世人傑,怎麽就冒出來這麽個蠢貨了?
    同時一應武勳此刻也在心中暗自僥幸,還好,還好這朱允炆沒被立為太孫,否則我等武勳危矣。
    眼見著朱允炆越說越上癮,甚至還咬文嚼字的越說越起勁了,朱元璋終於忍無可忍的直接一聲爆喝“夠了!”
    朱允炆被這一聲怒吼給整懵了,臉色肉眼可見的從漲紅又轉為了之前的煞白。
    如果是以前的朱元璋或許會有些心疼,可他現在卻壓根顧不上了,他直接了當的問道。
    “咱問你,你是不是還想著繼位之後削藩?”
    朱允炆一看情況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隱瞞想法也毫無疑義,幹脆一咬牙頭鐵的回道。
    “回皇爺爺的話,孫臣認為分封藩王乃是有損國本之舉。”
    “藩王不事生產、手握兵權在當地作威作福,既有損我朝民心,還需損耗國庫錢糧,可謂百害而無一利。”
    “故而孫臣認為,消藩勢在必行,先奪權,而後到底是幽禁還是流放,則視藩王當地的民聲以及表現定奪!”
    或許是朱元璋這個問題真的撓到朱允炆癢處了,他壓根沒注意到上首的朱元璋臉色已經越來越難看了。
    反而興致勃勃的說起了自己那些針對藩王的手段,基本上就是要對著藩王痛下殺手了。
    最低都是幽禁在王府內,動輒流放稍有不慎就闔家殺絕……
    好家夥,這些認可都是他的親叔叔,都是朱元璋的親兒子!
    朱元璋徹底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