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充軍邊疆

字數:476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十五從軍行 !
    “嘶”,聽了這個判罰結果,滿朝文武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然後紛紛看向跪在前麵的膠東王和鎮南將軍。這個結果嚴重超出了他們的預料,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兩位朝堂巨擘會有怎麽樣的反應。
    不過他們還是失望了,因為膠東王和鎮南將軍對這個結果沒有表現出任何反應,甚至連國舅爺和刑部李尚書都沒有對此產生絲毫的驚訝。他們哪裏知道,其實這四人昨天夜晚就已經提前得到了通報。
    隻有李敬賢一個人表現出了正常人該有的反應,看上去異常慌亂、震驚。他身體一顫,感覺如遭雷擊:“什麽!三年徒刑!怎麽變成三年了?”這個結果他一時有些無法接受。
    “嗯,這個判罰甚好。不過這幾個孩子年紀都還不大,都正處於修身、齊家的關鍵階段,把大好的時光蹉跎在監牢裏著實可惜了,所以朕認為莫不如將勞役改為軍役,這樣既可以讓他們發泄過剩的精力,又可以得到鍛煉和磨礪,更重要的是還能戴罪立功,為王朝邊疆的防守添一份力,一石三鳥,豈不是更好?諸位愛卿,你們認為呢?”陛下先對判罰結果表示了肯定,然後立馬又說出了自己的新想法,這個想法是他在來奉天殿的路上看到禦道兩邊的禦林護衛時突然想出來的,
    聽了陛下的新想法後,眾大臣皆麵麵相覷,剛才那個五年徒刑就已經足夠讓他們震驚了,沒想到還沒轉過眼呢,監禁又變成充軍了。
    李敬賢的腦子“嗡”得響了起來,戶部掌管全國錢糧之事,邊疆的形勢他自然也是清楚的,近幾十年來王朝雖然一片祥和,沒有打過什麽大仗,但小仗可一直沒有斷過。特別是北部邊疆,麵對的是王朝最凶狠、最野蠻的敵人,形勢還是很嚴峻的。雖然他一直教導自己的兩個孩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也一直是這麽做表率的,但真聽見要送孩子去那樣凶險的地方,還是忍不住不寒而栗。
    和其他人相反,鎮南將軍蕭戰聽了這個結果後臉上的緊張居然立即煙消雲散,整個人竟然完全放鬆下來。原來,他原本就準備等這事兒一了就立刻將那混小子打發到軍隊裏麵,送他去戰場上好好曆練一番,這個結果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想打盹就有人送來了枕頭,正合了他的心意。
    陛下在眾大臣身上掃了一圈,見無人站出來表達看法,便直接看向楚昭幾人:“你們幾個以為如何?”
    “陛下,臣以為犬子行事荒唐,目無法紀,送到軍中錘煉非常合適,臣認為這個判罰恰到好處,臣完全讚同。”
    緊隨著楚昭之後,蕭戰、魏源、李希瑞也紛紛表達了支持的意願。尤其是蕭戰,他的支持可真是發自內心的。
    前麵幾人爭先恐後地表明了態度後,便輪到最後麵李敬賢了,可他隻是愣愣地趴在冰冷的石板地麵上,什麽話也說不出來。
    “你就是李敬賢吧,對於朕的判罰,你有什麽看法?”遲遲沒有等到李敬賢的回複,陛下便親自詢問了。
    滿朝文武“呼”地齊齊轉頭看向跪在最後麵的李敬賢,他們的好奇心立即被挑起來了:“難道這個官階最小的人敢對陛下的想法發表不同的看法?”
    沒錯,李敬賢確實有不同的看法,一來,他覺得這個判罰有些重了,雖然打鬥的影響有些大,但因此便被判充軍,他接受不了。二來,他認為自己的孩子和那四個紈絝子弟並不一樣,吉兒並不是一個壞孩子,而且也不是挑起事端的始作俑者,不該承受這樣的判罰。
    李敬賢有看法也算是人之常情,但這樣的看法是不能輕易說出來的,這一說肯定要把前麵這幾個朝堂巨擘給徹底得罪了,而且也等同於公開反對了陛下的想法,這不就等同於跟天子及滿朝文武為敵。“說還是不說!?”聽到陛下的催促,這兩種思緒在他腦海裏劇烈地糾纏在一起。
    還是沒等來李敬賢的反應,陛下感覺極其尷尬,臉瞬間掛不住了。
    福公公見狀趕緊走出一步,大聲提醒道:“李大人,請問你對這樣的判罰結果是否有意見?”
    李敬賢這才從糾結中驚醒過來,他死死地握住了拳頭,做出了最終的選擇:“陛下,臣認為這個判罰很合適,臣讚同。”他終究還是妥協了。
    “既然諸位愛卿均無異議,那就這麽定了。”陛下當場拍板,不過事情並沒有結束,他立馬又接著開口了:“自聖祖聖宗開辟天下始,我大楚王朝已屹立近三百年,這三百年來在先祖的庇佑下,我大楚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處處呈現出繁榮、富足的盛世景象。但!”他語氣陡然一轉,“在這盛世景象之下,有些人已經人心不古了,世風也不再如從前了。這幾個孩子都出自勳貴官宦之家,與尋常人相比他們理應得到更好、更專業的教導,理應更知書達理、世事通達。但是,事與願違,事實與想象截然相反,這到底為何?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朕這兩日夜不能寐,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這看起來隻是孩子的爭強鬥狠,但這背後反應出來的問題卻令人深思、發人深省啊。”
    “陛下!”聽了這些話,楚昭立即再次拜倒,言辭懇切地回道:“陛下,臣等該死,是臣等有愧聖人教誨,丟失了擔當,在繁華中沉湎,在奢靡中墮落,臣等罪該萬死,望陛下重罰。”
    楚昭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立即全部跪倒在地,齊齊開始了深刻的反省和自責。
    陛下定定地看著跪伏在地的群臣,等他們安靜下來後又宣布了新的處罰:“楚昭、蕭戰、魏源、李希瑞、李敬賢,你們五人從即日起進行為期三日的閉門思過。這三日,朕要你們好好想想聖祖聖宗篳路藍縷開創帝業的艱辛,好好想想你們年輕時秉燭夜讀、敢為天下先的躊躇滿誌,再好好想想現在自己孩子的離經叛道和胡作非為,朕要你們對此進行深刻的反思,然後將所思所想全部寫下來,三日後呈與朕看,你們聽明白沒有?”
    “臣明白!”跪著的幾位大人立刻應了下來。
    “還有你們,”陛下將目光掃向兩邊,“你們都是朝之重臣,國之中流砥柱,更需嚴以律己,起到表率作用,你們下去後也要好好想一想,更要以此為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臣遵旨!”滿朝文武齊聲高喊。
    “好了,”陛下站了起來,“今天就到這裏。”說完便邁步走下莊嚴肅穆的禦台。
    福公公立即走出兩步,高聲喊起來:“退朝!”
    滿朝文武大臣立即齊齊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等陛下走出奉天殿,眾大臣立即將目光對準了膠東王和鎮南將軍。
    膠東王楚昭麵無表情地站起來,在眾人的目光中淡然地走出奉天殿,然後飄然離去。
    他的臉上沒有任何喜怒哀樂,眾大臣也沒能讀出任何意思,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蕭戰是第二個走出奉天殿的,他臉色不太好,走的也相當快,一副迫不及待地要逃離這個地方的樣子。
    等膠東王和鎮南將軍都走後,眾朝臣這才依次退出大殿。
    李敬賢是最後一個走出來的,當他走出高高翹起的飛簷,太陽才剛剛從東方的天際中爬出來,一片陽光恰好曬在他的臉上。不過,這不僅沒能讓他體會到一絲絲的和煦與溫暖,反而讓他生出一種強烈的頭暈目眩之感,他趕緊穩了穩心神,然後急步走下玉石台階。
    李夫人天沒亮將李大人送出門後便一直呆坐在內院的小亭子裏,她睜著通紅的眼睛愣愣地看著下麵水池裏遊來遊去的金魚。見夫君跑進來,她這才回過神來,於是急忙起身迎上去,焦急地問起來:“怎麽樣?情況怎麽樣?”
    李敬賢什麽也沒說,隻是默然地走到一個石凳子前,頹然坐了下去。
    見此李夫人更著急了,急忙抓住李大人的手臂猛搖起來:“你倒是說話啊!”
    “哎”,李大人重重一歎,然後將陛下的決定講了出來。
    “什麽!?參軍!還要三年!”李夫人大驚失色,“我們家吉兒才多大呀,他隻是一個孩子,他知道什麽呀,怎麽能送去參軍啊?”李夫人痛苦地喊起來,喊道一半就泣不成聲了。
    李大人什麽也說不出來,又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是他們先挑釁的,吉兒也是受害者,怎麽能判得這麽重?這不公平!”李夫人一邊哭一邊發泄著心裏的不滿。
    聽了夫人的話,李大人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責:“李敬賢啊李敬賢,你真是個孬種,當時怎麽就不敢把意見說出來?”
    “這個結果一定還有回旋的餘地,你快去找人疏通一下,把我們所有的家當都帶上,還有我的首飾,全都帶上,一定要將吉兒救出來,他那麽小,一個人在外麵怎麽辦啊。”李夫人突然緊緊地抓住李大人的手臂,苦苦地央求起來。
    李大人依然埋著頭呆呆地坐著,並沒有任何反應。
    李夫人見夫君跟木樁一樣戳在那裏,怒火“騰”得燒了起來,然後猛地轉身像風一樣跑回房間。
    察覺到夫人的動靜,李大人這才抬起頭來,他奇怪地盯著房間的門,心裏突然升起一種不好的預感。
    果然,在一陣“砰砰砰”地翻箱倒櫃後,就見夫人提著她那柄柳月刀火急火燎地衝了出來。
    “夫人!”李大人大驚失色,立即衝過去拉住夫人的手臂:“我說夫人呐,你這是幹什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