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江湖

字數:4382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隻有朱高煜一個人很清楚,女官製度的權利會很小。倒不是自己限製,而是任何機構都是從小變大。
    現在的李芳絕對想不到自己的後輩將擁有對抗文官的力量,那是這個時代的太監無法想象的。
    女官製度或許開始力量不足,但皇帝為了權利,必然會讓身邊的親信去監督大明各地的運轉。
    親信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
    皇帝要的是絕對的忠誠,別的東西都可以放棄,甚至不提。
    權利才是最好的春藥。
    張浪還是來了,在第二天的早朝之後,他便在偏殿候著“奴婢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也自稱是奴婢,而非是外臣。
    如此舉動讓朱高煜不禁哂然。
    這又是一個有野心的家夥。
    “起來吧,調查的如何了?”
    朱高煜一開口,張浪便緩緩起身,拱手道“回稟陛下,臣麾下的錦衣衛調查所見,如今應聘我大明女官的人當中,三成是士紳之女,三成是勳貴。剩下四成多事民間人士,有坤道,也有尼姑。”
    “坤道修行世間,尼姑卻是還俗了。”
    他娓娓道來,所言都是近日所聞。
    最初的時候,他也頗為詫異,想不明白他們要幹嘛。
    但隨後,他索性不想了。自己若是真那麽聰明,早就考科舉去了,也不會在錦衣衛當中當狗腿子。
    “坤道是什麽?”
    朱高煜看向李芳,不是他無知,而是這是啥。
    “回稟主子,坤道便是女人當道士之後的稱呼。”
    “不是道姑嗎?”
    “陛下說是道姑,那便是道姑。”
    張浪回答的很快,他無時無刻不站在朱高煜這邊。
    “還是叫人家坤道吧。若是女人是坤道,男人豈不是乾道?”
    張浪愕然,李芳忍住笑“回稟主子萬歲爺,男的是道士,隻有區分的時候,女人會被稱之為坤道。”
    朱高煜這才明白,原來是壓根就沒有道姑這一稱呼。他注意到兩個人的驚愕,明白是自己太過無知。
    “李芳,你說說看,他們這些三教九流的想要做甚?”
    “權利。”
    李芳如實回答“我大明宗教雖然自由,但和尚道士的數目都是按照度牒,數目固定,很少有增加,倒是有不少減少。”
    “如今陛下登基不到一年,這些人便想要獲得陛下歡心,將自家的道發揚光大。往日他們可接觸不到如此多的權貴。”
    這樣一說,朱高煜也是點頭。
    李芳所言跟自己不謀而合。
    “張浪,你繼續調查。”
    朱高煜吩咐,沒有過多解釋。
    他廢除太監製度,純粹是以人為本。
    反正自己子孫後代遇到問題,便會以自己的利益為先,什麽製度都能搞出來。
    女官這樣的存在,或許未來會有很大的權利。
    但在眼下,女官隻是負責內廷的瑣碎,並無任何權利。
    當然,對一部分想要做事的女人而言,這已經是最好的工作。
    “女官增補不少,你必須嚴查。”
    “奴婢領命,絕對不會讓陛下失望。”
    張浪拍著胸脯保證,心裏麵卻沒有絲毫大意。
    做人可以高調,但做事不能高調,必須謹小慎微,一步步做好。
    “陛下,張浪求見。”
    又一日,朱高煜剛剛處理完政務,便聽到李芳的稟告“不是什麽急事的話,那就讓他跟著朕在宮裏麵走走。”
    “是關於調查女官。”
    “那就一起吧。”
    朱高煜點頭,還真不算是什麽大事。
    張浪聞訊而來,他小心翼翼的跟著朱高煜行走在朱牆裏麵,稟告道“奴婢認為坤道,尼姑是想要宣揚教義,倒無什麽心思。反倒是所謂的江湖之中,有一些人名氣不小。”
    “背景很是深厚?”
    朱高煜頭也不回的發問。
    “回稟陛下,正是如此。我大明的戶籍製度十分嚴格,若無要事,尋常人是不能跨越府地,出門需要開介紹信。”
    “但也有一些人在江湖當中走鏢,或是賣藝。倒是頗有家資,在地方上也有一些聲望。”
    “其中也有不少聞名地方的美人,俠女。甚至江湖當中還有一些好事者,將其名字編排進入名單當中,稱之為十大美人,或是冠以劍姬之類的身份。”
    “身家不夠清白,還是年紀太大,不能入宮?”
    朱高煜似笑非笑的看向張浪。
    “回稟陛下,都有。”
    朱高煜冷笑一聲,也倒是沒心思浪費時間了。
    “既然如此,那就讓她們全都滾蛋。”
    倒不是朱高煜瞧不起這些人,反倒是這些人能夠混出名堂,自然不是什麽簡單的人。
    他沒心思在宮裏麵養一群蛇蠍。
    “張浪,此事既然是你負責,朕便要你好好審查。後宮之中的安全問題,不可小瞧。”
    他很認真,畢竟後宮當中是自己的妻兒老小所在。
    無論是出現什麽問題,都是大事!
    “奴婢明白。”
    張浪連連點頭,知道這是一個好差事,做好了自己能夠露臉,做不好的話,那自己麻煩就大了。
    “去吧。”
    “奴婢這就去。”
    張浪由著李芳帶著出宮,在路上,李芳淡淡說道“陛下要的是簡單,後宮之中紛爭太多,會死很多人。這天下,想要陛下死的人也很多。”
    張浪原本還十分輕鬆,當下聽到這話,立馬汗流浹背“公公所言甚是,小人得意忘形了。”
    李芳仍舊是方才的麵容,不喜不怒“武林,江湖。若非是那大元對方失去控製,那會有這種東西出沒。陛下還是太仁慈了,不然憑借這些人所作所為,全都殺掉也不會冤枉誰。”
    張浪連連點頭,江湖中人手中不沾染鮮血的有,但沒有坑蒙拐騙的,那是絕無僅有。
    在亂世當中崛起的鏢局,門派一同塑造出來的江湖更是如此。
    “陛下仁慈。”
    張浪垂首聽話,不知道對方說的是皇帝的意思,還是李芳自己的意思。
    但無論是哪一個,他都不敢不從。
    “陛下仁慈不假,卻也會殺人,好好去幹吧。”
    出宮之前,李芳最後囑咐。
    自始至終,他臉上沒有半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