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不入翰林

字數:4091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
    其他人也是恍然大悟,自知是錯失了一個天大的機會。
    可是,這機會,對於他們來說,太難把握了。
    人群之中,秦紘等人也是第一次經曆這種事情,才發現,朝廷和自己讀過的書並不一樣。
    “王大人,學生能否不入翰林院?”
    終於,柯潛鼓起勇氣說道。
    王直轉頭看向柯潛,不僅是他,於謙和陳循等官員皆投來目光,打量著這新科狀元。
    “某是福建莆田縣人,王大人知道的吧?”
    柯潛開口徐徐說道:“也就前年,福建還是戰亂不止,而後雖有安定,但大小亂事,學生看在眼裏。”
    眾人默然,柯潛所說的,便是鄧茂七作亂,在福建乃至周邊掀起民亂,影響巨大。
    “繼續。”
    王直開口,沒有喝止柯潛,而是讓柯潛繼續說。
    “學生僅是覺得,比起待在翰林,去地方鍛煉,開拓視野,也能更加知道各地民心民情,便不會一葉障目。”
    柯潛沉吟了片刻,才繼續道:“這段時間,學生考慮過了,十年寒窗苦讀,如今五穀不分,四體不勤,所知所學,已不適應時代,更何況,某堪堪軍籍出身,若不改變,終將泯然眾人,這是學生不想看到的。”
    說完之後,柯潛停了下來,低著頭,不敢看眼前的朝廷大員。
    王直看向於謙他們,以前這種事,那優先是禮部管的,現在禮部涼了,擔子就落到了吏部身上。
    按習慣,一二甲的進士去翰林院做事,主要是培養核心官員,這是慣例。
    “於大人,你怎麽看?”
    王直問於謙。
    於謙雖然算是吊車尾,但是,他的吊車尾其實有些不一樣。
    堂堂會試會元,為什麽殿試就被刷了下來。
    以策語傷時,當軸者置之三甲第九十二名,這便是年少輕狂的下場。
    柯潛現在做的事情,也算是打了翰林的臉,若是以前,小小狀元,可笑可笑,就跟於謙一樣,去地方摸爬滾打吧。
    但不同的是,柯潛主動要去地方基層,這還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在場的官員,也就於謙能夠共情了。
    聞言,於謙摸了摸胡子,注視著柯潛,道:“在翰林,也能學。”
    其他進士也是如此覺得,感覺柯潛是在吸引注意力,作秀。
    “不一樣。”
    柯潛搖頭苦笑,道:“那能一樣嗎?”
    “王尚書,這事,或許可以問問聖上。”
    於謙麵無表情,看向王直,眨了眨眼,而王直見狀,也快速點頭,道:“也行,反正現在官職還未確定。”
    得到答案,柯潛有些驚訝,原以為還會被斥責,可是沒有,而且還能再次被聖人所注意。
    其他新科進士們,頓時有些後悔,狀元不愧是狀元,心思縝密,懂得怎麽能被上頭關注,豈不是往後直上青雲了。
    好一個以退為進。
    柯潛並不在乎其他進士們的想法,當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後,他就考慮過後果。
    與此同時,朱祁鈺正在景仁宮看著太醫院新送過來的匯報。
    人不喝水隻能活五到七天。
    看似常識的答案,卻沒有人知道這個常識是怎麽來的。
    朱祁鈺看著上麵眾多的人體試驗。
    比如人體注射多少馬血會產生狂暴,會死亡。
    再比如,往人體裏注入空氣會發生什麽樣的現象。
    各種血淋淋的事例,正在助長著大明醫學發展。
    “這些試驗,用的都是什麽人?”
    朱祁鈺放下匯報文件,看向站在一旁的董宿問道。
    “依陛下皇命,皆用東山送來的倭寇,現在,舟山倭寇也夠用。”
    董宿淡然開口,這是聖人親自吩咐的,倭寇在太醫院和醫學院有著人體實驗優先權。
    而對於朱祁鈺而言,他並沒有什麽負罪感,現在他做的事情,就是倭寇往後對華夏人做的事情。
    相比倭寇,朱祁鈺還算得上是仁慈。
    聞言,朱祁鈺點了點頭,道:“蒜素和黴素,可是有進展?”
    “回陛下,如今黴素可以小劑量產出,質量相對穩定,大多不會致人高燒死亡。”
    董宿眉眼亮了起來,在經過人體的探索之後,醫學的大門打開了,窮究真理,探索中藥的具體藥效,一本本古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光是這個項目,就足夠兩院名傳千古的了。
    更何況,新的製藥體係正在建立,以蒜素和黴素為基礎,醫學院開展各種藥材提取試驗,從中也得到了不小的收獲。
    至於什麽人體實驗,那都是對方自願的,自願為大明醫學發展做貢獻,以後會給他們立一個無名的碑。
    “你們要繼續在科研一道深耕,但還是要保留一些底線,若是發現學生乃至醫師心態有異,就要多加開解,刑部會配合給予你們一些罪案卷宗。”
    朱祁鈺起身,走向門外,邊走邊說,而董宿自然是跟在身後。
    “人不能僅對活人有憐憫之心,也要對得起死去的人。”
    雙手背在身後,朱祁鈺抬頭四十五度望天,喃喃道:“不要對倭寇有憐憫,記住,這是他們應得的。”
    “是,陛下。”
    雖然不知道聖人為什麽將倭寇排在人權最末尾,但是,曆年來,倭寇就沒幹過好事,光索取,不反哺,在眾多附屬國中,也是白眼狼般的存在。
    董宿繼續道:“陛下,如今醫學院生員中,軍伍醫官占據大部分,要不要向民間多招一些?”
    “民間醫學世家何其多,看得上醫學院的也沒幾個。”
    朱祁鈺歎氣道:“再者,學醫可比讀聖賢書苦多了,本來就那麽些人,除了軍隊可以強製要求,總不能讓朕摁著百姓的頭去學吧?”
    “再者,就如今這情況,董院覺得是百姓的承受能力強,還是軍人承受能力強?”
    就醫學院現在充足的實驗,是在什麽情況下開展的,不用朱祁鈺多說,董宿也明白。
    董宿也隻是想將新醫學發揚光大而已,也就是提一嘴,當前軍醫,確實是最合適,而且也是最有需求的人群。
    打仗難免受傷,而斷肢縫合技術,還是醫學院的強項。
    曾幾何時,董宿可沒想過,手被砍斷還能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