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磨刀霍霍向淮西

字數:4093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說實在的,朱元璋越是跟自己大孫子相處得久,這不知不覺間就越發的看重自家這個大孫子的意見。
    這一時間,竟然都有些患得患失了。
    要知道,原本懿文太子離世,朱元璋想著朱允炆日後鎮不住這些勳貴,本就打算趁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將淮西勳貴犁清。
    可如今的朱元璋改主意了。
    他準備立朱棣為太子!
    如此一來,到不必急著對這些淮西勳貴動手,也不用對自己的老兄弟徐達動手了!
    畢竟自家老四可不是朱允炆那懦弱模樣,熟知軍略的老四不怕壓不住這幫子驕兵悍將。
    甚至自家大孫子都是個殺伐果斷、眼裏容不下半點沙的性子。
    自己壓根沒必要為了他們父子倆去多做手腳。
    如此倒也能成全自己一番兄友弟恭、君臣相知的美名。
    可今天自家大孫子這話,讓朱元璋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因為自家大孫子似乎已經不是壓不壓得住淮西勳貴的事兒了,而是壓根沒把那幫子驕兵悍將放在眼裏啊。
    隻不過自家大孫子考慮的根本不是什麽繼位穩不穩固之類的問題,反而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大明國本。
    一想到這裏,朱元璋便覺著有些牙疼。
    那幫子混賬委實做得有些過分了,也難怪大孫子看不上他們。
    一個個的在戰場上撒點野也就算了,怎麽班師回朝了在這天子腳下、京師近郊還能如此跋扈?
    朱元璋長歎了口氣,看著朱高煜苦笑著問道。
    “小友,老夫也不瞞你,老夫跟如今朝堂之上的諸多淮西勳貴其實都認識。”
    “不說多深的交情,但當年也是一個灶上吃過飯、一個戰壕裏打過仗的,不說活命的交情,袍澤之誼還是有的。”
    “雖然咱沒繼續在朝堂裏任職,但是平時跟他們也多有來往,可按你這意思,是非得辦了那幫子淮西勳貴?”
    朱高煜見張老爺子這惆悵的模樣,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心中暗自得意。
    看來自己的收複人心工作進展還不錯嘛,老爺子連這等私密心思都直接袒露出來了,這是沒拿自己當外人了啊。
    也好,老爺子坦誠,咱也不能藏著掖著,索性就照實了說唄。
    想到這裏,朱高煜臉上帶上了幾分笑意的說道。
    “老爺子想岔了,我不是一定要砍殺他們,這一切的一切都取決於他們是否願意為大明著想,以前是為了大明打天下拋頭顱灑熱血,現在是為了大明治天下識大體曉進退,而在我看來其實他們壓根就沒走到絕路上!”
    “您想想,真到了這一政策推行的時候,您把這事兒提前告訴他們,讓邁騰提前歸還侵占的土地,這事兒不就解決了嗎?”
    “到時候,他們固然有罪但看在主動自首,又率先自查自糾的份上,至少也是個功過相抵。”
    “甚至到時候若是國庫充裕的話,多賞點銀子什麽的,其實也未嚐不可!”
    “當然了,到了那時候如果還死死的抱著自家謀奪過來的土地不撒手的,那就屬於執迷不悟自己找死了!”
    朱元璋聽到這話,終於鬆了口氣!
    而且對於朱高煜這走一步看三步的心思也是不由得暗自感歎。
    自家大孫子這到底咋想的,怎麽年紀輕輕的就比老四這憨貨厲害這麽多呢。
    這是恨不得全身上下八百個心眼子吧?
    得!
    有這麽個後世之君在,還擔心什麽文臣武將啊,到時候十有八九這幫人都會被大孫子玩弄在股掌之間。
    剛剛朱高煜所說的那番話,朱元璋最滿意的還是自家大孫子那不拘一格的手段。
    偷偷放風坐等結果,到時候明麵上該處置的處置,該褒獎的褒獎。
    哪怕最後弄死了幾個,明麵上大家都說得過去。
    畢竟不是沒給他們機會啊,是他們自己冥頑不靈、執迷不悟來著。
    而且,貌似最近藍玉那混賬似乎清醒了不少啊。
    至少最近錦衣衛那邊沒聽見藍玉那廝又鬧出什麽大動靜來不說,今早還主動順著咱的心意站出來了。
    就衝著眼下藍玉這表現,朱元璋還真想留下藍玉這條性命。
    至於淮西勳貴當中的其他人,那就得到時候好好斟酌一番了。
    若是識相的、見機快、懂分寸的,不但可免一死還能繼續高官厚祿的過日子,可若是執迷不悟繼續跟咱對著幹的,那就不要怪咱的鍘刀太利了。
    想到這,朱元璋終於想明白了所有事情,心中一片清明,臉上的愁容都消失不見了。
    “小友,你這麽一說,咱就放心了!”
    “咱之前還擔心你到時候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是一通殺呢!”
    “還是你想的穩妥,先放風看他們是不是識趣,若是識趣、懂分寸的,那便繼續過他們的小日子。”
    “可他們若是不識趣,那也不算不教而誅了!”
    “合該他們有這一劫難啊!”
    朱高煜聞言也默默地點了點頭。
    那些勳貴,其實在朱高煜的計劃當中,本就是要慢慢淘汰掉的。
    對於這些人,朱高煜一方麵敬佩為大明他們出生入死、血染沙場。
    但另一方麵,他也憎恨他們桀驁不馴、唯利是圖。
    最關鍵的是,朱高煜在火器一事上持續不斷的投入終於看到了結果了。
    那麽不久的將來,整個大明的軍事戰略、戰術都會進行一次係統的更新換代。
    而那些老將們,恐怕很難適應新時期的大明軍事體係了。
    畢竟,個人勇武已經不再是戰場的第一要素。
    年輕化、知識化、規模化、精銳化,這可都是自己為將來的大明正規軍定下的標準和要求。
    如藍玉那等功勳老將,若是能安分守己,那自己也不吝於給他們一個體麵,成全一出君臣相宜的美事。
    可若是擁兵自重、居功自傲這種事情,但凡出現了點苗頭,自己就一定會下狠手、下死手。
    朱高煜對於將來的“大事”,最看重的就是兵權和財權。
    隻有這兩樣握在手中,那才叫真正的皇權。
    正如他之前所說的,一手刀子一手銀子,放在旁人麵前任你選罷了。
    而淮西勳貴,就是擋在他拿刀子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至於是要砸碎還是挪開,就看這些絆腳石們懂不懂分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