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歐羅巴的股份

字數:4049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來了來了!”
    碼頭上麵人頭攢動,不知道多少官員混在其中,他們看著一艘艘艦船抵達碼頭,心中歡喜不言而喻。
    “都瞧瞧,都看看,這些都是從歐羅巴回來的船。”
    有人呼喊,實際上他連什麽是歐羅巴都不知道。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為之興奮,在許多人看來,那一船接著一船的貨物,就是戰利品。
    雖然事實也是如此,但大明對外宣傳,還是將其當做是貿易所得。
    碼頭邊上的朱棣聽著稟告,心中有些羨慕。他頗為羨慕鄭和能夠在這個年紀做出一番事業,自己卻隻能在京師呆著,什麽也做不了。
    他更不明白為什麽這樣的事情要自己負責。
    明明隨便一個人去就能負責的。
    但在看到碼頭上麵無數商船雲集的景象,他又意氣風發,這些都是自己兒子搞來的東西。
    “王上,此間的商船半數是從非洲回來的,半數從紅海回來的。真正去過歐羅巴的商船,此刻都還在路上。”
    一個船長麵對大人物,仍舊能侃侃而談。
    倒是李景隆說得直白“這一趟來回多久,利潤多少?”
    “走紅海的話,應該是七個月就能一來回,至於利潤,在大明一個瓷器,最便宜數文,但在歐羅巴,卻能夠賣到數兩白銀!若是上等蜀錦,青花瓷,更是價值不菲。一兩銀子,也能賣到百兩銀子之巨。”
    “不過越是便宜的,在歐羅巴賣的越多。貴的因為買者少,縱然利潤可觀,也沒多少人願意去賣。照陛下的意思是,下一次出海,還是要以消耗品為主。”
    李景隆聽不懂別的,但他聽得懂一個東西,能賺錢!
    “那就夠了。”
    他笑嗬嗬的道“既然陛下要開商貿,太上皇也在這裏,咱們幹脆就一起多搞點商船。不走非洲,走紅海。若是可行的話,咱們就把哪個勞什子馬穆魯克擊敗,把蘇伊士搶下來。”
    “你啊你啊。”
    朱棣懶得理會這小子,反而道“按照計劃,不能挖通運河的話,蘇伊士的價值沒那麽高,不過拿下還是不錯,隻要租借,不動用軍隊。”
    “為什麽?”
    “兵法雲,不戰而屈人兵視為上策。那小子現在在歐羅巴做的事情,都是為了不打仗的情況下撰取更多的好處。”
    朱棣一臉無奈,勳貴當中,也就李景隆一人不學無術,像極了一個廢物。
    但人家是曹國公,老爹是李文忠。
    “敢問太上皇,傳聞陛下要在歐羅巴開設歐羅巴公司,以此負責對歐羅巴的一切商貿。必要時刻還能對某些國家宣戰。”
    “那就是另類的總督府。”
    “對,但至少口頭上不能這樣稱呼。”
    朱棣點頭,他對此事也頗為上心。但不是這是自己兒子搗鼓出來的,而是所有看過世界地圖的人,都會感覺到世界的浩大,以及自己的渺小。
    有了對照之後,朱棣心中癢癢,明隻知道自己不可能出現在歐羅巴,也想要去歐羅巴看看,增長一些閱曆。
    不過,有一件事情他覺得現在自己應該說了“有一個假設,如果歐羅巴公司將會發行為股票的話,諸位如何看待此事。”
    “什麽?太上皇您別開玩笑了,這那有什麽好看的,直接投錢。”
    “就是,我大明海外擴張那一次不是賺的彭滿缽滿。”
    “我能占多少股份?”
    李景隆最直接,股票這玩意兒在大明已經不再新鮮。
    股票說白了就是股份的一種,隻不過一股的價格更低,參與的人更多。
    “敢問太上皇,陛下為何要將股份分出來?”也有人狐疑,畢竟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無論是交給誰去做,都會血賺一筆。
    “大明無論是經營東唐還是東瀛,都有許多利潤直接分潤給勳貴,我大明大臣。究其根本,還是擔心大明上下對此事不理解,不支持。”
    “現在有利可圖,但想要獲得更多好處,還是需要時間。”
    朱棣侃侃而談“在這期間,無論是發生任何事情,股東都無法置身事外,這才是出售股票的根本原因。”
    “我先來,不說多了,先來個百分之五。”
    李景隆最為積極,不提這件事情能夠從中獲得多少好處,單單是能夠討好新皇帝,這就夠了。
    “我家沒那麽多銀子,百分之三。”
    魏國公也動作迅速,他們都是聰明人,知道自己該做什麽。
    別說是太上皇幫著皇帝做事,就算是尋常一個小太監,他們也會主動購買。
    無他,利潤很大。
    “那就多些諸位了。”
    朱棣點頭,他看中的也不是錢財,而是這些人構成的龐大利益圈子。
    別看他們比不上藍玉戰功赫赫,但在人脈上麵,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才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手中權力極大。
    即便是朱棣,也不得不對這些人甚是優待。
    “多謝太上皇給俺們這個機會。”
    臨末,許多人還分外感激。他們很清楚,太上皇之所以先聯係自己,是把自己當成了自己人。
    投桃報李,他們對朱棣以及朱高煜父子的支持度再度上升。
    尤其是對朱高煜,他們心中清楚若非是陛下首肯,朱棣根本不會把這些東西拿來利益交換。
    不是不想,而是拿不出來。
    當一個皇帝,朱棣綽綽有餘,文治武功都不會太差。
    但在拿來跟朱高煜對比的時候,卻沒人會認為朱棣比得上朱高煜。
    朱棣沉默,倒不是他故意板著臉,而是他一度認為這不是什麽好差事。
    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在碼頭。
    “算了,反正他們認定的是那逆子,不該說的話,那就別說。”
    朱棣強顏歡笑,身為父親被兒子超越,還要為兒子做事可不是那麽順理成章。
    “今夜在秦淮,你我共飲。”
    朱棣忽的又笑了,自己那兒子現在是皇帝,每日都在宮中,哪兒也去不了。
    相比之下,自己這個台上換個身份雖然有許多不足,但在自由上麵,絕對是遠遠超過那逆子的。
    這樣一想,朱棣又開心起來。
    宮裏麵一點意思都沒有,還是秦淮銷金窟更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