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禮部尚書該殺

字數:4550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朱高煜要派人組成官方船隊,下南洋諸島。這是他的大計劃。
    可在禮部尚書看來,卻極為荒唐。
    “殿下,臣反對!”
    “我大明物華天寶,泱泱神州,地大物博,什麽東西沒有?”
    “何必勞心費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探索茫茫大海?”
    “南洋那些島國土著,不過是未開化的野人,根本沒有交流的必要!”
    禮部尚書仰著臉,大聲說著,對南洋不屑一顧。
    南洋?
    那是什麽蠻夷之地!
    大明連陸地上的滇西土司,都消化不了,千裏迢迢,橫跨大海去這麽遠,不是吃飽了撐的!
    朱高煜對此,倒是早有預料,沒有怎麽生氣。
    畢竟,指望這些迂腐頑固的蠢貨,看到航海開拓的意義,是不可能的事。
    他直接拿出地圖,讓身邊的小太監傳遞下去。
    “諸位大臣,你們都看看!”
    “南洋諸島,雖是蠻夷之地,但卻有數不盡的寶物財富!”
    “我華夏自從漢唐以來,已經有一千多年,未曾真正開拓版圖了,而南洋,正是一片熱土!”
    “大明承平已久,如今糧食豐產,又有蒸汽機等新東西,更建造出了鐵甲戰船,若不趁機開拓南洋,才是千古罪人!”
    朱高煜一邊讓群臣看地圖,知道南洋之大。
    一邊介紹開拓南洋的好處和意義。
    眾人不斷傳閱著地圖,這才第一次看清,南洋諸島,到底有多大的麵積。
    全部加起來,甚至抵得上大明的一兩個行省!
    而在南洋諸島的更南方,地圖上竟標注出了一片無比廣袤的大陸,簡直不比中原之地小多少!
    “殿下,這地圖是誰畫的?簡直是無稽之談!”
    “南洋若有這麽大的大陸,豈不是另一個神州!”
    “荒謬,太荒謬了!”
    “若殿下要為這虛妄之事,而遠渡重洋,臣等堅決反對!”
    群臣看到地圖上的澳大利亞,第一反應竟然是質疑和不信。
    因為。
    從地圖上麵看,澳大利亞離中原也沒有太遠,一路還有諸多島嶼,過去並不難。
    甚至隻要幾艘普通的木質帆船,就可以抵達!
    可若真是這麽簡單,澳洲若真實存在,那怎麽從來都沒有人聽說過?
    此事肯定是假的,是瞎編的!
    朱高煜理解群臣的不信,但卻不想讚同。
    “嗬嗬!”
    “鼠目寸光!”
    “井底之蛙,豈隻天下之大?”
    他冷笑著嘲諷,對禮部尚書這個老頭子,分外看不上眼。
    心底更是尋思著,要不要找個機會,挑他一個錯處,將他給貶謫了,換一個人來當這個禮部尚書!
    而耿祥聽到朱高煜對他的不屑,也是臉色漲紅,梗起脖子,半步不退。
    眼看朝堂上局勢逐漸僵持,這時,藍玉忽然上前,大聲表態。
    “諸位,請聽我一言!”
    “殿下說得對,神州雖大,卻不是我們閉門造車的理由!”
    “你們又沒出過海,怎麽知道海外沒有這麽大的土地,沒有新的神州!”
    “就連我本人,要不是親自遠渡東洋,去過東瀛,帶回來無數白銀,也萬萬不會相信,東瀛小島上,竟然埋藏和這麽多財富!”
    藍玉拿出自己的親身經曆,來支持朱高煜。
    一方麵,是他早已被朱高煜折服,知道皇太孫說過的話,從來沒有虛假。
    另一方麵,也是他看到了機會。
    立功的機會!
    藍玉,是吃到過探索海外的好處的。
    而若是南洋之南,真的有這麽一片,地方不比華夏神州小的大陸,他藍玉,若是作為先鋒,代表大明去探索、征服這片地方,將來豈不是必將青史留名,成為兵家聖人!
    哪怕是武聖關羽,也未必比得上他的名聲!
    然而,群臣聽完藍玉的話,卻不僅沒有讚同,反而對他橫鼻子豎臉。
    “藍玉將軍此話差矣!”
    “東瀛離中原並不遠,自古便有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晉之時。”
    “在唐代,東瀛更是派出大量遣唐使,來學習中原文化,還有鑒真和尚東渡,傳播佛法。”
    “到我大明,中原與東瀛的海路航行,早就熟的不能再熟,即便是大軍征伐,也不會有問題。”
    “可南洋不同!”
    “那裏是瘴氣濕熱之地,遍布毒蟲猛獸不說,還有駭人的瘟疫毒瘴,去此地者,九死一生!”
    “派出船隊去南洋,豈不是讓他們去送死嗎?”
    “南洋諸島沒東瀛的白銀不說,恐怕去了,就回不來了!”
    禮部尚書一大通反駁之詞,聽得不少人連連點頭。
    而龍椅上的朱高煜,也看出了此人的真實心思。
    不過是怕死而已!
    作為禮部尚書,他自然是不用親自去南洋。但  手下的禮部官員,可免不了走上一遭。
    那些可都是他的門生故吏,黨羽親朋啊!
    要是不站出來反對,讓禮部官員去了南洋瘴癘之地,必然會落下埋怨,坐不穩位子。
    ‘這個耿祥!’
    ‘看來是真的沒必要多留了!’
    朱高煜心裏,已經將此人打落塵埃。
    而此時,耿祥卻還不知道,依舊繼續洋洋灑灑的勸阻。
    “殿下,即使大明現在財政狀況不錯,國庫和糧食都有盈餘,但也不是這麽亂糟踐的的啊!”
    “當初隋文帝積攢了多少家底?”
    “可等隋煬帝上位,三征高麗,又是修建大運河,最終鬧得民不聊生,江山社稷一夕崩塌!”
    “殿下要引以為鑒啊!”
    朱高煜聽到這話,都給氣笑了。
    拿他和隋煬帝楊廣比?
    真當他消息不靈通,沒聽到當初的議論?
    在他殺貪官,駁大儒的時候,就有人傳過這樣的風言,隻是後來事情一波接一波,朱高煜在民間的名聲又極好,沒有百姓相信,所以才沒有傳動。
    否則,他還知道會被怎麽指著鼻子罵呢!
    如今禮部尚書耿祥舊事重提,有意無意,就是在將朱高煜往隋煬帝身上扯,好讓群臣跟著起來反對。
    ‘該殺!’
    ‘這個禮部尚書,對朝中沒有任何作用不說,還處處阻撓我做事,實在該殺!’
    ‘此人,已經成為朝堂上的一塊絆腳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