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土改必須加速!

字數:4152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作為從一開始就知道槍械將取代冷兵器成為時代主流,成為冷兵器終結者的朱高煜。
    他對於將兵仗局的把控,那絕對是拉滿了的。
    所以,當這幫子勳貴朝著兵仗局的匠人們暗戳戳的接近,並打算從他們手裏威逼利誘的弄點新式火槍的時候,那便代表朱高煜也知道了。
    朱高煜絕對不會允許新式槍支外流,這是鐵律。
    上輩子從小生存在一個沒有槍支的國度,看著網絡上的新聞,他太清楚槍支泛濫以後的結果了。
    槍戰每一天,自由美利堅。
    這不僅僅是一種調侃,更是一種無奈。
    朱高煜決不允許自己的帝國也走上那等場麵。
    說句最自私的話,弓箭、弩箭之類的玩意兒,他還能想辦法防禦,可若是有人拿著槍械對他下手呢?
    尤其是等到槍械進一步發展,成為具有一公裏以上遠程狙擊能力的現代槍械以後,那朱高煜平日裏出行的危險係數將指數級的提高。
    他可不想自己一輩子就隻能躲在皇宮裏。
    所以,無論是於公於私還是站在大明的角度來講,兵仗局的匠人們都得到了明暗兩層、無微不至的監控和保護。
    這也是朱高煜能第一時間知道情報的理由。
    朱高煜看著這情報都氣笑了。
    娘的,你們居然還敢反抗?
    那行!
    那幹脆最後一點臉麵也不用留了。
    放蔣瓛,弄他們!
    由於這次要對付的都是一個個府中豢養著私兵的老兵油子,所以朱高煜非常體貼的沒讓錦衣衛單獨行動。
    而是直接從城外的大營裏抽調了整整三千精兵悍將進城,交到了蔣瓛的手裏。
    說白了,抓人抄家這些業務,那蔣瓛能甩其他人五六條街。
    可若是論進宮、防守、雙方對攻之類的專業知識,這些剛剛跟朱棣在外麵打了一場仗,拿了不少賞銀還升了職的莽夫們才是真正的老手。
    這不,明明這幫子勳貴個頂個的都是當初軍中的老將,對於包圍他們的軍士、軍官他們也熟悉的很。
    可任憑他們如何叫囂,這幫子軍官以及下麵的軍士們,都是一臉嗤笑的看著他們。
    你們冤枉?
    娘的,不說剛剛錦衣衛站在這些人門口大聲宣讀的罪狀和早已準備好的一應證據、證人了。
    實際上在軍隊裏,這幫人幹的醃臢事兒難道就少了?
    不同於朱棣這皇子藩王出身,除了名譽、麵子、興趣愛好就幾乎“無欲無求”的統帥。
    這幫人在軍隊裏領兵的時候,貪功、冒功、搜刮、吃空餉、貪汙……
    可以說,朱高煜父子倆在軍中的名聲簡直不要太好。
    給錢痛快、糧餉充足、賞罰分明,這些是朱高煜弄出來的。
    衝鋒陷陣、身先士卒、有勇有謀,這些是朱老四帶來的。
    這麽一對父子倆,怎麽可能不被軍士們擁戴?
    這年頭當兵,誰不是衝著升官發財來的?
    難不成跟他們談夢想不成?
    想想其實也能理解。
    曆史上,朱棣起兵造反最終靖難成功,都能在軍中擁有直追他爹那般無上的威望,為何?
    那是因為朱棣確實骨子裏就是個純粹的軍人。
    曆史上那等背景都能做到,何況現在?
    現在他們父子倆都是朱皇帝親自確定的繼承人,還是父子倆。
    一個帶著大軍親冒矢石東征西討,絕對幹讓人送死的髒活。
    一個大方得出乎所有人想象,直接拿錢砸人,讓人痛快得想說句酸話抱怨一下都找不到借口。
    如此一來,法理、情理、理智三重認定之後,誰還會被幾個“老上級”勾搭走啊!
    劈裏啪啦一陣槍聲過後,一座座原本光鮮亮麗的豪門均被攻破了大門。
    原本高高在上的勳貴們,一個個的被錦衣衛毫不客氣的如同拖死狗一般的從門內拖了出來。
    他們瘋狂的喊叫著,大聲的述說著自己當年的功勞。
    他們也知道對他們下手的是誰,所以一個個的都喊著要見朱皇帝。
    他們堅信那時候沒對他們下手的朱皇帝,如果知道消息後,一定會把他們救出苦海的。
    他們願意認賭服輸,願意把之前吞下去的土地全部交出來,甚至還把跟著他們辦髒活的下人們都交出來了。
    所求的,無非就是一條活路而已。
    可他們卻不知道,當他們開始打火器的主意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他們的結局了。
    最終,一應人等明正典刑奔赴刑場,中間幾個罪名最嚴重的,還牽扯出一大堆麻煩事兒的,直接誅連三族。
    這一場如同暴風般爆發的清洗,直接讓文武百官都看到了朱高煜的狠辣。
    可沒人能多說什麽,他們很明白,朱高煜這其實已經收手了。
    不然若是按照朱元璋當初的性子,這裏麵最輕的都得夷滅三族,帶頭的那些九族不一定夠砍。
    而本次行動之中,僥幸沒事兒,還能戰戰兢兢過日子的比較幹淨的淮西勳貴們,看到過往的同伴們那悲慘的結局心中難免感慨萬千。
    要不是他們收手得早,或者說要不是他們夠怕死的話,這會兒他們早就成為那其中的一員了。
    非常感慨,慶幸自己早早收手。
    而把這群人都給弄幹淨以後,土地清丈一事,再無其他人敢於阻攔,開始一往無前的順利推進了起來。
    大量原本隱匿的土地都被清理出了來源,然後丈量清楚後厘清了來龍去脈。
    原主人還在的,那麽這些土地會被送去原主人手裏。
    至於還剩下的一些死活查不清來曆的,則被暫時收為國有。
    朱高煜對他們的安排也非常簡單,找個機會發放給符合條件的農民就行。
    而隨著土地清丈的成功,一條鞭法也被順利的推行了下去。
    畢竟,連跳得最狠的勳貴都被收拾了,還有誰敢攔在路上瞎蹦躂?
    而且一條鞭法也不是什麽苛捐雜稅,隻不過是按照名下土地的多寡來交稅而已。
    說實在的,這固然讓地主老爺們心疼了好久,可絕對沒有到尋死覓活的程度。
    種地仍舊會是一種非常穩妥、適合傳家的好產業。
    尤其是他們隱隱約約知道皇太孫手裏有一種高產糧種即將推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