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巡視校園

字數:455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
    年幼的學生們或許聽不懂。
    朱祁鈺是說給他們父母聽,也是說給全天下的工農軍。
    所以,朱祁鈺用白話。
    演講並不是很長,等朱祁鈺說完之後,便有禮官帶頭鼓掌。
    這是必要的,不然讓天子一個人站在上麵,那得有多尷尬。
    新奇的慶賀方式,很快就被人接受了。
    之後便是介紹景泰學校的老師。
    男子以被朱祁鈺抓來的官吏為主,搭配著神武衛的體育老師。
    而女子這邊,則是以趙燕為首,搭配於璚英為體育老師。
    介紹完了老師,便由其帶隊,將孩子分班帶回教室。
    蜂窩煤爐上放著大水壺,加熱之後,壺口噴吐著霧氣。
    賓客和家長可以在不打擾學生的情況下參觀學校。
    大多數的家長,選擇到自己孩子的教室後麵,陪孩子聽第一堂課。
    研究文字訓詁音韻方麵的學問叫小學,而學生們的第一堂課,自然是學習拚音。
    桌麵上分發的課本,學生們小手輕輕地撫摸,生怕弄壞了。
    朱祁鈺和一眾賓客則在走廊走動著。
    聽著教室裏傳來的‘啊’‘哦’‘額’‘一’。
    耿氏也是受邀人群之一,看著教室的裝飾,回想著聖人的演講,再加上景泰兩字,可見聖人對新式學校的厚望。
    隻不過,讀書不當官,那還能幹什麽?回去當教書先生嗎?
    但是不該問的,別問,耿氏還是知道的。
    相比這學校,她更關心武備學校,那才是武勳重視的地方。
    “陛下,這學校也開學了,武備學校如何?”
    耿氏身為定國公夫人,在賓客之中,地位也是極為尊貴。
    “這裏是小學,武備學校可以說是大學,目前京營整頓,生源都沒有,就不急。”
    朱祁鈺駐足,看了眼老師教課。
    要是老師學會扔粉筆,那就更像朱祁鈺小學時候的樣子了。
    “鬥膽問陛下,那武備學校,教習內容是什麽?”
    範廣就站在朱祁鈺身側,也在邀請之列。
    看到一堆孩子學習那拚音,範廣也很想知道武備學校裏是教什麽的。
    “就大概和你在神武衛學到的差不多,兵法、槍炮、算學、堪輿等等,當然,也會教識字。”
    朱祁鈺看向範廣,回答道。
    範廣拜朱祁鈺為師,但是學習多是和神武衛的各個班長學習,對於聖人說的,還是能理解。
    隻是耿氏有些不明白,但問的卻是另一個問題,道:“陛下,那永寧能否入學?”
    朱祁鈺挑眉,看向耿氏,笑道:“可以,那得報名,濟兒也會入武備學校。”
    賓客們聞言,腳步一聽,胸中掀起軒然大波。
    聖人口中的濟兒是誰,恐怕沒有人不知道。
    朱見濟,如今聖人的庶長子,若是皇後無子的話,那朱見濟就是帝國接班人的最有利人選。
    而且以如今聖人對軍事的重視,讓庶長子入武備學校,其中的意義就不用多說了。
    耿氏聞言一喜,連忙拜謝道:“謝陛下。”
    聞言,朱祁鈺擺了擺手,說道:“武備學校可比其他學校嚴格,學不好就會被淘汰,而且會采取軍事化管理,非假期,學生不得隨意出入。”
    “陛下,那武備學校的教書先生是誰?”
    既然武備學校那麽重要,聖人肯定要安排有分量的教師。
    朱祁鈺看向說話的人,隨手指向一旁的於謙,然後指了指自己,道:“除了朕和於尚書,戶部尚書陳循也是,還有石亨,若陳懋回京,自然也在其中。”
    嘶~
    耿氏嬗口微張,把朝廷重臣抓去當老師,那可是隻有皇子才能有的待遇。
    不止是耿氏吃驚,於謙更吃驚,他根本沒聽說過這事。
    想必石亨也是一樣,看來聖人是不打算放石亨回大同了。
    但是聖人都這麽說了,能咋辦?
    “陛下日理萬機,還要抽空教學,臣以為不可。”
    一個合格的打工人,自然要為老板多加考慮,於謙開口說道。
    “朝會並非每天都有,而且朕每月隻上四堂課,用不了多少時間。”
    朱祁鈺說著,也是告訴於謙,廢不了多少時間,可別想著拒絕。
    “不知陛下要教授武備生員何科目?”
    於謙默然,換了個問題。
    “思想教育與軍規條例。”
    朱祁鈺早就想好了,他要武裝的,是軍士們的大腦。
    要盡可能杜絕往後將士喜歡養小寇寇的毛病,畢竟寇寇好養,容易為患。
    至於軍規條例,這是和思想教育相輔相成的,朱祁鈺早就準備好了。
    聞言,於謙點了點頭,這確實交給別人教也不好。
    從教室巡視到食堂。
    煮的是大鍋飯,廚師也不是什麽禦廚,都是從民間聘用的人。
    在不知不覺之中,朱祁鈺已經在創造崗位,而且別人還覺得很正常。
    先行者總能製造規則,而現在,工人的工資和休息時間,由朱祁鈺來定,時間久了,便會成為一種慣例。
    一間學校能夠直接提供的崗位有教師、安保、保潔,而間接提供的崗位便是木工、紙匠、印刷匠、還有種菜的、養豬的等等。
    這些都是潤物細無聲的存在,所有人都盯著學校,而沒有注意到其他方麵。
    再回到操場,已經有人在拆撤高台了,可是操場上還有一個高台,上麵豎立這一根孤零零的木杆。
    “陛下,這是何物?”
    有人問道,畢竟旗杆沒掛上國旗之前,就是一根長杆。
    “旗杆,往後此處會懸掛國旗,不是天子旗,而是國旗。”
    朱祁鈺抬頭仰視旗杆,開口回答道。
    “國旗?”
    眾人不明所以。
    大明的旗子很多,但所謂的國旗並沒有。
    國旗,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的象征。
    而目前的大明,對於國家的定義還是有些模糊的。
    能代表大明的旗幟,那就是天子龍纛。
    可是聖人說了,不是天子旗,所以他們也就迷糊了起來。
    “京城一戰,龍纛豎立在對麵,這何其可笑,因而,朕準備特立國旗,所代表,不單是朕,還是大明的億兆百姓。”
    朱祁鈺收回了目光,解釋說道。
    眾人聞言,也都不說話了,龍纛在對立麵,這是大明的恥辱。
    聖人因而要棄龍纛,也不是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