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朱高煜的感慨和思緒

字數:4236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對於晉王來說,無論是朱棣還是朱高煜的上位,他心中都是不服的。
    他這輩子,同輩裏隻服一個大哥朱標。
    因為他很清楚,要不是朱標這麽些年一直護著他,他早就被老爺子揍得生活不能自理了。
    對於晉王朱惘來說,懿文太子朱標既是從小帶著他長大、護著他的兄長,同時也是由他父皇親自教導出來的未來帝王。
    朱標的手段、氣魄他都是服氣的。
    可朱老四還有朱高煜那小崽子是什麽回事?
    朱惘曆來自負,在他看來,朱老四就是個隻會打仗的莽夫罷了。
    自己軍略方麵並不比這個蠻子差啊,那憑什麽這小子就能成為太子?
    那朱高煜就更不用說了,之前聽都沒聽過這麽號人,忽然就冒出來了,誰知道是哪裏來的野種。
    要是這種人都能繼承父皇的位子,那他為什麽不行?
    他朱惘自信不弱於人!
    正因為早就有了這樣的心思,所以晉商一攛掇,他就起了造反的心思了。
    他可不是朱允炆那等沒見識、沒手段的深宮皇子。
    作為九大塞王之一,他可是親自領兵作戰過的老牌藩王。
    他深知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甭管這些晉商怎麽賭咒發誓、誓死效忠,朱惘壓根不管的先整合了所有晉商的勢力。
    糧草、兵刃、甲胄……
    一切東西他已經死死的抓在了自己手裏。
    可朱惘還是覺著不夠,之前朱允炆那兒戲一般的造反已經說明了,隨隨便便弄點人就想攻破皇宮、搶下皇位那就是扯淡。
    所以,想來想去之後,朱惘還是覺著靠著自己的力量不夠。
    當即他寫了幾封親筆血書,直接安排人送給自己關係比較好的幾個藩王,約定調集兵馬準備入京勤王。
    屆時,皇位是他的,可大家都有好處,大家都是親兄弟,他絕對不會幹出削藩這等事情來。
    甚至擇一地成為封國都不是不能談。
    可以說,朱惘在造反的準備上,超出朱允炆何止十倍,簡直不能以道裏計。
    可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
    早就把晉王府包了個嚴嚴實實的錦衣衛,怎麽可能任由府上的人溜出應天府呢。
    這才剛剛到城門附近,就被換上一身衙役服飾的錦衣衛當場拿下,而後蒙住腦袋送往了昭獄。
    而他們身上的信件,也被蔣瓛第一時間送到了朱高煜手上。
    看著手頭的信件,朱高煜喟然一歎。
    忽然覺著心神疲憊,懶得折騰了。
    他其實最開始想幫著朱棣造反,其實是為了自保而已。
    因為他這個蝴蝶的出現,誰知道會不會擾亂朱棣造反的事業線?
    畢竟朱棣原本曆史上的造反,就有不少關竅實際上就是在走鋼絲,九死一生才博得最後的勝利的。
    那如果這輩子真出了什麽問題的話,那豈不是反而害了朱棣?
    所以,朱高煜才用幾年的時間,認認真真的做著準備。
    同時,他心中還有一個想法,那便是作為一個穿越者。
    還是穿越成了皇室一員,成了朱棣的大兒子。
    甭管是不是嫡子,但凡有了這個身份,那他就有資格覬覦那至高無上的位子。
    那麽,他為什麽不搏一把。
    隻要成功了,那也不枉他來大明走一遭。
    作為曆朝曆代立國最正的朝代,大明的光輝就不應該隻局限於小小的東亞才行。
    更何況,經曆過元朝百年痛苦折磨的中原百姓,也該過一過好日子了。
    而作為世間最強大的帝國,大明理所應當站在這個世界的最巔峰。
    他朱高煜既然來了此間,就應當讓大明的光輝灑滿整個世間,讓大明的威名響徹整個世界。
    屹立在世界之巔的,必將是我大明。
    所以,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決定造反,他決定把那個位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裏。
    可他沒想到的是,事情比他想象的還要離奇。
    他辛辛苦苦招來的“謀士”居然就是他那父王和皇爺爺。
    幾番拉扯之下,壓根不用他造反了,太孫之位、監國之權直接送到了他手上。
    可這突如其來的驚喜,不僅僅是驚喜,更是一番責任。
    所以,他更加的努力了。
    他希望不要辜負皇爺爺的信任,那位勞累了一輩子的老人,可以說親自打破了自己定下的規矩,把大明交到了他的手上。
    而他那位一生好強的父王,同樣甘願韜光養晦,把所有發光發亮的機會都讓給了他。
    麵對兩位長輩如此的倚重和信任,他隻有更加努力、更加成功才能對得起這番付出了。
    可當他真正開始著手以後,才發現整個天下都是掣肘啊。
    勳貴在鬧、官員在鬧、鄉紳在鬧……
    如今連藩王都在鬧了。
    這些局麵他固然憑借著手段一一應付了過來,可累也是真的累啊。
    他這時候有些理解為什麽皇爺爺離開宮中進入那座小院如今能活得那麽開心了。
    實在是坐在這個位子上,真就是萬眾矚目、眾矢之的。
    他的一舉一動都被人反複琢磨、考慮,他的每個政令都會被人評頭論足。
    他的許多想法,都是為了大明、為了百姓,可落到實處的時候,卻因為觸及了各方的利益,需要他花費遠比他預料之中更多的力氣去推動。
    為此,他殺了多少官員、勳貴、鄉紳?
    他也不願意自己成了如今這個嗜殺的模樣啊。
    爛船還有三寸釘呢,那些被殺的官員、勳貴難道就沒有可取之處?
    尤其是大明如今百廢待興到處缺人,這些人卻一門心思跟他作對。
    唉……
    看著手裏的情報,朱高煜再次長歎了一聲。
    這位三叔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得救了。
    縱使他過往非常受皇爺爺的寵愛,文治武功都做得還行,但造反一事已經觸及底線了。
    如果這等行為都得不到處置的話,那大明的秩序也就亂了。
    看來,自己的惡名又要更勝一點了啊。
    “蔣瓛,錦衣衛直接收網吧!”
    “晉王不用審問,直接扔進宗人府圈禁,其他一應晉商全部抄家,打入昭獄嚴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