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再提土地清丈
字數:4341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其實對於朱高煜想要開海,朱元璋很早就已經知道了。
畢竟,當初朱高煜還不知道他身份的時候,就已經跟他說過這裏麵蘊含的利益以及好處。
於國於民都有利的事情,朱元璋其實沒那麽頑固。
若是以前,他或許會因為麵子的關係猶豫一會兒。
可這段時間放下了國事,真如同一個富家老頭兒一般在小院裏過上了舒服日子以後,朱元璋這人懶了。
沒辦法,實在是因為這小日子太過安逸了。
他覺少,每日裏早早的就起來了。
以前他起來後會練練拳腳、活動活動筋骨,可最近他迷上了一件事兒。
那就是上街采購!
一大早天都還沒亮的時候,他就會帶著府上的廚子急匆匆的跑到農戶們自發組織的集市上,東挑西揀的采買最新鮮的食材。
而後把采買好的東西往廚子手裏一塞,自己背著手溜溜達達的開始在應天城到處晃悠去了。
老爺子白龍魚服之下,看衙役抓過人、看夫妻當街吵過架、看孩子街頭搗過蛋……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老爺子就溜溜達達的回宅子裏,開始吃中飯。
然後,午後他一般搬出躺椅在院子中間一邊曬太陽一邊歇息。
那在溫暖的陽光之中晃晃悠悠的愜意,徹底讓老爺子著迷了。
而到了下午睡醒,老爺子一般喜歡去地下工坊到處走走看看。
雖然很多研發的東西他都看不懂,但老成世故的他,懂人!
這一來二去的,地下工坊的士氣都比之前高了不少。
顯然都是老爺子平日裏鼓舞的好。
畢竟但凡能回去說一聲,自己工作的地方不僅待遇好,還能時不時的跟皇帝聊上幾句,這特娘的不比什麽都有麵子?
而這樣的日子,朱元璋過得格外的舒坦。
久而久之,老朱忽然發現,這日子是真不錯啊。
尤其是國事全扔給朱高煜,朱高煜不僅辦得挺好,而且似乎還特別利索之後,老朱幹脆就徹底頹了。
真就安心休養了。
所以,眼下朱高煜提出要開海禁,朱皇帝一時間居然第一反應是“這事兒跟咱說幹嘛,你該辦就辦唄!”
直到再一琢磨才發現,“哦,咱還是皇帝來著,那……你該辦就辦唄!”
沒錯,此時的朱元璋頗有種坐看庭前花開花謝的安逸之感。
反正你要折騰,那你就放手去折騰去,真出了麻煩,皇爺爺出來給你兜底。
而有了朱元璋的支持以後,朱高煜果斷的開始了新一輪的清丈土地。
沒錯,雖然他跟朱元璋說的是海禁一事,但在他看來,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土地之事。
如今的土地,經過大明建國二十來年不斷的輾轉騰挪,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合理合法”的到了勳貴、權貴、大戶手裏去了。
但眼下有皇爺爺壓著,這事兒還沒鬧得特別過分,也就是說農戶的小日子還是能過得下去的。
可之後呢?
此時若是不抑製的話,之後會成什麽樣?
真要等到天災人禍一起來,或者再說出闖王李自成的時候再去後悔?
朱高煜可沒那個心思!
他現在就一個想法,必須先把土地的事兒弄明白!
隻是這個事兒剛提出來,朝堂上文武百官都炸了。
尤其是一眾淮西勳貴!
對於他們來說,爵位、土地就是他們的根!
一個是家族傳家的資格,一個是家族繁衍的根基!
有爵位在,那麽無論這一代人怎麽紈絝、落魄,但仍舊能在這個圈子裏混,等出了爭氣的後輩的時候,說不定就能崛起了。
有土地在,那就不怕後輩敗家,不說每年那穩穩妥妥的收益,光是關鍵時刻拿出去賣,那也是最最搶手的硬通貨。
所以,朱高煜這一杆子算是捅在了他們的心窩裏了。
一眾淮西勳貴簡直怒不可遏!
早先朱棣出麵弄這個事兒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跟朱棣來了回鬥智鬥勇了。
原本以為朱高煜見事不可為要不了了之的,沒曾想他居然舊事重提,又來?
一時間,一眾淮西勳貴感覺臉上都火辣辣的疼。
這哪裏是在搞什麽土地清丈啊,這是在打他們臉呐!
當即,一應淮西勳貴在憤怒之下拋下了所有遮掩,直接在朝會上就擺起了架子。
朱高煜默默的看著眼前這一切,絲毫不覺著意外。
在這幫人眼裏,他們不是打工仔,他們是合夥人,而且是那種隻想著分紅卻不想著投入,還嫌棄分紅不夠的合夥人。
或許在他們看來,朱棣都沒能搞定的事情,他朱高煜也不可能做到吧!
可他們盛怒之下忘記了一點。
那就是朱高煜可不是朱允炆那種兵將全無光杆司令。
眼下這幫子鬧事的淮西勳貴,倚仗的無非就是他們能帶兵打仗,在軍中威望比較高罷了。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朱高煜未來的規劃當中,這幫人本身就不在他的規劃之內啊!
他怎麽可能讓這幫子廢物替自己掌軍?
更何況,論大義,他還有個天天冒充小老頭悠閑度日,實則光是站在那兒就無人敢反的皇爺爺。
論權柄,他乃明昭天下的監國皇孫,連三萬人攻打皇宮這樣的事兒都能直接調兵懟過去。
藍玉、朱棣兩位大將軍都被他指派著領軍作戰了,他難道真擔心沒人用?
所以,此時的朱高煜看這幫人就跟看死人似的。
你跳!盡管跳!跳著跳著小爺我就得把你們收拾個幹幹淨淨!
朱高煜不說話,其他人畏懼淮西勳貴這聲勢不敢出頭。
倒是吏部尚書帶著一應吏部官員,忽然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旗幟鮮明的支持朱高煜。
雖然一時間朱高煜還沒弄明白,為什麽對方會打出這麽一張牌。
不過不要緊,偉人說了,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吏部尚書願意投效,那接受就是了。
朱高煜壓根沒去管淮西勳貴們怎麽想,直接就順杆兒爬的把土地丈量一事給定下了,當場商量起了負責此事的官員。
無論是從本職出發還是衝著獎勵來看,吏部尚書都是第一位開口推薦人選的。
可連續推薦了幾位,朱高煜都覺著有些不夠!
倒不是其他的,而是總覺著,剛剛這些人能力手段怕是都還差了一點啊。
他此時想到了一個人,一個這會兒還默默無聞的人,三楊之一楊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