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好好過年

字數:4455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
    分歲酒闡扶醉起,闔門一夜齊歡喜。
    大堂外屋簷下,鬆柏和雜柴放在盆裏點燃。
    朱見濟和其他孩子圍著火盆玩耍。
    大過年的,下人都還要在府邸裏服侍主子,所以朱祁鈺準備了許多百事大吉盒,依次分發給各個奴仆。
    當然了,孩子們都有壓歲錢,不過不是銀幣,是用紅繩串起來的銅錢。
    下人排著隊,在大堂跟朱祁鈺說著吉祥話。
    京城外,京營。
    張三拿著義父送給他的百事大吉盒還有銀幣紅包,和袍澤一起,圍著篝火。
    京營在這天包了餃子,給大夥兒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
    當兵過年就是這樣,袍澤便是家人。
    百事大吉盒裏的幹貨送入口中,以身作則的張三和王府隻隔了一道城牆,雖然他能自由出入,但是不能壞了規矩。
    目前,張三依舊主管戰俘營,耳邊環繞著俘虜的載歌載舞。
    光是這樣看,其實還蠻好的,打打殺殺就不好了。
    吐出荔枝幹的果核,張三笑著對坐在對麵的俘虜說道:“你們那是怎麽過年的?”
    巴雅爾,是這個俘虜的名字,寓意是幸福,既然有名字,那麽祖上應該闊過,但是家道中落,成了奴仆,入了聯軍。
    聞言,巴雅爾用著不流利的官話,說道:“祭祖,祭火,宰隻羊,一家人一起吃。”
    巴雅爾看著火堆,說到家人的時候,目光有些黯然。
    想都不用想,自己被俘,那家人肯定被別人瓜分了,無論男女。
    “那也差不多嘛。”
    張三咧嘴笑著再問:“你們守歲嗎?”
    “我們不叫守歲,叫熬年。”
    巴雅爾搖頭苦笑道。
    “熬年?真不好聽,感覺跟苦難一樣。”
    張三搖了搖頭,不是很理解。
    “我們崇尚火神,但禮拜佛祖,佛說輪回,人生就是苦難。”
    巴雅爾喃喃自語著。
    聞言,一旁的神武衛搖頭說道:“我聽說過,而且還聽說,你們佛祖的法器用人骨人皮?”
    一瞬間,所有人都覺得頭皮發麻。
    “他們說,這是告誡我們痛念生死無常,鞭策我們不要虛度時光,切勿生起閑逸懶散。”
    巴雅爾皺眉說道。
    “給他們幹活?”
    張三瞪大了眼睛,不理解。
    巴雅爾一聽,頓時看向張三,覺得張三說得很有道理,自己之前怎麽就沒想到過。
    “應該是,隻要今生受盡苦難,來生就能享福。”
    巴雅爾解釋著說道。
    “不愧是佛教,狗屁是一套一套的。”
    張三添了把柴火,濺起些許火星,斑駁的星火扶搖直上,張三再道:“咱們努力,就是為了過好日子,實在不行,那也要讓子孫過上好日子,你們這種今生苦難,就沒想過子孫後代?”
    其他神武衛也是點頭認同了張三的話,疑惑看向巴雅爾。
    搖了搖頭,巴雅爾說道:“隻要吃的苦難是積德。”
    “積德就是給他們當奴隸幹活?”
    張三撇了撇嘴,這是什麽歪理,繼續道:“咱不一樣,咱們努力幹活,多存錢,或者戰功蔭妻蔽子,這可都是實實在在看得到的。”
    “我也想不明白。”
    巴雅爾使勁搓了搓臉。
    這俘虜當久了,他就越來越不明白,為什麽以前自己會那麽心甘情願當狗。
    巴雅爾隻是一個縮影,絕大多數俘虜的縮影。
    “大過年的,這話說得越來越不對勁。”
    張三舉頭望明月,又揉了揉眼睛,打了個哈欠,道:“你會唱歌嗎?要不要來一段?”
    “會點。”
    巴雅爾說完,所有人都等著他。
    低沉的胸腔共鳴似乎不是從巴雅爾的口中傳出。
    隨著巴雅爾的低吟,身旁的俘虜也開始附和了起來。
    漸漸的,那些載歌載舞的俘虜都停了下來,或是站著,或是坐著,對著篝火發呆。
    來自草原的聲音低沉,有力,卻如訴如泣。
    輾轉變成粗壯的氣泡音,猛烈衝出,如同萬馬奔騰,黑夜變成了白天,無邊無際的草原,彎曲的河水波光粼粼。
    一個個俘虜的聲音產生了共振,神武衛的眾人,都不想拍手去打亂這精美絕倫的聲音。
    下半夜的京營,似乎還環繞著那神奇的聲音,但月亮落下,金烏展翅。
    天命元年,正月初一,正旦。
    永樂其實是方臘的年號,而朱祁鎮複辟後的天順,則是元朝天順帝的年號。
    這些都是“借鑒”曆史得來的,但是朱祁鈺不一樣,天命,那是未來。
    改元,在朝廷部分已經完成,剩下的,隻要過完年,宣布一下就行。
    因為沒有大朝會,朱祁鈺直接罷朝。
    和曆史上一樣,不過那時因為所謂的太上皇迤北,景帝也不好搞什麽大朝會。
    而朱祁鈺是被那章文擺了一道。
    但是,朱祁鈺並不在意,大朝會什麽的,哪有閱兵好看。
    閱兵,是從大禹會盟,到周武王觀兵,之後變成戰爭禮的點兵。
    之後閱兵成了威懾敵人的手段。
    朱元璋頒發《教練軍士律》,規定了大明每年年終考閱一次,三年大閱一次,也稱“小閱”和“大閱”。
    但是具體實施,還是要看皇帝的心情。
    上一次大閱,就在去年,朱祁鎮搞禦駕親征的時候,再往上,就是宣德了。
    其實,大閱的規模都不是很大,而且並不是像後世那樣穿戴整齊走廣場。
    司設監設禦幄於將台上,總協戎政大臣、巡視科道督率將領軍兵預肅教場,等皇帝看完步兵和騎兵列陣表演,再由總協戎政官以下及聽射公、侯、駙馬、伯、錦衣衛等官員,下台實際射箭操演。
    騎兵射三箭,步兵射六箭,中靶心者擊鼓為號,並由專職官員負責記錄成績。
    至於傳說中的永樂大閱,朱祁鈺沒聽說過。
    但是,永樂大帝做不得,天命大帝就做不得?
    各國使臣在大明是有常駐人員的,在俘虜們入塞北,京營部分開撥遼東之前,大閱是必須的。
    因而朱祁鈺早就在準備,讓兵部統籌,五軍都督府協同,搞一場大閱。
    訓什麽九邊?不需要,就直接從京城走一趟,然後上戰場!
    也是因為這樣,朱祁鈺才不在乎什麽大朝會沒辦,現在,他隻想好好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