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淘金熱

字數:4126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東唐州。
    朱高煜親手所寫的信件。落到了朱棣的手上。
    他徐徐展開,細細閱讀。
    剛看到信件開頭,朱棣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一片溫暖。
    “這小子,還知道關心關心我的身體,知道說說家人的平安!”
    來自家鄉的問候,讓遠在東唐州的朱棣,很是高興。
    緊接著,信件中就對他之前的提問,給出具體建議。
    “煜兒讓我同意老百姓進行淘金?”
    “看看他的理由再說!”
    朱棣詢問的關於東唐州各種政策,首當其衝的就是金礦問題。
    東唐府的淘金熱,已經形成巨大風潮,無數人都拋下辛苦開墾的田地,跑去找金礦了。
    這對東唐州的治理,有很大影響。
    此時,大明需要有一個選擇,要麽派兵過去駐守整個金礦嚴禁私人開采。要麽就是徹底放開,允許老百姓自行開采,然後征收一定的賦稅。
    隻是朱棣一時拿不準,到底該不該下令禁止。
    而朱高煜的回複,卻讓朱棣眼前一亮。
    朱高煜建議朱棣,不僅不要阻止移民去淘金,反而要對他們更多的支持!
    移民們發現金礦,哪怕讓他們帶回去一些金子,也沒有關係。
    大明目前隻開發了東唐州很少的土地,這還遠遠不夠。還有更多更多我地方,他們從來沒有涉足過。
    如今管事海岸邊的東唐府這一片地方,都沒建設好,沒消化掉,朱棣也沒有精力,派人去更遠的地方探索。
    而淘金的移民,則會主動成為探路的先鋒!
    隻要他們帶回去金子,能夠源源不斷的吸引來人口,就能讓東唐更快的繁榮起來。很多未知的地方,也將出現在大明發地圖之上。
    為以後的開拓發展,了前期條件。
    “妙!妙啊!”
    “狂熱的淘金者,為了找到金礦,一夜暴富,最富有冒險精神,什麽樣的地方也敢去探索!”
    “不論他們是否發現金礦,對朝廷都是一件好事!”
    雖然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人,甚至有不少人因此誤入險地,乃至喪命,但這都是他們自願的。
    若沒有這些狂熱的淘金者,以後朱棣要探索未知之地,也會派出朝廷官方人員,也會遇到傷亡。
    除此之外。
    朱高煜還在信上表示,淘金熱會源源不斷的吸引來人口,會帶動東唐快速繁榮發展,還會促進格物學的進步起步。
    隨著淘金熱的興起,農業會急速擴張,交通會迎來革命性的發展,工商業更是會得到巨大的發展。
    這其中涉及一套相當複雜的理論,朱棣一時有些看不懂。
    但朱高煜在信件上舉了個例子
    “假如一隊淘金者,在離東唐府很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座金礦,那麽為了開發這座金礦,就需要相應配套的措施。”
    “首先要打通從東唐府前往金礦的道路,接著要考慮沿途補給,以及金礦的開采和運輸。”
    “這些會讓金礦的礦區,和一些沿途的關鍵交通樞紐,催生出一個個小鎮,有人開始定居,並且逐步建設房屋,開墾農田,種植莊稼……”
    “而這些開發建設,都是來自於金礦的收獲,為了開采儲量龐大的金礦,民間會投入巨大的財富,並且推動工農經濟等等方麵的發展。”
    “這就相當於朝廷一文錢不花,移民們就自動的將東唐府的控製區,延伸出去了一條長長的線。以後繼續對外擴張,就可以從這條線開始,不斷向兩邊延伸,從而節省大量人力物力!”
    朱棣看完這些,眼中精光閃爍,拍掌叫好。
    以他的眼光看來,信中所說的,很可能會成為現實。
    “妙哉!妙哉!”
    “惠而不費,事半功倍!”
    “朝廷什麽都不需要投入,隻要開放民間淘金的許可,就可以收獲這麽多,真是厲害!”
    “朱高煜兒的腦子也不知道是怎麽長的,我怎麽就想不到呢!”
    這其中的精妙設計,遠遠超出了朱棣對社會的理解,讓他擊節讚歎,連連叫好。
    雖然隨著金礦的開發,大量黃金會落入淘金者手中,但這並不是什麽壞事。
    金子送回大明,沒有太多的意義,隻不過是充盈了國庫,而現在大明也沒有那麽缺錢了。
    隨著對東瀛石見山銀礦的繼續開采,以及大明皇家銀行的建立,國庫中的銀子甚至多到用不完!
    金子堆在庫房之中,也發揮不了它應有的作用。而允許老百姓淘金,會讓無數人全都跑到一個地方淘金子,對於各種商品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
    幾十萬人的衣食住行,服務業的旺盛需求,都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朱高煜在信件中,詳細的和朱棣說明了服務業的含義,並闡述了各種現代的經濟理論。
    看得朱棣兩眼放光,大呼過癮。
    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治理國家,還可以這樣做!”
    這些高妙的經濟之道,讓朱棣對國家的預轉,財富的分配,有了更多想法,對東唐府整體的規劃,也產生了很多新思路。
    “東唐州是一片未曾開發過的沃土,來到此地的大明百姓都是一無所有的移民!”
    “我完全可以在這裏,大膽的實驗各種政策,驗證他們的好壞。”
    “若是合理可行,再把它推廣到大明,讓大明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東唐州這片新大陸,對朱棣和朱高煜來說,也是一個政策實驗田。
    大明人口眾多,各個階級之間的利益,早已形成嚴密的網絡,不好輕易擾動。
    用牽一發而動全身來形容,再好不過。
    朱高煜有很多很多想法,也有很多看不慣,想要改革的事,但在大明卻畏首畏尾,不敢輕易去做。
    若將這些政策,放在東唐州,就沒問題了。
    可以隨便折騰!
    成了就是偉大勝利,即使失敗,影響也不大,不會讓移民百姓,陷入生存困境。
    更不會對大明本土,產生任何影響。
    朱棣了解這些後,對朱高煜的想法,也是異常支持。
    “將東唐州當做新治理之法的試驗地?”
    “身為煜兒的父王,我就幫他一次,看看他這些新奇的想法,到底會帶來什麽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