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人權與道德
字數:4142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周王朱橚準備進行一場開顱手術,驗證自己的醫學技術。
隻是,他還沒做好手術前的準備,就被一位刑部侍郎找上門。
這位侍郎原本並不在意,周王殿下拿幾個死囚去試驗醫術,有皇太孫殿下的口諭,朱橚隻要派人來刑部大牢打聲招呼,就能夠直接把死刑犯提走。
這種事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下麵天牢的牢頭都習以為常。隻是將其記錄在案,寫成文書上報。
可當刑部侍郎處理文書,得知朱橚要進行的具體手術內容後,卻一下子驚訝得跳了起來。
“開……開顱?!”
“這怎麽行!”
“將人腦子活生生劈開,這不是虐殺嗎!”
“我要阻止周王殿下,絕對不能讓他犯下大錯!”
於是,刑部侍郎立刻動身來到天工學院後麵的秘密宅院,也是朱橚研究醫學的地方。
他匆匆趕來,眼睛一掃見那個死囚還被牢牢幫著,周王朱橚還沒下手,這才微微鬆了一口氣。
朱橚此刻,卻已經做好了手術刀的消毒,拿著各種工具,走了出來。
一見到朱橚手裏的刀子,刑部侍郎立刻驚呼。
“周王殿下,且慢!”
“這件事萬萬做不得啊!”
朱橚一愣,得知刑部侍郎的身份後,卻滿是不解。
“侍郎大人,怎麽不行?”
“不過是一個死刑犯,早晚都要殺頭的,我用他來研究醫學,以後救治萬千人的性命,之大功德一件的!”
“莫非此人案情有問題,是受了什麽冤枉?”
刑部侍郎卻不認同這點,惡事極力勸誡。
“周王殿下,他並非冤枉,的確死有餘辜,但不能這樣死啊!”
“我們刑部執法,不僅是為了懲治犯人更重要的是嚴正律法,讓百姓對律令有所敬畏,不敢作奸犯科,殺人害命。”
“可以明正典刑的殺了,斬首示眾,但不可使他這樣慘死在暗室之中!”
“而且,他要是死在周王殿下手裏,對殿下的名聲也有極大危害,萬一傳出去,天下人定會以為殿下是妖魔惡人,不僅是殿下自己,就連皇太孫和這個皇室的名聲,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臣實在不能看著殿下,犯下如此大錯!”
不會死刑部侍郎迂腐,而是他真的如此想。
畢竟在這個時候的人看來,用刀切開人的腦袋,和殺人沒有區別,即使是死刑犯,也應該走正常程序審判處死,而不是用私刑殺人。
而且以周王的身份,做這種事情會引起很惡劣的社會影響。
萬一事發,可不僅會影響到周王朱橚和大明皇室,他這個經手的刑部侍郎,更是難以脫身,肯定會被言官奏折淹死。
到時候別說繼續做刑部二把手了,就算蝸居不出,恐怕也會被老百姓在門口潑糞!
所以,不管是為了周王朱橚,還是為了自己,他都要阻止。
朱橚聽完這些,一時也猶豫起來。
刑部侍郎說的不錯,他的確沒什麽把握,手術後還能夠讓病人存活下來,畢竟他也是第一次鋸開人的腦殼。
單論他自己,是不害怕什麽的,但若是牽連到大明皇室的名聲,就不敢妄自決斷了。
“這樣吧。”
“我們去請示一下皇太孫殿下,看看他怎麽說?”
“若是皇太孫殿下答應,開顱手術就做,若是不答應,那就算了!”
刑部侍郎點點頭,也隻有如此了。
要是有皇太孫殿下背書,他也不怕什麽了。
於是,兩人便一起去找皇太孫朱高煜,向他稟報請示。
朱高煜在禦書房中接見了兩人,聽聞事情經過之後,卻不屑一笑。
“侍郎大人,你也太迂腐了!”
“不能將犯人明正定型,的確對執行律法不好,但若是為醫學犧牲,還是值得的。”
“此罪囚犯下許多大罪,就算一死償命,也不能讓被他所害的人活過來。”
“開顱雖然殘忍,但也算不得什麽,大明律法上還有淩遲剝皮等刑罰呢!”
“讓他成為實驗體,替大明百姓研究更先進的醫學知識,以救活更多的人,才能夠償還他犯下的罪孽啊!”
朱高煜可不是個將人道主義掛在嘴上的人,他尊重的,是普天下老百姓的命運,可不是這種十惡不赦之輩。
更何況,醫學要進步,總是要有人犧牲的。
不用罪犯,那就隻能用無辜之人了,反而更是犯罪。
所以,他力排眾議,直接做出決斷。
“五叔,你放心去做!”
“這件事我拍板了!”
“要是傳出去,有人找你麻煩,你就說是本殿下許可的,讓他親自來與本殿下理論!”
朱高煜知道,現在傳出去很多人可能不會理解,但等醫學研究有了成果,就不會有人說什麽了。
所以,他允許讓周王來做這個大明第一例開顱手術。
有朱高煜親自支持,刑部侍郎再也無話可說。
而周王朱橚更是感激無比,對朱高煜拱手道謝。
“多謝皇太孫殿下理解!”
“將來大明醫學進步,絕對少不了殿下的大功德!”
說罷,他便迅速告辭,返回醫學實驗之地,再一次拿起了手術刀。
而那個死刑犯,已經用大量迷藥麻暈,再一次被綁好,架在了一張潔白的床榻上。
大明雖然沒有高效的麻醉藥,但一些歪門邪道的迷藥,還是有的,完全可以用在這上麵。
他的身體早已清洗幹淨,連頭發也剃光了,隻留下個,光溜溜的腦門。
周王朱橚戴上天工院發的口罩,用高度白酒清洗了雙手,拿起手術刀。
朱橚很激動,在他看來這是一個青史留名的機會,隻要把握好,做出成果,大明的醫學肯定會有極大進步!
手術室非常幹淨整潔,燈泡用玻璃打造的,這種燈是天工院最近兩個月才結合朱高煜給的思路發明出來的,
各種條件,已經做到了目前的最高標準。
消毒縫合等技術,也按照朱高煜留書的指導,盡力完成。但手術到底不能不成功,朱橚沒有把握。
畢竟。
這是大明時代,第一場開顱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