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聲名鵲起(中)
字數:4887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十五從軍行 !
冊子開篇便是蕭虎的從軍經曆,裏麵的內容相當完整、相當詳細,可見探查之人還真是花費了不少心思。
福公公念到蕭虎初到軍中便很快適應了環境,然後吃苦耐勞,刻苦訓練時,陛下滿意地點了點頭,感覺還不錯,至少沒讓自己失望。
等念到剿匪立功時,不禁“嘿嘿”一笑,心想:不愧是蕭家的種,身上到底還是有些血性和本事。
等念到斬殺草原騎軍時,精神猛然一振,之前那種歡呼雀躍,那種興奮激動又突然一下全回來了。
等福公公念到野狼河阻擊戰時,陛下腦中靈光一閃,便再也坐不住了,“騰”得站起來,大喊:“給我!”“野狼河”這個三個字他還未曾忘記,甚至可以說是記憶猶新。
福公公被這一嗓子嚇出一個激靈,趕緊抬頭,隻見陛下的手臂伸地老長,於是急忙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將冊子呈到他手裏。
陛下接過冊子,趕緊放到眼前,認認真真地看起來。上麵的內容寫的很詳細很傳神,他隻看了一眼便已深陷其中:野狼河阻擊戰,蕭虎悍不畏死、奮勇殺敵,斬敵首無數,將草原騎軍潰逃之路成功斬斷,為全殲來犯之敵立下赫赫戰功,封伍長。戰後身受重傷,休養四月有餘才完全康複。
康複之後的記錄便是中規中矩的日常生活和尋常的巡守任務,不過陛下仍看得津津有味。
看完這段瑣碎的記錄,這一頁又到了末尾,陛下趕緊伸手翻過去,當下一頁展現在眼前,“鋤奸行動”四個字便如驚雷一般“轟”地在他眼前炸開。
今年七月,為除掉泄露我朝鑄鐵術的叛徒,鐵石騎軍悄悄組織了一次遠赴草原的鋤奸行動,蕭虎便是其中一員,......
看到這裏時,陛下的雙手便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嘴唇也開始輕微地打哆嗦。
“陛下。”福公公趕緊走過來扶住他的手臂。
陛下沒說話,仍專心致誌地看著手裏的冊子。其實剩下的內容他已經全知道了,而且都是膠東王從九位小英雄嘴裏得到的第一手消息。不過他依然看得聚精會神,因為這次的主角不同,視角也不一樣。
一口氣將鋤奸行動看完,陛下這才深吸一口氣,稍微平複一下心中湧起的激蕩狂潮。又見下麵還有很多,便又馬不停蹄,趕緊往後翻。
接下來的記錄便是李元吉的。
“李元吉!?”陛下一時沒想起這個名字,不過也知道這個名字兩年前應該在自己的眼前出現過。他回想了一下,不過隻依稀記得這個孩子是那幾個當事人中的一個,而且是家世最低微、背景最弱小的一個。其父叫什麽來著?他也記不得了,隻記得好像是戶部還是工部的一個小吏。
看到李元吉到達鐵石城後吃苦耐勞、努力訓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陛下很欣慰,但是也沒生出什麽特別的感覺,因為已經有了蕭虎的前車之鑒。不過想到自己送出去的四個孩子都在進步,都已經改過自新,心裏還是抑製不住地開心。
看到李元吉參與剿匪任務時英勇無畏、一馬當先,首次出戰便有斬獲,陛下不禁連連讚歎:好小子,倒是個深藏不露的厲害人物。
不過看完後也不禁開始嘀咕:怎麽跟蕭虎那小子的大同小異,連用詞都一樣,怕不是照著前麵抄的吧。這麽想著便坐了下去,感覺也不用著急了,慢慢看,順便分析分析。
等看到斬殺狼克騎軍時又不禁再次生出一絲驚喜,因為這次跟蕭虎的倒是有了一些區別,而且這李元吉好像還在其中起到了一些重要作用。
等看到野狼河阻擊戰時當即再次站起身,心中極度震驚:“好小子!竟然是你,這場巧妙的阻擊戰竟然出自你的手筆。”
看陛下如此激動,福公公的好奇心也被吊了起來,心想:出自誰的手筆?這個叫蕭虎的?
看到李元吉在這一戰中奮不顧身、悍不畏死,最後為拖住狼克騎軍的逃跑腳步差點戰死沙場,陛下激動的內心突然冷靜下來,臉上的笑容也逐漸消失,露出一些動容的色彩。緊接著一股股愧疚之感便從內心深處生出來,心想:哎,朕之前地心思全在戰績和結果上,倒是忘了在這些戰功的背後,這些年輕人付出的可都是鮮血和生命。
最後,陛下又看到了熟悉的鋤奸行動,不過此時的心態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戰功,除了給王朝帶來的好處,在字裏行間中他還看到了孩子的艱辛和犧牲。
見陛下神色大變,然後走出禦案,在房間內來來回回地踱著步,福公公很是不解,心想:最後這個小子不會真鬧出什麽幺蛾子了吧。然後便埋怨起來:混小子,真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看完了李元吉的經曆,陛下輕輕合上冊子,然後喟然長歎:朕錯了,朕做得還不夠啊。
見陛下突然如此,福公公感覺自己猜對了,果然是這小子掉了鏈子。於是趕緊走上去,扶住陛下的手臂,勸慰道:“陛下,這人嘛,就是有好有壞,天生便是,都是命中注定的,跟陛下沒關係。”
這話說的陛下愣了一下,當即一臉不可思議地盯著福公公。
福公公的臉上頓時堆滿了不解與惶恐,趕緊把剛才那番話重新琢磨一遍,不過始終琢磨不出來是哪裏出了問題。
陛下倒是突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隨即將冊子遞過去:“哈哈哈,給你,自己看。”然後繼續踱著步。
福公公立即埋頭看起來,等看完才終於意識到自己冤枉了好人,於是趕緊伸手拍自己的嘴巴:“誒呦,掌嘴,掌嘴,老奴信口胡謅,冤枉了小英雄。”
陛下也沒有怪罪的意思,趕緊開口:“好啦,不怪你。”
福公公便放下手,不過還是不解地問:“既然這四位公子都很出色,而且蕭虎、李元吉兩位還是這次鋤奸行動的重要參與者,那陛下為何那樣說?”
陛下剛準備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不過想了想後還是打住了:“沒什麽,有感而發而已。”隨後便轉移話題:“這幾個孩子出去多久了?”
“回陛下,到今年征南中秋佳節,就滿兩年了。”
“兩年,夠久了,該回來了。當初朕定的是幾年?”
“老奴記得,李元吉公子是三年,宗寶幾位公子都是五年。”
“三年,五年。”陛下一邊嘀咕著,一邊踱著步,然後突然開口:“立即傳旨,給四人每人安排一個月的長假,讓他們都回來一趟。”
“這個恐怕不行,老奴記得上次王爺從鐵石城返回時,陛下就曾提議讓九位英雄來泰安城,可王爺說幾位小英雄傷勢頗重,不宜遠行,陛下才作罷。現在時間才剛過月餘,怕李元吉、蕭虎兩位公子還未痊愈,無法成行。”
“是的,是的,朕想起來了。”陛下又開始踱步,隨後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那過些時日再差人去給軍中打招呼,今年的征南中秋節要給每個人放一個月的假,讓他們回家探親。”
“老奴記下了。”福公公趕緊領旨。
陛下又思索了片刻,然後再次吩咐:“去一趟政事堂,把四位愛卿叫過來。”
“老奴遵旨。”福公公領旨離開。
沒一會兒,政事堂四位大臣便悉數抵達禦書房,不等他們開口,陛下便迫不及待地將李元吉四人的事情和盤托出。
聽著陛下激情洋溢地講述,彭俊文、馬萬才、胡德海三位大臣一會兒驚,一會兒喜,一會兒同仇敵愾,一會兒又揚眉吐氣,表情極其精彩。
膠東王楚昭則微低著腦袋,神色忽明忽暗,看起來有些古怪。
等陛下將四人的精彩經曆一一講完,三位大人當即圍住膠東王,紛紛表達祝賀。
膠東王則微笑著一一謝過,表現地很開心,但又顯得極其謙虛克製。
陛下當即一陣開懷大笑,然後看著四位大臣:“諸位愛卿,覺得這四個小子表現如何?”
彭俊文率先開口:“哈哈,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好樣的,這就是我大楚好男兒該有的模樣。”
馬萬才也趕緊接口:“對,浪子回頭金不換,衣錦還鄉做賢人。此次一行,四位公子既建功立業證明了自己,又為我大楚殺敵斬寇守疆衛土,實乃雙喜臨門,可喜可賀。”
胡德海也出聲附和:“所言極是,古人雲人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四位公子改過自新,建功立業,是我大楚之幸。”
“嗯,是的,不過我記得,四位公子此次北行,還是陛下欽定的吧。”
“確實如此,正是陛下當年將監禁之刑改為軍役,才給了四位公子改過之機,然後才有今日的成就啊。”
三位大人說著說著便把話題轉到了陛下身上,然後便一起恭維道:“陛下別具慧眼,高瞻遠矚,是我大楚之福啊。”
這話陛下聽著很高興,不過還是及時將話題引到正事上:“今日的主角是這四位少年英雄,諸位愛卿不必把朕帶上。特別是李元吉、蕭虎,兩個孩子風裏來火裏去,幾次命懸一線,現在仍身受重傷,朕心裏很不是滋味啊,所以想來想去,想再給這兩個孩子加些封賞,諸位愛卿覺得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