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使節團
字數:4138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父皇,兒臣小時候絕不這樣。”
朱棣反駁,卻不敢上手。
孩子就在自己老爹手中,自己這當爺爺的,居然連碰都不能碰一下。
“行了,你們也看看。”
朱元璋人老成精,看了一眼就知道再喜歡,也得讓孩子們看看自己的孫女兒,看看自己的女兒。
“你怎麽封賞?”他問。
朱高煜想都不想就道“加貴妃。”
“皇爺爺我就不進去看看了,你那些手段雖然不錯,但也不是誰都能夠接受,日後還是因地製宜為好。”
“你母親,總就是你的母親。”
朱高煜聞言苦笑一聲,他倒是不針對誰,而是他對是都是一個態度,反而會叫人覺得少了人情味,一板一眼跟機器人似的。
“孫兒明白。”
“行了,這幾日朝中一直都有消息說來自於葡萄牙以及哪個勞什子的奧斯曼帝國來人,你好好處理。”
朱高煜見說也不奇怪,大明上下無數目光都盯著這兩個外國來的使節。
說是使節,實際上是使節團,早在他們抵達京師之前,便有快馬從廣州向北,將消息送來。
以至於預計今日上岸,明日便被召見的兩國使節在碼頭上被無數目光圍觀。
對大明人來說,這不算什麽,是日常。但對這個時代的歐洲人而言,卻是人的海洋。
無論是葡萄牙人,還是奧斯曼人,他們所在的最大城市人口也不超過十萬。而在一個碼頭上麵,他們就看到了上萬人正在忙碌,隨著大明禮部官員帶路,他們更是看到了一個富足,穩定的大明。
“這就是大明?”
他們不得不驚訝,在歐羅巴,許多人都沒有一套幹淨的衣服,但在大明,滿身綾羅的人卻是為數不少。
“這就是大明。”
帶路的翻譯卻是舉手投足自然地很,他雖然是白種人長相,可身份卻是大明人,在此地說話都比其他人硬氣許多。
隨著腳步靠近,奧斯曼人看到了比君士坦丁堡更加雄偉的城牆,無數明軍日夜值守的城門處是人人著甲的精銳。
奧斯曼人心中大懼,在歐羅巴這樣的精銳待遇極好,絕對不可能來守門。但他們在城門口一絲不苟的樣子,一點也不像是臨時被安排出來充門麵的。
再一想大明在歐羅巴的軍隊之強,他們又釋然了。
大明在歐羅巴的軍隊都能人人著鐵甲,更別說在本土的軍隊。
“嗚嗚嗚!”
就在這個時候,一列火車到達城門外。
臨時的火車站簡陋的很,但在這個時代,卻是異類。
不僅僅是奧斯曼人跟葡萄牙人,大明人也議論紛紛,他們對這個東西知道不少,特意來看熱鬧。
“這是火車。”
翻譯介紹“通體是鋼鐵鑄成,可以不眠不休一日行走數百裏。我大明現在各地都在為興建更多鐵路做準備。”
“火車?我能摸摸嗎?”
一個奧斯曼人忍不住上前,想要伸手。
“可以,若是此番有多的時間,諸位還能上去坐坐。”
他笑笑,心中瞧不起這些土包子,臉上卻還是露出笑容,一臉歡迎的看向他們。
“多謝大人。”
朝會開始的時候,翻譯便帶著一眾使節在外麵候著。昨天一行人匆匆住下之後,許多人便趁著天海為黑,四處購買。
於是他們幾乎將驛站堆滿,無數來自於大明的貨物成為搶手貨,也有現成的衣服穿在兩國使節的身上。
“這裏就是大明皇宮,少看少說話,也不要聽。”
翻譯看著一群人的目光都落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上麵的時候,不免提醒。這些番邦的蠻子,做事粗糙,眼中的渴望不加掩飾。
若是他們是大明人,隻怕是因為這樣的目光,便會被左右直接拘捕。
外國人的話,那就沒人管了。
“宣葡萄牙使節薩利,奧斯曼使節阿裏入殿。”
出於重視,李芳親自到來,他看著這些長相醜陋的外國人,不禁心中喟然長歎。
“請吧,諸位!”
一群人這才在眾目睽睽下進入宮闕之中。
崇政殿寬大,此處足以容納數千人朝會,眼下官員不過數百人的小朝會,便顯得空蕩蕩的。
朝會一般分為大朝會,小朝會。
小朝會便是每日,隻有從四品以上的官員有資格參加。大朝會則是數月一次,甚至一年隻有一次,但隻要是在京師,有品級的官員都可以參加。
但這種朝會,不多。
“外臣薩利叩見大明陛下。”
“外臣阿裏拜見大明陛下。”
“平身。”
朱高煜看著這兩個人,見其一副沐猴而冠的模樣,還未說話,便有大臣不忿“這等蠻夷,此地何曾有過女人?還請陛下將這些蠻夷治罪。”
這是崇政殿,並非後宮,當下哪有什麽女人。
便是宮女,尋常時候也是不會進入崇政殿的。
“這倒不必。”
朱高煜哭笑不得,好歹這些人是主動拜訪的,俗話說的好,伸手不打笑臉人。
這些人身份有高有低,但總歸不算是“敵人”。
“他們都是外人,不知道我大明規矩也實屬正常。李芳,你問問他們,這些女人來此地是為何?”
翻譯立馬說道“回稟陛下,這些女人與珠寶一樣,都是葡萄牙以及奧斯曼上貢給大明的禮物。”
“禮物?”
朱高煜不禁苦笑,女人,又是女人。
“放肆,這等容貌的女人如何能夠進入後宮之中?我大明不是沒人了!!!還請陛下將其治罪,治其大不敬之罪!”
大明群噴本事非凡,他們瘋狂輸出的時候,在場的幾個使節在翻譯的提醒下,恨不得出言辯解。
他們哪知道大名的審美,但他們知道自己挑選的都是各自國家最美的人,至少在他們眼中是這樣。
但在大明,在無數人的目光當中,他們卻是一個字都不敢說。
“行了!”
還是朱高煜,他平靜說道“來者皆是客人,不知者無罪。我大明還沒有因為客人送的禮物不好,便加罪的先例,朕不想有。”
“李芳,宣讀一下他們的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