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你們難道不如女人嗎?

字數:4493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朱高煜已經意識到,大明這一代人,思想早就凝固,可能沒救了。
    想要他們接受男女平等,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他並沒有強行推動,而是選擇放緩步驟。
    刻下男尊女卑思想鋼印的,可能不止所有男人,甚至連大多數被壓迫的女性,也是如此!
    她們從小受家庭的耳濡目染,早已認定自己是低男人一等的。
    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她們一輩子都沒有自己的主見,從來都是習慣了聽男人的話。
    這個時候,你要是鼓勵她們獨立,她們反而是手足無措,不僅不感激,還會怪你多管閑事!
    “唉!”
    “此事任重道遠,慢慢來吧!”
    朱高煜也隻能哀歎一聲,選擇退一步了。
    當然,他並不會改變,讓女子同樣入學的政策,不說皇太孫殿下的金口玉言,絕不能更改,就算再困難,遭受再大的反對,他也會為那些願意掙脫苦海的女子,留一線餘地。
    “男女同班教學,是不可能的,後麵還不知道有多少麻煩呢。”
    “要是再鬧出什麽醜聞,別說天下人都看笑話,連女子自己也不願意來了。”
    “還是先分班,開幾個女子學院吧!”
    朱高煜知道,就算他強行讓男女同班,也無法改變現實,反而會讓女學生,在班級裏受到更多歧視。
    要是再出點什麽事,甚至在學校懷孕了,那就完犢子了。
    ……
    第二日,早朝。
    果然有臣子,在朝堂上說起此事,認為女子不該進學讀書。
    “殿下,天工學院招收女子,十分不妥啊!”
    “這些女子即便是讀書讀明白了,學到了東西,將來又能如何呢?”
    “難道還能讓她們去做工匠,還是讓她們科舉當官?”
    “而且男女同校,長期共處一室,傳出去有損名節清譽,破壞男女大防啊!”
    “臣認為,當廢除此政!”
    “臣附議!”
    “臣也附議,請殿下三思!”
    朱高煜看著朝堂上站出來的一大溜臣子,眼神格外輕蔑。
    他早就知道,會是這樣子。
    “一群鼠目寸光之輩!”
    “我讓女子可以進學讀書,礙著你們什麽事了?”
    “她們願意讀就讀,開闊一下自己的眼界,多學點東西,難道就會天下大亂?”
    “我不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麽,難道是怕女子讀書後,比自己聰慧有為,把你們比下去了?”
    “還是說,你們覺得自己不如一介女子,所以才要千方百計的限製她們?”
    朱高煜直接拿出激將法,居高臨下的俯視群臣。
    眾人一聽這話,一個個都憋得滿臉通紅,支支吾吾半天,也沒找出一句反駁的話。
    這個時候,越是反對,就顯得越是心虛。
    真要坐實自己不如女子的名聲,那他們也不用混了。
    朱高煜也不再理會群臣的醜態,當即大手一揮,宣布旨意。
    “傳令各地的天工學院,女子可以正常入學,和男子同等待遇,食宿全包,還單獨的宿舍!”
    “我會讓學校,將男女分班教學,不讓他們長期共處一室。這樣總行了吧?”
    “至於什麽男女大防……”
    朱高煜神情越發不屑,他並不是支持性開放,但也不至於那麽迂腐。
    真正令他生氣的,還是下方這些大臣。
    一個個嘴上說得好聽,一個比一個正人君子,可背地裏的雙標,卻無比過分!
    “各位大臣,莫非不是自己父母,夫妻和合生出來的?還是說,你們都沒去過秦淮河畔?”
    “誰敢再提此事,要是被錦衣衛在青樓裏逮到,那就幹脆淨了身,進宮來陪本殿下吧!”
    朱高煜的目光,若有若無的從群臣下半身掃過一眼,讓所有人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這番話,他們實在無力反駁。
    別看他們口中男女大防,仿佛一個個跟聖人一樣,背地裏不知道玩得多花!
    什麽八十新郎十八娘,倉蒼白發對紅妝。
    什麽那小妾互相贈人,用美人皮杯喝酒……
    說出來過不了審的東西一大堆,簡直讓人沒臉聽!
    朱高煜才不會顧忌他們的麵子,被他們的虛言所打動。
    他的方法很簡單,你既然想當聖人,那我就成全你,斬斷你的是非根!
    雖說手段有點不好聽,但效果卻十分驚人。
    聽說被抓到就要進宮,這一下再也沒有任何臣子,敢多嘴一句。
    天天鄙視宦官,要是有一天自己成了宦官,那可就好笑了。
    “行了,此事就這麽定了!”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朱高煜直接從龍椅上起身,揚長而去。
    隻留下群臣在原地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
    在朱高煜的進宮威脅下,群臣是沒再折騰了。
    但天工學院的事,並沒有就此罷休。
    各地天工學院的建築,都是全新的磚瓦房,很是好看。
    種種待遇條件,也是最好的。
    這就讓很多儒生,對此憤憤不平,議論不休。
    除了看不起女子,這些人還看不起工匠。朝堂上沒人將天工學院當回事,就可見一斑。
    “皇太孫殿下,到底是什麽意思?”
    “如此大力的建設天工學院,朝廷撥款甚至比我們縣的官學還要多!”
    “教授一群工匠,用得著嗎?”
    “不讀聖賢書,去學什麽工匠之技,真是本末倒置!”
    大明還是很重視教育的,各地縣城不僅有官學,還有專門的教喻,也是七品官,地位不低。
    所以讀書人,走到哪兒都高人一等。
    各地的儒生們。對於工匠一流,本身就不怎麽瞧得上,
    雖然工匠的地位比商人要好很多,但是在儒生眼中也屬於末流。天工學院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個社會底層人士學習的地方,將來出來的,也是一輩子當工匠的命。
    怎麽能和他們科舉考進士的人相比!
    可整個天工學院新蓋的房子,居然比自己的學院要好,這就讓很多儒生心裏不舒服。
    這些儒生們聚在一起的時候,都是義憤填膺,口中罵罵咧咧,很是不滿。
    天工學院的影響力,始終很難上去,但凡聰明點,有科舉希望的孩子,都不肯去天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