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讓大明百姓紮根

字數:4006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最後一條流放囚犯,古今中外都有例子。
    唐宋時期,中原王朝天天搞流放嶺南,最終讓兩廣之地有了足夠多的人口,逐步同化為漢家地盤。
    後世的新西蘭,澳洲,也都是流放囚犯的地方。
    讓沒有犯下必死之罪的囚犯,去邊疆殖民地生活,為國家開疆拓土,也是一種恕罪了。
    “有道理,軍屯,移民,流放囚犯!”
    “這三策總結得妙啊!”
    “論治國,好大孫,咱也不如你啊!”
    朱高煜對朱高煜大加稱讚,眼中滿是欣喜。
    這些結論,他提不出什麽意見,都是十分實用之策。
    “有了足夠多的百姓和人口,隻要把荒地開出來,種上糧食,他們就算在這片大陸紮下根了!”
    “到時候等他們生下兒女,就算趕他們走,他們也不肯走!”
    華夏百姓對土地的熱愛是,會深入骨髓的。
    不論到了什麽地方,都要想方設法的種點東西。哪怕是在高樓上的花盆裏,也要種幾顆菜!
    而一旦種下東西,也就意味著他們在這片土地紮下了根,將其當成了第二個家鄉。
    隨著這樣的人越來越多,這片新大陸,必將永遠變得大明的國土!
    “皇爺爺,正是這個道理!”
    “隻要能種東西的地方,都是我大明百姓的家!”
    “新大陸這片沃土,不僅能大片大片的種糧食,還可以種植各種經濟作物。用來與大明本土嗎貿易!”
    “首當其衝的,就是棉花!”
    “棉花可以用來紡織棉線,織布做衣服,還了做棉鞋棉被,幫人抵禦寒冷,價值十分重大,甚至比苧麻還重要!”
    “華夏神州的地方,都是百姓的口糧田,是不舍得用來種棉花的,若是讓新大陸大麵積種植,然後推動兩處地方進行貿易。”
    “不僅可以為我大明帶來無盡的棉花棉布,還能保持兩地的聯係,時期不至於斷絕溝通,斷了感情之線,可謂是一舉多得!”
    朱元璋聽完之後覺得可行。
    朝廷的號召,加上開荒的口號,必然會有大量的百姓願意前往新大陸。
    而大明王朝急缺棉花等經濟作物,棉花又是耐儲存的物品,可以鼓勵百姓在這片大陸上廣泛種植棉花和其他經濟作物,再用船隻運回來,為大明王朝原材料。
    甚至可以在這片土地上,直接建立新的作坊,生產成品棉布,運回大明。
    大明朝的土地非常的緊張,都要用來種糧食。根本沒有多餘的土地來種各種經濟作物。但是在這片陸地上種植就可以了。
    反正都是無主之地,大片大片的荒地,根本開發不完,根本在意到底是種植糧食還是種植棉花。
    隻要有的種,有收獲,百姓們日子就會越來越好過,就會安心的再次安家落戶!
    “棉花不是個稀奇東西,但咱還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麽大的用途!”
    “好大孫,你這個計劃很好,肯定會得到百姓認同的!”
    朱高煜淡淡一笑,他可是知道,後世的棉花紡織品貿易,到底有多麽大的規模,養活了多少人。
    而且,他的目的還不止於此。
    棉紗紡織,更是紡織機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等在新大陸種植出了足夠多的棉花,人工紡織不過來,必須用上蒸汽機等機器,那時候,曆史的車輪一旦滾動起來,就會形成不可阻擋的大勢!
    “皇爺爺,種植棉花的重要性,甚至比糧食都重要!”
    “我不僅會讓大明的移民,在新大陸種棉花,還會雇傭招募當地的土著,也一起來種!”
    “如此,隻要他們肯聽話,我們給吃的給喝的,甚至可以給工錢,幫他們建房子!”
    “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馴化,乃至同化新大陸的土著,再利用通婚等等政策,將其徹底同化成我們的一部分!”
    “有了新大陸的原住民,我大明就相當於一下子多了幾百萬的人口!”
    “開發新大陸的進度,也可以快上不少!”
    朱元璋非常的興奮,越聽眼神越亮。
    今天朱高煜說的種種手段,他都是聞所未聞的。但越想卻越覺得有道理,可以實行。
    要是多管齊下,用心治理,用不了多久,原本一片荒蕪的新大陸,就可以變成隻屬於大明的天府沃土!
    “好大孫,你見解獨到,眼光遠超常人,連咱也自愧不如啊!”
    “咱選你當監國太孫,果然沒有選錯!”
    這個好大孫,果然是治世能臣,千古聖君啊!
    竟然這麽輕易,就將一片不比大明本土小的廣闊陸地,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忍不住連連誇獎,讓朱高煜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皇爺爺,你再誇我就要得意忘形了!”
    “還是先把今的這些,都整理成冊,準備到時候實行吧!”
    兩人繼續在朱府小院中,對著地圖,開始製定詳細的計劃。
    這一次出海航行,不但要帶上大量的水軍,還有囚犯,更要呼籲大明百姓,參與到新一輪的開荒行動當中。
    除此之外,還要帶上大量的官員以及工匠,用來建立城邦和秩序。
    要在完全空白的大地之上,建立起這麽多的城池,所需要的工匠數量是極其恐怖的,而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天工學院了。
    雖然學院開辦還沒有很長時間,隻有三個月時間。但是有一部分成績優秀本身就有很好基礎的學生已經會不少東西了。
    最起碼的讀書識字,簡單的算數計算,都是會了的。
    放在新大陸,怎麽也算是個人才,有不小用途了。
    朱高煜決定,讓這成績最優秀的前10的學生先行前往。後麵成績一般的學生再等後麵幾輪的航海。
    “幸好我找早有準備,先一步建造了天工學院!”
    “不然一時之間,要找這麽多可用之人,還真不知道該從哪裏下手!”
    不是大明找不到讀書識字的人,而是過去這些人,都是儒門書生。
    讓他們考科舉可以,讓他們千裏迢迢出海,去遙遠的新大陸?
    做夢吧!
    還是自己親自培養出來的天工學院學生,才可堪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