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財富取之於海

字數:4593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
    熱知識,打火機的出現比火柴早。
    軍事伴隨著燧發槍的出現,打火機也孕育而生。
    看著小火苗,陳循整個人都驚了,連忙說道:“快,讓某試試康。”
    從女店員手中拿來打火機,陳循依照著女店員教的手法,彈開蓋子,滑動滾輪。
    哢嚓~
    火苗出現。
    蓋上蓋子,再彈開,再哢嚓~
    這樣方便的生火工具,陳循還是第一次見。
    “此物多少錢,某要了!”
    這雜貨店呀,每次都能給自己整出點新花樣來。
    “一百兩。”
    女店員帶著善意的微笑說道。
    那哢嚓聲都停下來了,陳循吃驚看向女店員,問道:“多少?”
    “一百兩,這還隻是打火機,附帶著,裏麵還要添煤油。”
    女店員那笑臉十分善意,從盒子裏再拿出一個小瓷瓶,解釋道:“如果沒有煤油,隻能擦出火星,打不著火的。”
    陳循愣了一下,隨後問道:“這煤油多少錢?”
    “就我手裏這瓶,也要一百兩。”
    女店員手裏捏著的,就隻有食指那麽長,大概三寸寬的小瓷瓶,竟然叫價一百兩。
    嘶~
    陳循不由得將打火機鄭重放了回去。
    不買了,去跟聖人要賞!
    石油的命名,出自太平廣記。
    自東漢班固記載的地理誌裏“高奴縣有洧水可燃”,石油便開始被運用於守城攻城之中,發展在宋朝,其名猛火油。
    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櫑木,備火油,凡防守之具必備。
    這是城防必備的建築和武器裝備,守衛京城,自然少不了火油了。
    猛火油櫃,便是後世火焰噴射器的前身。
    而這煤油,就是從火油分餾出來,還有一定的危險性,你嫌貴,我還嫌貴呢!
    陳循當然不知道這些,但是打火機雖好,但他知道,這東西,不用想,肯定是聖人搞的,自己為國朝拋頭顱,灑熱血,要個打火機不過分吧?
    也不知道聖人天天不務正業,搞這些東西幹嘛!
    剩下的,就沒有什麽新玩意兒了,陳循拿著盒子從雜貨店走了出來。
    按照這種勢頭,想必米祿改成實祿是勢在必行的事了。
    陳循沒有忘了此行的目的。
    出了雜貨店,陳循好巧不巧就遇到王直。
    和陳循不一樣,王直身後帶著奴仆。
    而奴仆手裏,已經提著不少東西了。
    “王兄。”
    陳循看到王直,就走過去,拱手打招呼。
    “陳弟。”
    王直比陳循大七歲,也是拱手回應道。
    兩人一番客套後,陳循便看向王直身後的奴仆問道:“王兄這來,可是采買了不少物件。”
    聞言,王直點了點頭,道:“若不是聖上提起,某也不知道,如今這西城,已然是這番模樣了。”
    王直住在東城,一般比較少來西城。
    富貴人家有奴仆,過了尋花問柳的年紀,出門的次數也少了許多。
    “某剛來時,也是一樣。”
    陳循十分讚同的回答。
    “哦?那陳弟怎麽就買了一個物件,是何物,可否讓某看看?”
    王直也看到陳循就拿著個盒子,便好奇問道。
    “就在這雜貨鋪買的鉛筆,某覺得挺好用的。”
    指著店鋪,陳循解釋道。
    王直抬頭,看向高掛著的牌匾,問道:“皇店?”
    “正是,這西城,就屬皇店生意最好,王兄應當知道的。”
    點了點頭,陳循摸著胡須說道。
    “是極,是極,也難怪如今西城人流如織,某還看到一些客棧和酒樓也是皇店,不如陳弟引某見識見識?”
    王直的提議,陳循沒有拒絕,就先把他帶入雜貨店。
    琳琅滿目的商品,王直最先問的,便是陳循所說的鉛筆。
    熟客帶新客,對於皇店來說,很正常。
    女店員不斷介紹著王直沒見過的玩意兒,從鉛筆到玩具,從玩具到拖把,讓王直有些目不暇接。
    迷迷糊糊之中,那奴仆又遭重了。
    現在不隻是提,還要用搬。
    “你說這打火機要一百兩?這小瓶什麽煤油,也要一百兩?”
    和陳循一樣,王直也默默將打火機放了回去,吃驚問道。
    兩人也不是說買不起,隻不過府邸裏,生火是下人幹的事情,為了生火而買一個打火機?人形打火機不好用嗎?
    煙草這舶來品還沒傳入大明,根本就沒有人抽煙。
    就算是熏香,那也是下人點的,根本不用他們親自動手。
    再富貴的人家,難不成買一個打火機讓下人用?想得美!
    來雜貨鋪之前,王直也在其他皇店辦了卡,這卡是皇店通用,所以消費也簡單。
    走出雜貨鋪,王直對著陳循感慨道:“這番閑逛,某不知不覺就花了近百兩銀子了,若不是有什麽會員卡,用戥子還真是不方便。”
    買的東西多種多樣,而且還不是同一家店,價格也各不相同,貴賤都有。
    “不過,聖上帶頭不用寶鈔,會不會不太好?”
    王直皺著眉,皇店不受寶鈔,對於寶鈔的打擊,現在雖然看不出來,但是以西城的規模和體量,往後便會成為大事。
    聞言,陳循搖了搖頭,說道:“王兄可看到其他顧客?”
    “怎麽?”
    王直疑惑問道。
    “來此處,除了富貴之家,便是工人,還有少許農戶。”
    王直畢竟是新手,對於西城不了解,陳循就解釋道:“就以這雜貨店為例,其中多數商品,是從農戶手中收來的,給予的也僅僅是銅錢,而工人,在工地或者坊廠,領的是銀兩,因而不用寶鈔,對於西城來說,很正常。”
    說到底,都是聖人花出去的錢,隻是通過皇店進行有效回收,其中誕生的勞動力和商品,才是真正的價值。
    經過文華殿上的解釋,王直聽到陳循所說,也就一點就通。
    “終究還是不產銀啊。”
    王直感慨著說到了銀本位的問題。
    但是,逛了一圈的陳循,則有了不同的理解,說道:“若是將商品,銷售往大明之外,必然有源源不斷的銀子流入大明,再者,我大明不盛產銀,但是海外有,財富取之於海,現在想想,必然不是單說什麽魚獲。”
    聞言,王直也沉默了下來。
    他抬頭四顧,看著熙熙攘攘的人,不由得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