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拆分太醫院

字數:425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
    明朝的醫學,是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但是中醫講究一人一方,不具有普遍性,對於醫生的要求很高。
    一人一方在於一個人的老少高矮胖瘦,都要用到不同的劑量。
    人體試驗,讓明朝的醫學,群星璀璨。
    到了李時珍,便提出了高溫蒸餾殺菌的概念。
    晚明時期,種痘法更是打開了預防天花人工免疫的開端。
    從《普濟方》到《瘟疫論》,華夏的傳統醫學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已經十分接近現代醫學了。
    不能說因為皇帝死得早,就覺得大明的所有醫學都一無是處。
    除了像張太皇太後那樣,世襲的醫生沒有實踐經驗外,對於皇室的治療動輒砍頭也給了醫生極大的壓力。
    當然,醫術更高,更可以殺人於無形。
    但這些就屬於陰謀論了。
    朱祁鈺拋開主觀判斷,不管是有人收買了太醫也好,還是太醫自己水平不行,要想活得久,醫療係統必須建立。
    董宿已經是古稀之年了,所以朱祁鈺對他,也算得上客氣。
    走進值班房,書架上堆滿了書籍,董宿點燃熏香之後,請朱祁鈺上座。
    “董院使,朕問你,如今太醫院醫者幾人?”
    朱祁鈺一坐下,便開問。
    聞言,董宿摸了把胡子,絲毫不含糊道:“北南兩京,太醫院六百六十二人。”
    “據朕所知,軍中有毒馬將,醫人將,醫藥將,可在其中。”
    朱祁鈺來之前就做過功課,也讓董宿有點吃驚。
    “太醫院,歸陛下所有,其軍中醫官,不在列中。”
    軍中的郎中其實和赤腳醫生差不多,比不上專業的太醫院,董宿知道聖人重軍事,這並不是什麽秘密。
    “朕欲命太醫院選派熟諳方脈醫士,教軍士習醫術,董院使以為如何?”
    朱祁鈺隨手拿了本藥方看了起來,說道。
    “並無不可,年輕醫者紙上談兵,終究算不得醫者。”
    董宿的眼睛微微一亮,點頭說道。
    “這些隻是朕順口問問而已,朕想真正想問的,是董院使對方伎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如何看?”
    將手中的書籍放下,朱祁鈺看向董宿。
    聞言,董宿皺眉,放下了撫摸胡須的手,說道:“言傳身教罷了,子承父業,便是自然。”
    董宿的意思很明白,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的會打洞。
    禦醫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傳承給自己兒子,那麽兒子必然成為禦醫的最佳人選。
    既得利益者,總不能讓人家無私奉獻吧?
    “朕覺得不對,醫者,懸壺濟世,無論是神農,乃至孫思邈,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唯一目的,便是為患者謀幸福,並檢點自身,不做各種害人及惡劣行為,董院使覺得是,或不是?”
    朱祁鈺站起身,邊說邊走,雙手背在身後。
    真善美這種道德製高點,沒有人能夠反駁,而且華夏那些出名的醫者,也都是如此做的。
    “陛下所言極是。”
    董宿自然也讚同朱祁鈺的說法。
    “那麽醫者更應將醫術發揚光大,教會更多的人,是,或不是?”
    “是,可那又如何。”
    董宿淡然一笑,說道。
    並非所有醫者都能出書立作,隻要是人,就會有私心,就看是小私,還是大私。
    “若是從今往後,無朕之許可,不得私自動用死囚呢?”
    既然董宿這麽說,那朱祁鈺也就不再客氣。
    該有的醫學著作,身為皇帝,當然是有,而且征召和舉薦的郎中醫生也不少。
    如果太醫院配合的話,那事情當然是簡單點。
    畢竟在太醫院,理論專家比比皆是。
    “臣不是那個意思,臣的意思是,醫者藏私,臣也無能為力。”
    董宿歎了口氣說道。
    “朕也是在問你,願不願以身作則。”
    朱祁鈺回頭的目光讓董宿有了些許的危機感,似乎這位聖人,鐵了心要整改太醫院。
    在董宿猶豫的時候,朱祁鈺再說道:“爾等有如今成就,也離不了先輩的付出,若是沒有張仲景,沒有孫思邈,醫學得不到發展,爾等藏著掖著又有何用?”
    “陛下要當要如何,臣自當以身作則,聽令。”
    董宿聞言,也不再遲疑。
    “太醫院分立醫學院,擴招,非醫家子弟也可入學,廢醫戶製,凡願習醫者,皆可入院學習,且不必世代為醫,初選可放開,但往後,必須由諸學校完成學業者,憑成績入學。”
    朱祁鈺覺得,沒有成體係的教育,讀書識字讓人覺得唯有當官這一條路,這不行。
    既然是學生,那麽就要給他們的未來更多的選擇。
    從醫,便是選擇之一。
    為什麽醫學世家根深蒂固,因為科舉這條路,隻能是做官。
    醫學當然有考試,但是你想學醫,除非你是醫學世家,或者是拜師,不然你連考試都過不了。
    朱祁鈺要把太醫院打造成醫院,分離的醫學院就是真正的教育機構。
    至於各地醫院?
    大明可是有惠民藥局的。
    而且,雖然禦醫是高危職業,但是待遇甚至可以超過一個四五品官員的待遇。
    聽著朱祁鈺念了一大堆,董宿眉頭一直沒有舒展。
    現在,他明白了,聖人早有準備,甚至那所謂的學校,也是手段之一。
    先從江湖郎中和赤腳醫生中選拔,隨後再從讀過書的人裏麵選,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逐漸趨近於科舉之後,天下學子就多出了一條路。
    目前太醫院的醫學生僅有百餘人,若是這樣膨脹下去,從天下學子從分流出來的醫學生,將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這才是真正的萬裏挑一。
    董宿也想到了,到時候,不管是他這個院使還是禦醫,地位肯定會水漲船高。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所謂桃李滿天下,不外如是。
    “若是如此,臣建議陛下召回劉純,劉院使,因為如今禦醫十人,負擔不起陛下所念之醫學院。”
    董宿實話實說,北京的禦醫隻有十人,而且這十人還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會用心教。
    畢竟刀隻能架在人身上,不可能架在人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