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經濟的宏觀調控
字數:4068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當朱元璋聽到,貨幣經濟甚至可能引起王朝更替的時候,嚇得臉色都白了。
他聽完之後眉頭緊皺,連連擺手,阻止朱高煜。
“好大孫,你別嚇咱!”
“不就是發行貨幣嗎,大不了就不亂發,怎麽就會要亡國呢?”
“要真是這樣,那依咱看還是直接把大明寶鈔廢了吧,咱不玩了!”
朱高煜被朱元璋的反應逗樂了,不由哈哈大笑。
他不過是順嘴提了一下,延伸一下思維,沒想到竟然把皇爺爺都嚇到了。
後麵那幾句貧富分化什麽的,當然不是假的,但也不過是正確的廢話。
就好比說人都是要死的一樣,似乎很有意義,有似乎半點意義沒有。
“皇爺爺,我隻是說最嚴重的後果,又不是必然!”
“而且,財富集中和貧富分化,是自然規律,不論我們發不發行貨幣,都會如此。不以人的意誌而轉移!”
“發行貨幣固然可能造成財富聚集加速,但也有其他好處,可以緩解這個缺點。”
“總的來說,隻要朝廷能夠大政能夠保持穩定理智,治理好通脹通縮,就問題不大。”
朱元璋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沒好氣的白了朱高煜一眼。
這個大孫子,什麽地方都好,考慮得也十分全麵。
但有時候,他也容易太把大孫的每一句話都當真,反而把自己嚇到。
“好大孫,這通脹通縮怎麽這麽難難?”
“就沒有一個好方法,給它控製住嗎?”
朱元璋緊皺眉頭,詢問朱高煜解決的方法。
對此,朱高煜當然不會隱瞞。
將自己所了解的,都說了出來。
“解決通貨膨脹通縮,首先要控製貨幣供應。”
“控製貨幣供應以適應貨幣需求,穩定貨幣價值以穩定價格。控製貨幣供應量,必須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控製貨幣供應量,保持適度的信貸規模。”
“皇家銀行應該運用各種貨幣政策,靈活有效地調控貨幣信貸總量,將貨幣供應量控製在與客觀需求相適應的水平”
“我一手建立大明皇家銀行,可不僅僅是為了存一點銀子,而是後麵有大用的!”
朱高煜對大明的經濟,早有規劃,從很早就開始布局落子。
調控國家經濟,大明皇家銀行就是最重要的一環。
這也是他為何不允許晉商開設的私人銀行,胡作非為的原因之一,就是怕他們為了短期的利益,在金融上麵亂來,搞出什麽不可收拾的爛攤子。
而大明皇家銀行完全屬於國有,不以盈利為目的,對於調控全國經濟,有巨大作用。
皇家銀行的事,朱元璋早就知道。
但沒想到它不僅是用來存錢,還有這麽大的作用。
“好大孫,你竟然在很久以前就謀劃這些,真是深思熟慮,布局深遠啊。”
“都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咱看你已經有幾分張良諸葛的風采了!”
對朱高煜的長遠布局,朱高煜也不由得產生欽佩。
他知道,好大孫在這些事情上,早就考慮清楚完善了,隻是很多東西不到時候,沒有說出來而已。
朱高煜自謙一笑,兵並沒有得意忘形。而是繼續剛才的話題。
“皇爺爺,您就別誇我了,經濟金融的水,深著呢!”
“要控製好經濟,出來調控貨幣發行,還得要調整經濟結構。”
“通貨膨脹的原因之一是經濟結構的不平衡,因此控製通貨膨脹的措施之一是調整經濟結構,保持產業,各部門之間的一定比例,避免糧食、原材料等部分產品的供求因結構性失衡而推高價格。除此之外也可以增加供給。”
“控製通貨膨脹,一方麵要減少總需求,另一方麵要增加總供給。主要措施是減稅,提高老百姓的勞動意願和勞動生產率,以及天工院不斷生產出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的工具……”
朱高煜詳細的給朱高煜講解了很多經濟學知識,並舉出具體的案例,來幫他理解。
朱元璋越聽越精神,仿佛一個小學生一樣,十分認真。
很多東西聽完之後,都有茅塞頓開之意,感覺對於平時看不透的很多東西都有了新的理解。
緊接著,他又開始詢問朱高煜通貨緊縮的解決方法。
不搞懂這些,他今晚都睡不好覺。
“通貨緊縮,也是一個大問題。”
“首先可以采用寬鬆的貨幣政策,通過擴充流通貨幣量的方式刺激總需求。其次可以實行寬鬆的財政政策,可增總需求,拉動商人投資。”
“除此之外也可以進行產業結構性調整,減少過剩部門產量,鼓勵新興產業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係,節假日給老百姓發放一定福利,調整收入分配,增加消費。”
“總之,一定不能眼睛盯著貨幣,水多了加麵,麵多了加水,是大忌!”
朱元璋連連點頭,表示受教。
他這才明白,原來經濟之道,竟然是這麽博大精深,需要考慮如此多的東西,才好應對各種情況。
這些理論,雖然初聽有些枯燥,但越往細處想,越有味道。值得反複琢磨,仔細思量。
朱元璋完全不敢拿自己當皇帝的經驗,來外行指導內行了。
朱高煜見此,淡淡一笑。
“皇爺爺!”
“經濟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東西,而是關乎大明上下所有百姓官吏,關乎到朝廷和民生的方方麵麵,”
“我剛才說的這些,也隻是一些簡單的總結。真正製定政策,還要看具體情況,具體應對。”
“可千萬別以為,拿著幾條方法,就可以空追一切,天下大吉了。”
“任何事情,最關鍵的,還是看人!”
再好的政策,都要靠人來實行。
要是下麵的人陽奉陰違,什麽東西都能給你弄歪了。
就好比曆史上的大明中後期,你說要鼓勵江南桑蠶業發展,讓百姓獲得更高收益。
下麵的人就敢給你強推改稻為桑,把好好的農田都毀了,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
所以,朱高煜哪怕掌握著再先進的知識,也一直是嚴密監控下麵的一切,沒有絲毫疏忽大意。
而全新的經濟政策,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