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財稅的新玩法
字數:3904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這…這……這……這是……真的?”
朱元璋連話都有些說不利索了。
實在是當了二十來年皇帝,操持著大明這一攤子事情,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大明有多“窮”!
賑災要錢、俸祿要錢、軍費要錢……
可以說,大明處處都要錢,大明年年都缺錢!
他這些年可謂是想盡了辦法,甚至連頗有些不要臉的寶鈔都弄出來了。
最終呢,大明還是窮,甚至是一直一直的窮。
可到了朱高煜手裏,這才幾個月時間而已啊。
也沒見著有什麽大肆盤剝、與民爭利、苛捐雜稅之類的事情發生,可偏生大明的國庫一下子就豐盈起來了。
甚至,朱元璋覺著光是聽到這兩筆數字,都讓他有種自己這二十幾年皇帝白當了的感覺。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朱高煜一眼,轉頭叫過了伺候自己的老內侍,打聽起了外邊的動靜來。
哪怕朱元璋再怎麽相信朱高煜,在麵對如此驚人的數字之時,他也淡定不了了。
而從老內侍那裏確認了外邊無論是民間還是官場實際上都已經知道這消息的時候,朱元璋看著朱高煜的眼神都不對了。
良久,朱皇帝才終於從之前的情緒當中緩過來。
可他才剛剛緩過來,朱高煜再次輕描淡寫的扔出了個消息。
“對了,皇爺爺有個事兒,你心裏有數就好!”
“東瀛那石見銀山,你別看開采了一兩百年了,可實際上,那地方埋著的銀子被挖出來的連一成都不到。”
“若是按照咱們眼下這開采速度的話,再開個百來年絕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朱元璋這會兒已經被徹底震麻了。
好家夥,國內有商稅這麽個新式財稅來源在不斷往國庫裏送銀子,外間還有一個儲量格外驚人的大銀礦。
這裏外一加起來,何愁大明不富啊?
一時間,朱元璋感覺格外的欣慰,好啊,咱到底還是天命之人,兜兜轉轉之下終究還是給大明帶來了個厲害的繼承人呐。
不過就當朱元璋琢磨著國庫裏那哪怕沒去看都知道堆積如山的銀兩時,他忽然臉色一變,看著朱高煜問道。
“好大孫,咱問你,咱們這一次進來了這麽多銀子,會不會銀子就不值錢了,銀賤銅貴可不是什麽好事兒啊!”
朱元璋自然是不知道貨幣貶值、超發、通貨膨脹等一係列專業金融概念的。
可我中華民族泱泱幾千年的曆史當中,早有聰明人自生活、工作當中總結出了粗淺的金融學知識。
而朱元璋雖然早年間不過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乞兒,可勤學苦練再加上這麽些年他的所思所見所聞,他能問出這些問題倒也不奇怪。
朱高煜一聽這問題,樂了。
雖然他對於這些問題同樣屬於半桶水晃蕩,但感謝當年九年製義務教育裏的政治經濟學,至少讓他明白了個大概。
“皇爺爺,這麽跟你說吧,首先你大可放心,銀賤銅貴之事或許會出現,但絕對不會弄得特別誇張。”
“其次,這些銀子我也不會一次性的撒出去,正所謂當家才知柴米貴,這好不容易讓空得跑耗子的國庫裏多了點壓箱底的銀子,我多是也得等等才是。”
“畢竟這庫房裏可從未放過這麽多銀子呢,讓他們在裏邊當個壓箱底都好啊!”
“至於皇爺爺擔心的銀賤銅貴導致物價飛漲,最終窮苦百姓吃不起飯這事兒,其實我也早有考量!”
這話朱高煜說的那叫一個斬釘截鐵。
因為其他方麵他或許沒底氣,可這裏確實是他重點布局的一個地方。
畢竟來自後世的他,比這個時代任何人都更加清楚,錢的概念究竟是什麽。
“皇爺爺,咱們首先得明白一點,銀子,其實屁用沒有!”
“既不能吃也不能穿,放在那兒就是一塊屁用不頂的疙瘩。”
“以往之所以出現銀賤銅貴的情況,就是因為有些人家裏藏了不知道年的民脂民膏要拿出來換成糧食、土地等其他東西,然後大規模的出手。”
“大量的銀子,一次性的出現在市麵上,一下子沒人能吃下這麽多銀子,那麽自然就得聯合起來想辦法用盡可能少的銅錢來換這些銀子。”
“一來二去的,這銀賤銅貴的局麵就形成了!”
“可我做的不一樣,我絕不會一次性拿出多少銀子放在市麵上去采購東西。”
“我把這些銀錢就那麽放在國庫裏,誰都知道、誰都明白,可偏生其他人動用不了。”
“那麽這筆銀子,他們聽得到、見得到就是摸不著,那自然也就影響不了銅價了。”
朱元璋聽到這裏恍然大悟般的點了點頭。
顯然,朱皇帝這次補課算是終於弄明白這些概念了。
往日裏他哪怕知道這些東西,但更多的還是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讓他詳細去解釋的話,他是說不出來的。
朱高煜見此也鬆了口氣,他還真怕朱元璋聽不明白呢。
“但這錢,不能一直藏在庫房裏,正如我前麵所說,不能拿出來使用的銀子,那就是個死硬疙瘩屁用不頂。”
“而我替這筆銀子找到的第一個用處就是提升官吏俸祿。”
朱元璋聽到這驚訝的嘴都合不攏了。
“這……這還能有關係啊?”
朱高煜笑著理所當然的重重一點頭。
“這是當然,不然為何我要盡快推動這件事?”
“皇爺爺你想想就知道,往日裏清貧的官吏,得知自己的俸祿上漲了,以後每個月都能比現在要好了,那是不是往日裏舍不得吃、舍不得買的東西,也舍得掏錢了?”
朱元璋不置可否的點點頭,他還是有些沒聽懂。
朱高煜笑著繼續解釋道“看似這隻是官吏的日子好過了一點,但實際上皇爺爺你想想,這麽多官吏揣著銀錢上街采買東西,這是多大的一筆生意?”
“這些剛剛八九品乃至不入流的官吏們,看似一個個的不起眼,可若是集中在一起,光他們采買的東西,就能養活多少百姓呢?”
“而他們的大手筆采購,又會帶動多少人掏出錢來呢?”
“這一來二去的,趁著我大明商稅上漲的空檔,大明是不是反而掙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