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天上人間兩陌路(下)

字數:495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十五從軍行 !
    廝殺聲停歇了,浩瀚無垠的枯黃原野再次恢複了平靜,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
    天還是那麽高,還是那麽藍,就像一隻神秘、深邃的大眼睛,默然、冰冷地注視著下麵的俗世人間。
    收拾完畢後,援軍便兵分兩路,一路辭別眾人繼續向西,這一仗才剛剛結束,他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加強巡防力度。而剩下的一路則護著一二二伍和六十三伍的勇士們踏上了軍營的歸途。
    眾人在枯黃的草地上默然地前進著,一個個愁眉苦臉、神情黯然,絲毫沒有往日的輕鬆、歡樂。實際上,這場仗他們贏了,而且還是以少勝多,已經足夠漂亮、足夠酣暢淋漓、足夠振奮人心,他們本該歡欣鼓舞,本該激動開心,但看著遇難袍澤的遺體,看著傷痕累累的兄弟,他們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看著燒餅一動不動地趴在馬背上,對周圍的一切沒有絲毫的反應,李元吉鼻子一酸,兩行熱淚當即奔湧出來。淚水流過他凍得通紅的臉龐,經寒風一吹,立即化作寒冷刺骨的冰霜,那懾人的寒意立即像箭一樣刺破臉皮,直衝大腦,然而他隻是呆呆地坐著,仿佛不知道疼痛一樣。他記得娘親說過:“好人死後,魂魄會飛上九霄,去到一個沒有病,沒有痛,沒有災,沒有苦難的地方。”他想著:此時此刻燒餅應該就在上麵吧。於是抬起腦袋,聚精會神地盯著頭頂上這片浩瀚的藍天。
    一行人趕回來時,鐵石軍營外已經被迎出來的騎卒圍了個水泄不通,他們都是聽到消息後自發趕出來的。當得勝的英雄出現在視線中,他們立即歡呼雀躍地跳起來,激動地喊著、叫著,歡慶這場以少敵多的大勝,歡迎英雄的歸來。
    但是,隨著英雄逐漸走近,當袍澤的遺體出現在眼簾,他們激蕩、興奮的心瞬間偃旗息鼓,再也喊不出來。他們記得早上出門的時候,還和這兩個人熱絡得打過招呼,哪知,轉眼再見麵的時候竟然已經天人永隔。
    這時幾個魁梧壯碩的將士邁著虎步快速走出軍營大門,他們皆頭戴紅纓鳳翅盔,身穿玄鐵硬質鎧甲,看上去異常的嚴肅、異常的莊重。
    走在最前麵的那個將士看起來明顯與眾不同,他的頭發胡須皆已泛白,顯然已經不再年輕,不過精神頭卻非常不錯,看上去神采奕奕、精神矍鑠,比起年輕人也毫不遜色。他身上的鎧甲最是特別,胸前的護心鏡上雕刻著一隻咆哮的虎首,左右肩膀的護膊上還各伏著一頭幾欲暴起的下山虎,看上去威風凜凜,霸氣外露。
    此人正是鐵石騎軍統帥——驃騎將軍馬萬裏,他是一個戰功卓著、治軍有方的優秀將領。正是在他的帶領下,鐵石騎軍的凝聚力、戰鬥力與日俱增,成為“鎖狼線”上十二支鎮守騎軍的佼佼者。哪怕是麵對草原騎軍,他的鐵石騎軍仍能從容應戰,絲毫不落下風,這次的大勝就是最好的證明。
    馬萬裏可是軍中的傳奇人物,他的傳奇經曆軍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出身低微,小時候家裏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年景稍微不好全家人必定吃不飽。為了給家裏節省糧食,剛滿十四歲的他壯著膽子毅然離家,投入軍伍。在軍中的這幾十年裏,他憑借著數倍於別人的努力,憑借著過人的膽識,憑借著靈活多變的謀略立下了無數功勞,最後從一個窮小子一步步蛻變成一員統領一方的封疆大將。
    見到馬將軍走出來,所有騎卒立即齊齊抱拳:“將軍!”
    馬將軍沒有說話,隻是輕輕地擺了擺手,然後一臉黯然地走到兩名遇難的騎卒身旁,緩緩地伸出手,顫顫巍巍地撫摸著兩人的腦袋,喟然長歎:“孩子!走好!”
    “走好!!!”眾騎卒立即齊聲高呼,聲音震天動地,響徹雲霄。
    馬將軍黯然地抹掉眼角的淚花,回頭吩咐道:“快把這兩個孩子送進去安頓好。”
    此話一出,一大批騎卒趕緊立即爭先恐後地擁上去,他們小心翼翼地將這兩人攙扶下馬,然後鄭重地抬進軍營。
    目送兩人進入軍營大門後,馬將軍立即收回心神,走到祝青山、薛衛身前。
    祝青山立即行禮:“將軍,這次的戰鬥……”
    見祝青山一行人臉色慘白、全身上下一片猩紅,簡直跟血人一樣,馬將軍立即打斷他的話:“這些不重要,你們速速去陶神醫那裏處理傷口。”說完便不再耽誤時間,立即讓出道路,然後催促著他們進入軍營。
    祝青山幾人一走進醫館,裏麵的醫工立即忙碌起來,他們先按輕重緩急將眾人送進不同的房間,裏麵自有不同的大夫負責查看。
    給李元吉、蕭虎看病的大夫年紀不大,他先給兩人仔細地檢查了一番,然後熱絡地拍了拍他們的肩膀,一臉輕鬆地安慰道:“嘿,小老弟,別害怕,你兩都很好,就是有些跌打損傷,不過完全不用擔心,塗上藥用不了兩天就能好。”說完見兩人依然愁雲慘淡,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樣,他立即拍著胸脯保證道:“我說的都是真的,誰騙人誰是小狗。”
    李元吉、蕭虎自然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正因為這樣他們才反而覺得難受,心裏甚至充滿了愧疚。兩伍的人死的死傷的傷,就他們兩個人好好的,跟沒事兒人一樣,讓他們如何放得下。特別是蕭虎,祝青山被飛箭射中,差點丟了性命,全是因為救他,他現在仍感覺一陣陣的後怕。
    等大夫給蕭虎的手腕上完了藥,李元吉立即開口問道:“大夫,你知道燒餅他們在哪兒嗎?”
    “燒餅?”大夫一臉的疑惑。
    李元吉急忙解釋:“就是遇,遇難的那兩個人。”
    “哦,他們啊。”大夫恍然大悟,“他們就在後麵不遠的停屍房,應該要不了多久就會送出去火化吧,畢竟放不得,火化之後還得趕緊送回老家。”說完重重一歎:“哎!又死人了,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兒啊?什麽時候才能過上沒有戰爭的太平日子啊?”
    李元吉這時可沒心情聽他的長籲短歎,急忙拉著蕭虎衝出了醫館。
    等他們找到地方,燒餅已經被人裏裏外外仔仔細細地清理了一番,還換上了一身嶄新的衣裳。此時的燒餅已經完全褪去了一身的銳氣、殺氣,安靜地躺在那裏,看上去就像一個沉睡的鄰家兄弟。
    他們默默地走過去,一人拉住燒餅的一隻手,埋著頭輕輕地抽泣。
    從此以後,他們三人就要天上人間兩陌路了。
    趙進財從馬上摔下來時撞到了腦袋,經過大夫的針灸治療幸運地蘇醒了過來。隻是小腿傷得特別厲害,短時間內恐怕得與床為伴了。
    不過整體而言,他的傷好像也沒什麽大礙,可剩下的幾個人顯然就沒那麽幸運了。這幾人受的不是刀傷就是箭傷,有的傷口深達數寸,都能看見身體裏麵的內髒了,看著就讓人毛骨悚然。
    這裏麵傷的最嚴重的就屬秦猛和六十三伍老卒羅強了,兩人還沒送進醫館就已經雙雙昏死過去。
    兩人的情況把軍中資格最老、醫術最精湛、多識最深厚的老大夫都嚇到了,他當即親自接手,爭分奪秒地給兩人處理傷口。
    縫合完傷口,老大夫已經累得虛脫了,他趕緊靠床緩緩地坐下。不過手仍然不敢停,又趕緊給兩人號脈,這一號,他本就懸著的心又當即“咯噔”跳了一下。因為兩人的脈搏已經斷斷續續,微不可查了,“哎!”他立即重重地歎了口氣。
    老大夫已經盡力了,對髒器、傷口的處理和縫合,已經做得不能再好了,至於接下來兩人能不能闖過“鬼門關”,他確實無能為力了。他憂心忡忡地看了看秦猛,又看了看羅強,輕輕地嘀咕道:“老兒已經全力以赴了,能不能熬過這一關就看你們自己了。”
    老大夫姓陶,正是大家口中念叨的陶神醫。
    陶神醫來自河東赫赫有名的醫術世家——陶家,受到家族環境的熏陶,他自幼便學習醫術,而且在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走南闖北,治病救人。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在外行醫十餘載,他見識了各種疑難雜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練就了一身了不得的精湛醫術。可他並沒有因此止步,年紀輕輕便抱著一顆醫者仁心毅然決然地投入軍伍,從此之後,民間少了一個懸壺濟世的年輕大夫,但鐵石騎軍卻中多了一位仁心仁術的神醫。
    是夜,祝青山的狀況發生了惡化,身體出現了嚴重的發熱。真是怕什麽來什麽,這種發熱病症正是大夫們懼怕不已的“創傷熱病”。
    軍中的大夫很早就注意到:被兵器所傷的士卒往往會突然出現奇怪的熱症。不過卻沒有一個人能清楚其中的緣由,更不知道該如何醫治。所以,以往但凡出現了這種熱症,一般十有六七都不能存活,大家一直畏之如虎。
    陶神醫來了以後,立即開始了針對這種熱症的研究,幾十年過去了,他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發現如果傷口清理足夠幹淨,熱症的發生幾率便會大大降低,於是便改進了傷口的縫合流程,摸索出一套幹淨、完整的手術係統。這套手術係統確實管用,在軍中推廣開後,發熱症狀出現幾率一下降低了一大截,傷卒的存活率立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當然這並沒有將熱證完全根除,它偶爾還會像幽靈一樣突然出現。
    陶神醫徹夜未眠,施展出了畢生的醫術,不停地替祝青山灌藥、施針、清理傷口,終於在天亮之際治愈了他的熱病。看著祝青山的臉慢慢恢複血色,陶神醫猛地鬆了一口氣,隨即“噗通”一下癱坐下去。
    “創傷熱病”已經成了陶神醫的心病,讓他一直耿耿不寐,無法釋懷。當初見到士卒被它奪去生命時,他便暗暗起誓:此生一定要找出這熱病的病因,徹底將它消除,再也不讓一名士卒因此喪命。可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雖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始終沒能找到罪魁禍首,也始終不能將其徹底根除。
    “哎!”陶神醫又悵然一歎,輕聲嘀咕起來:“小老兒無能啊,整了大半輩子,還是沒將這熱病搞明白,看來要死不瞑目嘍。”嘀咕完,精神頭兒突然萎靡下去,整個人看起來又孤寂又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