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已經麻了的戶部尚書

字數:4092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哪怕之前就知道這東西能掙錢,甚至最開始的時候朱高煜就一口斷言,這東西能掙出個國庫來。
    可當兩千萬兩白花花的銀子放在眼前時,徐妙雲還是腿軟了。
    之前皇家商會都是她在操持著,她當時還是挺驕傲的。
    自家大兒子隨手弄出來的香水,靠著她長袖善舞的經營下,變成了一個日進鬥金的產業。
    這個產業的大頭可是自己家的。
    這點很早的時候時候,朱棣還在府上沒出征的時候,大家就已經商定好了。
    東西是朱高煜的工坊出產的,他純粹是帶著一眾人發個財而已,所以他格外的隨意。
    但錢他可以多分點給其他人,可掌控權他必須拿到。
    因為有過後世經曆的他,很明白一家背景雄厚、資金雄厚、人脈雄厚、品牌還是特麽雄厚的企業,能在國民經濟中起到何等的作用。
    而對此,所有人都沒有異議。
    然後燕王府就賺翻了,朱元璋的內帑也豐富了不少。
    一眾出來幹活的內侍、禁衛、宮女,拿著正大光明的“補貼”,笑得簡直沒臉看了。
    而這一切,朱高煜都做到了明處。
    也不是沒人在朝堂上叫囂過“不與民爭利”!
    朱高煜就當沒聽見,甚至被說多了以後,還意味深長的反問了一句“那若是我爭了又能如何呢?”
    一句話徹底把對方給幹沉默了。
    朱高煜是真的覺著那些虛名要了屁用不頂,隻要結果好,那麽將來曆史必將給自己一個交代的。
    而且反正到時候自己也不在了,管自己屁事!
    徐妙雲有了朱高煜的鼎力支持後,那叫一個舒坦!
    沒有遮遮掩掩,就是咱們老朱家的產業,正大光明的打著皇家牌子賣貨。
    不坑人,但也絕不便宜。
    可原本徐妙雲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直到她看到了之前死活要保留著話語權,但開業前就把事情全扔給了她的朱高煜這次真正出手的結果。
    她徹底沉默了。
    兩千萬兩!!!
    這是何等驚人的數字!
    要知道,眼下還處於洪武年間,這時候一年國庫的收入,如果純算白銀的話,大概也就三百萬兩。
    若是把征納的糧食什麽的全部算上,那大概勉強雜七雜八加在一起也就兩千萬兩的樣子。
    朱高煜則隨隨便便一個小手段弄出來,兩千萬兩白銀被人規規矩矩的送上們了。
    這是何等的嚇人?
    最要命的是,隨著這兩千萬兩一同達成的,則是應天府九成豪商、巨商都成了皇商,都登記了商稅改製,願意按照十稅三的稅製繳稅。
    這裏裏外外,可以說朱高煜簡直贏麻了啊。
    而此時還有一人比徐妙雲更加驚訝,那便是大明戶部尚書趙勉正一臉驚駭的看著源源不斷送入國庫之中的銀兩。
    他壓根沒想到,這位他之前並不怎麽認同的太孫殿下居然這麽直接。
    兩千萬兩白銀啊,就這麽打了個招呼直接讓人送到國庫裏來了。
    而且,這還僅僅是第一批。
    接下來的幾天裏,稅務院那邊開始源源不斷的往庫房拉銀子。
    那動靜,恨不得讓整個應天城的人都知道才好。
    稅務院收繳的稅務可不全是給國庫的。
    這裏麵既有回饋給內帑的,畢竟朱高煜拿著內帑給他們發餉銀、發福利來著。
    同時還有一小部分是他們上上下下的提成!
    沒錯,朱高煜非常慷慨的直接把提成拿出來了。
    隻要你征稅征得好,發財或許不可能,但養活一家老小在應天城裏當個富家翁絕對一點問題都沒有。
    然後剩下的,才是送到國庫屬於大明的那一部分。
    而且還不是每月送一次,而是每個季度往國庫押解、結算一批稅銀。
    戶部尚書趙勉此時看著手裏底下人連續守了幾天,大概估摸出的稅務院的征稅金額,總覺著自己這些年戶部尚書當了個寂寞。
    為啥自己當戶部尚書就是越當越窮?
    而這位太孫殿下隻是把商稅隨便改改就弄出這麽大一筆進項了?
    他可是琢磨明白了,但凡這商稅真在整個大明鋪開的話,其他地方哪怕沒應天這麽繁華,但百裏取一之下仗著地盤多,那數字加起來也足夠驚人了啊!
    而這一切,都是朱高煜一手打造出來的  。
    就衝著這源源不斷的收益,整個戶部都成了朱高煜的堅實擁躉。
    沒錯!
    戶部就是這麽現實,你厲害,不僅不需要戶部拆東牆補西牆的輾轉騰挪,那戶部官員絕對把你敬若神明。
    實在是以前在朱皇帝手底下的戶部當差簡直太痛苦了。
    老朱性子暴虐就不說了,關鍵是脾氣爆的同時,他對於財稅這一塊其實是沒什麽認知的。
    開源節流四個字,他當然摘掉。
    可想不到什麽好的“開源”辦法的朱皇帝,逼著戶部官員琢磨出了各種不靠譜的辦法,雖然最終沒施行,但也把戶部折騰得夠嗆。
    最後開源不行,那自然隻能從節流上想辦法了。
    而好死不死的,朱皇帝覺著當官兒嘛,要那麽多錢幹嘛。
    所以第一刀就砍向了官員俸祿。
    但凡老實一點的官員,一個個過得簡直不要太清貧。
    戶部官員更慘,要知道他們每天手裏幾萬、幾十萬兩銀子來來去去的,而他們自己呢,每個月拿著那點微薄的俸祿差點養家都困難。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戶部官員對於朱皇帝的怨念如此深重了,實在是日子過得苦啊!
    而就在他們最痛苦的時候,朱高煜閃亮登場了,甭管朱高煜是用什麽辦法解決的問題。
    但最終隻要解決了,那對於戶部來說就是一個好消息。
    至此,戶部上下將成為朱高煜最最堅實的擁躉,除非冒出來個比朱高煜還能撈錢,而且還不用戶部背鍋的能人出來。
    而顯然,朱高煜的搞法,其實才剛剛開始。
    這不,也不是所有的商賈都那麽識趣,想著繳稅然後當皇商的。
    一批跟勳貴勾結,自認為底氣十足的商賈,被朱高煜毫不猶豫的抄家滅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