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出海之前的殺戮
字數:4497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萬事俱備,東風也來了。
大明對新大陸的開拓行動,終於正式展開。
朱棣親自主持了一場濃重的送別之宴,當晚,所有即將遠行之人,不論是船上的官員士兵,還是要移民的百姓,都喝的酩酊大醉。
好酒好肉管夠,各種美味佳肴不要錢的一樣上,讓所有人吃個飽。
因為。
今晚過後,他們就再也吃不到了!
“諸位,我們明天就要乘船出發,離開大明,去開拓新大陸了,今晚不醉不歸!”
“讓我們最後再喝一碗,家鄉的酒!”
“來,幹!”
朱棣將瓷碗裏的美酒一飲而盡,而後將其狠狠摔在地上,以示出海的決心。
眾人紛紛跟上,喝酒摔碗,一氣嗬成。
無盡的豪情,充斥著所有人心頭。這是對開拓新大陸,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但同時。
更加隆重的別離之情,思鄉之愁,也填滿他們的心間。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去,就再難返回。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甚至可能這輩子,都再也沒有重回大明的機會!
不是客死異鄉,就是在新大陸安家落戶,就此紮根。
眾人不由得熱淚盈眶,眼睛通紅。
一股悲壯的氣氛,彌漫四方。
朱棣也一樣紅了眼睛,擦了擦眼角。
可這些,都沒有阻攔他們的決心。
沒有人會因為這種思鄉之愁,而放棄未來,他們早在來之前,就想清楚了後果,堅定了決心。
此行。
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新大陸,死在東唐州!
送別宴後,無數人醉倒一地,泣不成聲。
但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清醒過來,收拾好行李,整裝待發。
朱棣帶著鄭和,最後看了金陵城一眼。發出一聲悠長歎息。
他拿出一張手帕,蹲下身子,抓了一把家鄉的泥土,小心的包好,鄭重的藏進胸口。
“諸位!”
“時間差不多了。”
“揚帆,啟航!”
眾人紛紛登上船隻,開始了一次漫長的航海之旅。
大明一共派出了7萬水軍,2萬囚犯,以及10萬老百姓。
加上雜七雜八的人手,一行浩浩蕩蕩,足有二十萬人!
大大小小的船隻,蔓延出數十裏,將長江水麵全部遮蔽,一路沿著長江出海而去。
……
在抵達出海口的時候,因為船隻的不同,航行速度有極大的差異,船隊已經脫成兩截。
朱棣等明軍乘坐的鐵甲戰船,配上了蒸汽輪機,行駛的又快又穩,將木質帆船遠遠甩在了後麵。
“燕王殿下,我們是等一等後麵的民船,還是先行探路?”
旗艦上,鄭和恭敬上前,向朱棣請示。
民船本身就比不上軍方的戰船,而且要考慮移民百姓的適應能力,速度十分緩慢。
但鐵甲戰船的目的,就是護送移民,自然不可能將他們拋棄在身後。
朱棣眺望後方長江的入口,又詢問清楚民船現在的位置,忽然心中一動。
“民船抵達出海口,還需要不少時間。”
“而且即使他們到了,後麵的海路航行,也更加困難,一路上可能都沒有停靠修整的地方。”
“不如就讓民船到了這裏,先停下來修整幾日,本王親自帶著鐵甲戰船,往南海走一走,鎮壓一番!”
“免得那些南海猴子,得知大明鐵甲戰船不在,又起什麽幺蛾子!”
民船上的移民百姓,大多是乘坐過船隻的,畢竟大明河流縱橫,南方更是遍地是水係。
可這麽長時間的航行,還是難以適應。
在正式出海前,靠岸修整一下,很有必要。
朱棣不願耽誤時間,趁著這個機會,去南洋巡視,也很有作用。
南洋諸島上的土著野人,雖然已經被大明打服,但他們本性拙劣野蠻,畏威而不懷德。
時時有大明戰船經過還好,他們不敢有任何心思。
但若是大明的主要海軍戰力,被朱棣帶去了新大陸,失去了鎮壓,難免不會翻天!
鄭和本就是下南洋的老手,對南洋的情況比朱棣更清楚,他一聽這話,就知道有道理。
“燕王殿下思慮周到!”
“南洋諸島,是該敲打敲打了!”
“最好趁著這個機會,抓一批殺一批,立個典型,讓他們知道我大明的厲害,才不敢起異心!”
聽到鄭和也讚同,朱棣便沒有猶豫。
他留下幾艘船,停靠在長江入海口,負責鎮壓安排後麵的囚犯和百姓。
自己則帶著主力艦隊,一路往南洋而去。
南洋的情況,果然如朱棣所預料。
在得知大明有意開拓新大陸,海軍主力要離開後,不少人便動了心思,四下串聯,圖謀不軌。
然而,當朱棣帶著鐵甲戰船趕到,所有人就傻了眼。
“不!”
“不是說大明海軍,要去東唐州嗎,怎麽這個時候還來南海!”
“快快快,快躲起來,別忘他們找到我!”
南洋諸島有異心的土著,就像見了貓的老鼠,上躥下跳,四處躲藏。
有的躲進茂密的雨林,有的乘著小船出海,甚至有人直接跪倒在明軍艦隊麵前,懇求原諒。
朱棣可沒興趣跟他們浪費時間,直接一聲令下,將所有圖謀不軌之人,全部斬首示眾!
“殺!”
“凡是這段時間有異動的南洋土著,全部斬首,一個不留!”
“逃進山林裏大海裏的,抄家滅族,並掛上重金懸賞,讓他們再也沒有回來的機會!”
朱棣自然不可能去滿山滿海搜尋幾個野人,直接實行連坐之法,將他們的家族,乃至有親近關心的人,全部殺光。
一個目的是震懾,另一個也是斬斷他們的根基。
能夠起異心的,必然是掌握一定權勢之人,有勢力有根基。
隻要將他們的勢力根基斬斷,殺光支持他們的土著,他們就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以後回來了也沒有大礙,反而會被人出賣領賞。
這一番血腥的屠殺鎮壓,一直殺到南洋諸島都膽戰心驚,恐懼不已。
再也沒有人敢因為大明艦隊的一時離開,而敢於跳起來動心思。
可以說,朱棣這一殺,起碼為南洋換來了數年的和平!
至於以後……
大明造船的步伐,可從來都沒停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