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消化安南的政策
字數:4518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金陵,皇宮。
明軍僅僅用了三天,就覆滅了安南,征服了這個國家。
當奏報送到的時候,朱高煜還在吃飯。
“殿下,大喜,大喜啊!”
“耿炳文將軍傳來捷報,安南,被攻下了!”
“這是安南國王印璽,還有各種文書奏報,請殿下禦覽!”
朱高煜聽到這個消息,連筷子都沒有放下,依舊慢條斯理的吃著飯。
他淡淡的點了下頭,隨口道了一句。
“知道了。”
“東西放下,你下去吧!”
稟報消息的太監,見皇太孫殿下如此從容優雅,心中欽佩萬分。
他恭敬的放下東西,輕手輕腳的退了出去,隻留朱高煜依舊繼續吃飯。
好半晌。
朱高煜終於吃完,擦了擦嘴後,才慢條斯理的拿起文書奏報。
安南的覆滅,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大明三十萬大軍,還有超越時代的火器火炮,要是還滅不了一個小小的安南,那耿炳文等人,就都可以去死了!
這等事情,有什麽值得驚訝欣喜的?
當朱高煜看完奏報,得知了明軍攻滅安南的全部過程,微微點頭。
隻有等他看到安南王宮中的各種收獲時,才露出一絲笑意。
“嗯,這些東西倒是不錯,總算是有點收獲!”
“一人合抱的金絲楠木,千年沉香木,小葉紫檀,還有不少香料調料……”
“好多我大明皇宮都沒有呢!”
安南王宮中的種種金銀財寶,珍珠玉石,都不 被朱高煜看在眼裏。
盡管光是黃金,就從安南皇宮搜出來了數十萬兩!
可朱高煜要黃金有什麽用?
整個大明都是他的,財富無窮無盡!
反倒是楠木沉香紫檀這些優良木材,大明境內的,千百年來早就被曆代皇朝砍伐一空了。連朱高煜都尋不到。
而安南這些未曾開發過的地方,山林中還有不少珍稀樹木。
朱高煜關注這些木材,都勝過關心安南國王的生死,可見其在朱高煜心中,是何等不值一提!
“沉香、紫檀都是好東西,隨便車串珠子都價值不菲,做成的家具,更是價值千金!”
“等這些木材運回來,命人打一副紫檀家具,給皇爺爺送去吧。”
“我那朱府什麽都好,就是簡陋了些,家具配製遠不如皇宮大內!”
沉香紫檀打造的家具,有一股悠遠的馨香,對人身體很好。
這也是朱高煜表達孝心的一種途徑。
……
耿炳文的奏報文書,第一個自然是送到朱高煜這裏。他看過之後,便轉送兵部,進入正式的政務流程。
行軍打仗,從道理上講,都是兵部的事物。
第二日。
朝會。
兵部尚書當眾宣讀了耿炳文安南大捷的奏報,讓朝堂上一片歡騰。
“安南大捷?”
“不過短短三日,就覆滅了安南,征服了安南全境?”
“耿炳文將軍,不愧是名將,做得好啊!”
“殿下,當重賞於他,以酬其功!”
有人建議重重封賞耿炳文,酬謝他這般破城滅國的大功
朱高煜當然不會吝嗇,當即點頭。
“本殿下正有此意!”
“來人,擬旨!”
“耿炳文遠征安南,攻其城滅其國,毀其宗廟社稷,為我大明百姓複仇,揚我大明國威!”
“封其為平南侯,賜金陵宅邸一座,金玉三十箱,金帶玉冊,以彰其功!”
盡管耿炳文還沒回朝,但群臣都眼神放光,對耿炳文滿是羨慕。
封侯賞爵!
這非得是破城滅國,開疆拓土的大功不可!
而中南半島,還有數個國家沒有攻打,這將來也必將是耿炳文的功勞,簡直讓人嫉妒。
朱高煜卻沒有在乎這些,而是話語一轉,繼續開口。
“諸位!”
“耿將軍已經將安南的各種戶籍文書,整理成冊,派人送了回來。”
“爾等將這些資料,好生梳理,要做到對安南了如指掌,好方便朝廷對安南施策!”
要將安南徹底納入統治,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朱高煜先是命人統計安南的戶籍人口,國土農田,山林礦產,道路城池等種種資源,還詳細了解了安南人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狀況。
做到心中有數,才好將其治理妥當。
這時候,就該文臣們發揮作用了。
眾人頓時大喜,開始商議安南的種種政策。
最終,朱高煜統一意見後,做出決定。
“傳本殿下旨意!”
“將安南的所有貴族大臣,地方豪強,全部遷移到大明境內居住,讓其學習大明文化,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至於安南的降兵降卒,都是上好人力,不可浪費。都交給工部,安排去修建長城,開挖礦產,修築道路等事!”
這些手段,都是削弱安南的本土勢力,防止他們反叛,或是聽調不聽宣的。
將當地的貴族豪強,都遷移到大明境內,失去了本土百姓的支持,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樹,有一百個心思也施展不開。
而這些貴族豪強,也會為大明帶來大量財富,充實大明國內的活力。
安南本土百姓,沒有了原本的貴族豪強領頭之人,就不敢反抗大明的政策,不敢抵觸派去的大明官員。
至於降兵等俘虜,都是經過軍事訓練的青壯,更是第一個防備對象。
將他們送去修建各種工程,為大明發光發熱,才是最好的歸宿!
朱高煜的種種手段,就像是吃魚,要先去掉魚刺和骨頭。
留下的,才是美味可口的魚肉!
如此,大明才可以順利將安南消化!
群臣都很是讚同,高呼殿下英明。
朱高煜不理會,繼續開口下令。
“再抽調大批官員,即日啟程,前往安南各個城池,推廣大明政策,治理百姓,修築道路,建設衙門、道路、學校等基礎設施。”
“通告大明在安南的所有將軍士兵,文官小吏,對安南的普通百姓,要一視同仁,不可有鄙夷欺壓之舉,就像對待我大明百姓一樣!”
“嚴禁破壞和殺戮,不可讓安南百姓對我大明產生抵觸抗拒之心!”
“我要讓整個安南,變成和大明境內一樣的繁榮發達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