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挑選
字數:3904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隨著大明普及教育,讀書識字的人越來越多。
這現在的大明沒有什麽名望,但他們所做的事情卻是讓大明富強的根本。
隨著冊封皇後結束,大明再度開始選妃的消息立馬吸引無數目光。
報紙最先刊登了這一消息,並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大明各地。
可以說,皇帝的一舉一動整個大明上下都在關心,人人都在思考大明的未來。
都在想自己如何才能賺大錢。
報紙成為許多人賺錢的工具之一,倒不是報紙可以倒賣,而是上麵的消息對某些人而言是無價的。
在這個消息傳遞極慢的時代,報紙是最好的媒介。
千裏之外的消息很容易就能傳遞到大明一角。
這一次選妃引起了關注,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單單是大明皇後太後太太上皇關注選妃,大明各行省布政使,各知府縣令都密切關注。
朱高煜想不到區區一次自己放下權利,讓皇後操持的選妃,也能夠獲得全民關注。
他不禁瞠目結舌,看著手中越來越大的數字沉默。
大明隨著國泰民安,人口激增是必然的事情。自己爺爺建國到現在,自己也登記三年。
三年時間足以讓大明愈發富強,原本的一些小姑娘也長大成人,在選妃上的報名冊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主子萬歲爺,就目前而言,大明一共有三百萬人報名。”
李芳遲疑著稟告,這一數目太過驚人,這不是銀子,不是大明稅賦。而是三百萬活生生的人。
每一個都有跡可循,在大明確實存在的女人。
“三百萬。”
朱高煜毫不猶豫的說出一個數字“挑選六千人進入京師,這一次是皇後的秀場,但咱們也不能什麽都不做。地方官太湖胡鬧了!”
他皺眉,對地方官的做法十分不滿。這還是選妃嗎?三百萬人,若是三百萬男人,足以拉出百萬野戰軍,二百萬左後後勤,征服任何一個大洲。
如此多的人同時出現在花名冊,出現在自己麵前,卻隻是為了參與選妃。
這讓他大感失望。
“奴婢這就親自去告訴皇後娘娘。”
李芳也鬆了口氣,三百萬人太多,六千人的話,隻比上一次多一點,也在控製範圍當中。
真正挑選入宮的,隻怕這一次會低於百人。
李芳離開之後,朱高煜立馬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這一次參加選秀的未必是衝著成為妃子來的,大明後宮的女官比例已經壓倒性的超過了太監。
許多太監跟宮女短暫適應了正常生活後,反倒是不想留在宮裏麵。他們大多積攢了一些錢,合約到期的直接走人,沒到期的則是留下。
對自己登基之前的宮女太監,朱高煜一向寬容,允許他們離開,還會給他們一些養老金。
如果不離開的話,這些人將留在宮中一輩子,他也養了。
即便如此,三百萬的數目還是極為驚人。若是讓後世人知道自己選妃能夠從三百萬人當中挑選的,隻怕是後世人一個個都會變成檸檬精。
好在朱高煜並不是真正關心這件事情,後宮當中充斥著大量自己碰都沒碰的女人。她們的容貌未必有多差,但就是欠缺一個機會。
若不是自己早先就跟皇爺爺朱元璋表明態度,盡可能不要選妃,隻怕自己始終會陷入不斷選妃的死循環當中。
明明自己不缺女人,但子嗣不多,便成為自己老媽督促選妃的最大理由。
選妃是大事,即便是一切順利,皇後見到自己甄選的“候選人”的時候,已經快到冬天。
即便如此,她也還是決定在崇政殿前麵的大廣場上選妃,而非是在後宮。
後宮狹窄,並無一個能夠容納六千人的地方,更沒辦法讓自己從容選妃。
更重要的是後宮是重地,哪怕是妃子也不能胡亂走動,更別說是這些還未入宮的女人,她們連才人身份都沒有。
王儀在一旁充當助手,當見到候選人們到來之後,便笑吟吟的道“皇後娘娘好生威風,此地好似點將台,若是能夠挑選幾個讓陛下滿意的女子,皇後娘娘隻怕更是受寵。”
她心中並無嫉妒,反而覺得一切理所應當。自己先來,卻沒有占據最好的位置,反倒是麗妃後來居上。
那個勞什子馮燕不也是因為沒有子嗣被冷落嗎?
皇家冷酷無情,與其熱臉貼上冷屁股,還不如燒冷灶,把心思都用在皇後這裏。
她不信皇後也會跟皇帝一樣待人冷淡,連一個孩子都不願意給自己,不給自己在後宮當中真正的保障。
抱緊大腿,雖然沒有孩子,但至少能夠橫著走,不被人欺負。
“你啊,這次選妃是為陛下選的,你我做好本分的事情就行了。”
皇後不像王儀那樣樂觀,她很悲觀。因為有一個女兒的緣故,她跟皇帝的接觸比其他妃子更多,知道皇帝就像是一團霧一樣。
每次看向皇帝的時候,她都像是在霧裏看花。
根本看不穿皇帝在想什麽。
此番選妃也是如此,三百萬人的數字也讓她連忙去崇政殿外請罪,偏偏皇帝什麽都沒說。
如此做法,倒是叫人覺得他過於高深莫測,猜不到皇帝心裏麵到底想的是什麽。
王儀卻不臉紅“這後宮都是娘娘說了算,為陛下做事,便是為娘娘做事。”
“敢問皇後娘娘,現在開始嗎?”
好在一旁女官小碎步過來,拱手稟告。
“開始吧。”
皇後點頭,立馬有一個接一個的秀女上前。
大明太平,女人也能受到更好的教育,這裏麵出了朱高煜推行的教育之外,更多的是許多女人本身也是有野心的。
以前礙於種種原因他們沒辦法走出家門,現在有了皇帝背書後,門風不嚴的許多人家女兒都能外出讀書。
如此年後,朱高煜都想勒令大明適齡兒童都要讀書三到五年。
但現在太過強硬的政策,反而會起反效果。
更重要的是女人雖然可以讀書,但女夫子還是不夠多,還需要時間培養,才能誕生更多的女夫子,更多的女校容納女孩子。
大明的學堂是分男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