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貪腐背後的牽連
字數:4001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朱高煜這番話一出,所有人包括膽子最大的藍玉都愣住了。
藍玉偷偷地咽了口唾沫,瞄了朱高煜一眼,趕忙低下來頭來。
娘咧,還好老子跑得快、跪得也快。
當初要是老子不識趣,這會兒老子墳頭的草都已經長出來了吧。
這會兒藍玉是真的慶幸自己當初的機靈!
隻要老子跪得夠快,那老子就絕對安全!
原本戰場之上被人叫做藍瘋子、藍蠻子的藍玉,在經過朱高煜連續左左右右好幾次的敲打以後,終於知道怎麽選擇一條正確的路線了。
不怪他慫啊!
朱元璋那種暴虐的隨便找個借口殺人、泄憤的手法,其實放在藍玉身上,他是不服的。
因為在他看來,你要砍老子就直說,何必搞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遮遮掩掩。
所以,他不怕死也不服!
但朱高煜不一樣,他就是藍玉口中那種殺你就堂堂正正告訴你,你到底是因為什麽而死的那種。
而且配著蔣瓛以及剛剛嶄露頭角的監察院院正楊士奇,把案子辦得那叫一個踏實啊。
這是典型的殺人還誅心啊!
為何如今錦衣衛和監察院的威名愈發響亮,讓官員們聽到就瑟瑟發抖,卻在民間聲譽不錯?
還不就是因為朱高煜如今一改當初的粗暴作風?
流程化、規範化、標準化……
一個是皇室家奴,一個是朱高煜親自授意組建的新部門,正適合朱高煜拿來大展手腳。
這兩個部門,可以說是整個大明工作效率最高,組織結構最合理的兩個衙門了。
其他部門的人若是此時加入進去,可能一時間連裏麵的公文都看不懂。
沒錯,連公文格式朱高煜都給他們統一了。
沒有那麽多之乎者也,沒有那麽多人雲亦雲,強調的就是準確和實事求是。
雖然現在看起來還有不少人非常的不習慣,可在朱高煜的高壓之下,再加上那每月直接發到大明皇家銀行賬戶上,隨時可以提取的銀子。
這特娘的一個大棒一個甜棗都放在眼前了,難不成誰還真敢不懂事不成?
也正因為這兩個衙門的出色工作,讓朱高煜能夠從容應對眼下的局麵。
藍玉為什麽害怕眼下的局麵,還不就是兩個衙門辛辛苦苦幹出來的成績?
真要把案子辦成鐵案,背後可少不了辛苦才是。
但隻要辦成了鐵案,那朱高煜就決不允許之前的努力白費。
該殺的就絕對不會成為流放,該流放的也絕對不會變成勞役。
而藍玉不怕死,就怕這種較真的。
因為這是真的給你定得死死的,死得半點都不冤,哪怕有人想說一兩句洗白一番都不知道怎麽開口。
總覺著不管怎麽說都一股子強詞奪理的味道。
蔣瓛威風凜凜的帶著一眾錦衣衛走入了朝堂,一個個癱軟在地上的官員,就這麽被當場毫不留情的鎖拿住扭頭就朝著外間走。
不過蔣瓛身為錦衣衛的當家人,他可不是來幹這種體力活的,他可是要進來匯報功績的。
一抬頭看向那位高坐龍椅之上正直視著自己的年輕身影,蔣瓛不自覺的就腰杆一軟。
“殿下,錦衣衛經過審訊、搜查、偵緝後,已經就貪腐官員背後支持一事,有了結論了。”
朱高煜一聽這事兒,頓時眼前一亮。
好家夥,終於送來自己想要的情報了啊。
他一直以來就覺著地方上那些大肆貪汙的官員,背後必定有朝堂高官為其撐腰。
畢竟無人護著的話,不管是吏部還是戶部,哪怕是禦史都會教他們做人!
可偏生他們就能在地方上活得有滋有味,那日子簡直跟土皇帝沒啥區別。
這裏麵要是沒啥勾當,狗都不信。
果然,蔣瓛這是給自己好消息來了。
接過蔣瓛遞過來的詳細奏報,朱高煜僅僅是簡單翻了翻,頓時抬頭雙眸含電的直射下朝堂之上站著的幾位高官。
“好一個師徒情深啊,我都不知道,咱們朝堂上的大人們居然把自己子弟看得比自己的官位、小命都重要。”
“真的,我是真沒想到,畢竟傻子都知道,包庇犯罪不說還幫其遮掩,然後就分了點散碎銀子,還不如人家三成?”
“嗬嗬,咱們大明的朝堂上的大員們,一個個可真是甘於奉獻的好人呐!”
“瞧這一個個奮不顧身的!”
“行了,蔣指揮使,別閑著了,按照奏報上的名單一個個拿人吧!”
“人都已經做好了為了親友、子弟慷慨赴死的打算了,咱們別的幫不了,這成人之美還是能做到的。”
“嗯,正好這黃泉路上有不少同事、子弟陪著,倒也不寂寞了,嗯,趕緊辦吧!”
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仿若是在嬉鬧一般,可偏生就是這麽幾句話,直接讓蔣瓛帶走了七八位四品以上的大員。
這些人可是實實在在的大明高官了。
可以說,但凡能混到這個品級的哪個不是一路披荊斬棘過來的?
可如今居然就因為包庇自家子弟、親友貪腐,還為其張目然後就要刑場走一遭了?
這種場麵可一點都不比之前一種逼宮的官員被拿下的場麵差啊!
朱高煜眼見著眾人是徹底沒心思聊朝政了,幹脆直接退朝了。
也讓他們緩緩吧!
而等到朱高煜的身影終於從奉天殿裏消失之後,殿內所有人這才發現,不知不覺間他們早已是一身冷汗了。
不錯,能留下的自然不僅保住了小命,還保住了自己的官位。
甚至還有一個好消息,他們前麵本來滿滿當當的位子都一下子空出來了不少,隻要他們努努力說不定就能省下不知道多少年功夫。
可此刻一應朝臣壓根沒心思想著升官發財那些事兒了。
他們此刻都隻有一個想法——這位監國太孫為何比洪武皇帝的手腕還要硬?
他們都是經曆過洪武皇帝在位時,那動不動殺上一批官員的恐怖的。
可如今再一回想,他們忽然覺著,這位堂堂正正捧著大明律明正典刑殺人的監國太孫,似乎給他們的壓力比洪武皇帝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