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加官進爵(三)

字數:4009   加入書籤

A+A-


    見大皇子又托著聖旨走回來,眾文武百官立即瞪大了眼睛,翹首以待。
    大皇子走到玉階邊緣,深吸一口氣,然後張嘴開始念名字。
    李元吉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一個一個地聽著。聽到吏部、禮部的人選確定完畢,又立馬豎起耳朵,生怕錯過爹爹的名字。
    可是,大皇子仿佛是猜到了他已經等得不耐煩了似的,偏偏不打算如他所願,直接停下來,不念了,搞得他一下緊張起來,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咳!”大皇子輕輕咳了一下,然後才提高聲音,大喊:“戶部度支司員外郎李敬賢。”
    李元吉先是一愣,然後才反應過來,當即抬起手重重一拍,然後“哈哈哈”地傻笑起來。
    聽到身邊傳來聲響,四下的文武大臣立即轉過腦袋,用看傻子的眼光奇怪地看著他。因為他現在也算是泰安城裏的名人了,所以不少官員立即認出了他,然後也就猜到了他如此激動的原因,當即會心一笑,把腦袋轉回去。有個別沒認出來的依然匪夷所思地看著他,實在搞不明白這是哪兒來的愣小子,居然敢在這裏胡鬧。
    看到大家都在看自己,李元吉這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立即收了表情,老老實實地站好。
    聽見自己的名字,李大人的心也“咯噔”猛跳了一下,按這個順序,對應的應該是左侍郎,這可是戶部的二把手啊,可能嗎?他不敢想。
    而且現在也不是多想的時候,他趕緊鑽出隊列,然後邁著小碎步,沿著禦道邊緣快速往前跑。這一路上,他的腳步倒是無比堅定,但是整個人卻依然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昨夜得知了參加朝會的消息後,他其實也做過猜想,他料想的是:如果錢郎中升上去,那自己肯定可以補上去,再考慮到這次出現的空缺比較大,如果樂觀一點,右侍郎的位置恐怕也是可以幻想一下的,畢竟自己的資曆、政績都擺在那裏。至於左侍郎,他就想了那麽一下,然後直接就給排除掉了,從度支司的員外郎一躍成為戶部的二把手,這確實有些匪夷所思了,他實在不敢奢望。但是,現在看來,結果好像真的在朝著這個不可能的方向發展了。
    他不傻,知道這個可能性若是真能變成現實,那最大助力肯定是自己這個又立新功的孩子。自懂事起,他的父親就教他秉公任直、持正不阿,他確實是這麽做的,為官二十幾載,他一直勤勤懇懇、本本分分,從未做過半點攀葛附藤、攀龍附鳳之事。按照這個信念,倘若真是這個結果,那他或許應該感覺到羞愧才是,但是,現在他的心裏隻有開心,隻有興奮,因為對一個父親而言,這世上絕對找不到比親眼看著孩子出人頭地更令人激動的事。
    與剛才不同,這次大皇子並沒有著急念下一個名字,而是樂嗬嗬站著,等著李大人的到來。陛下也沒吭聲,隻是靜靜地坐著,看著李大人的身形。
    見次情形,全場大小官員立即轉過腦袋,睜大了眼睛,用豔羨的目光看著這個一直名不見經傳,但是卻能讓大皇子、陛下給足麵子的無名小官。
    跑到玉階下,李大人立即輕展衣袖、俯身跪下,高喊:“臣李敬賢,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皇子則趕緊往左挪一步,把位置讓開。待他行完大禮,才重新走回去,繼續念名字。這時的速度又恢複了正常,念完一個立馬念下一個,沒再給予半點趕路和行禮的時間。待人到齊,便立即展開聖旨,大聲念起來。
    聽到父親真的升任戶部左侍郎,李元吉一直繃緊的身體這才放鬆下來,然後深吸一口氣,壓製還在狂跳不止的心髒,隻不過,好像一點效果也沒有,過了好一會兒,它依然在“咚咚咚”地亂跳。他又趕緊抬起手,按住胸口,然後“呼”得吐出一口氣,他真的太興奮了,他感覺這可比自己加官晉爵興奮多了。
    各部的二三把手確定後,接下來的流程便陡然提速,因為時間不早了,再不快些,就會對後麵的“壓軸大戲”產生影響了。
    其實在正常情況下,郎中以下官吏的任免是吏部的事情,是無需陛下或皇子親自過問的。但是這次不一樣,今天所有晉升的官吏,無論職位高低,全是大皇子親自篩選,陛下親自確認的。為了這事,這幾天大皇子真是累壞了,昨晚更是一夜沒合過眼。當然,陛下這麽安排自然是有深意的,那就是要讓下麵的官員明白:你的前途是誰給的?更是要讓他們知道:這大楚的江山是誰的?
    待空缺填補完畢,陛下這才發話:“膠東王楚昭、世子楚宗寶,及一眾腐吏,罔顧國法,結黨營私,草菅人命,妄圖動搖國本,最終,落得一個身敗名裂、伏法受誅的悲慘下場,實屬罪有應得!此等逆臣賊子,上負列祖列宗之英靈,下負黎民百姓之期許,其罪罄竹難書,其刑大快人心!
    朕痛定思痛,更望諸位臣工,以彼等為鏡鑒,明得失、知進退。居廟堂之高,當思民生疾苦,以清廉自守,以仁德施政;處江湖之遠,亦需恪盡職守,護一方安寧,保百姓太平。
    大楚基業,來之不易,需君臣同心,方能長治久安。朕願與爾等攜手,修明政治,整飭綱紀,富國強兵,使我大楚之威名,震懾四海,澤被千秋!望爾等謹記,莫負朕意,莫負天下百姓!”
    陛下講完,眾文武大臣立即跪倒在地,山呼:“臣定恪盡職守,修明政治,不負陛下,不負天下百姓!”
    陛下很滿意,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抬臂高呼:“平身。”
    眾文武大臣立即山呼:“謝陛下隆恩。”喊完才齊齊起身。
    待眾人站定,陛下再次開口:“接下來朕還有兩件大事要宣布,諸位愛卿不妨再稍等片刻,與朕一起做個見證。”說完又拿起一卷聖旨,朝大皇子遞過去。
    大皇子趕緊躬身接下,然後再次走到玉階邊緣。
    諸位臣工又立馬打起十二分精神,因為他們知道接下來要宣布的事情或許才是今天的重中之重。
    大皇子雙腳站定,沉聲開口:“楚宗寶誣良為盜導致伊列大軍進犯雍州,楚昭密謀刺殺陛下、圖謀篡位的事情諸位都知道了。不過,這雍州之亂是誰平息的?又是如何平息的?楚昭的陰謀是誰揭露的,又是怎麽揭露的?我猜諸位知道的可能就不怎麽詳細了吧。哈哈,沒關係,現在就讓我來好好地給諸位講上一講。”說完便跟街頭的說書人一般,滔滔不絕地講起來。
    大皇子說的沒錯,因為這些事之前一直處於半保密狀態,所以知道內情的還真不多。現在聽他要揭秘,眾人立即屏息凝神,側耳聆聽。
    不過,身為故事主角的李元吉卻懵了,心裏頓時湧出一個不好的預感。作為李元吉最親近之人,李大人、胡大人亦暗暗搖頭,露出一臉的苦笑。
    當“李元吉”三個字臨空炸響時,眾官員皆是一驚,不僅暗暗感歎:“好小子!又是你!”再聽到他以數千城防兵智守武威城,打退了數萬伊列大軍的數日猛攻,最後竟還能主動出擊,活捉敵首,出奇製勝時,又不禁慷慨激昂,嘖嘖稱奇。離得近的直接轉過腦袋,熱切地盯著他,眼裏滿是羨慕、欽佩。
    李元吉則是尷尬一笑,然後立即低下腦袋,眼觀鼻,鼻觀心。
    講完故事,大皇子“哈哈”一笑,感歎道:“好一個狡猾的小子,不過,我喜歡。”感歎完,突然提高聲音,大喊:“禁衛軍李元吉!接旨!”
    李元吉還能說什麽,隻得鑽出武將隊列,邁步往前趕。
    與剛才李大人受到的待遇如出一轍,陛下、大皇子皆靜靜地看著他,等待著他的到來。如此一來,他自然而然便成為全場唯一的焦點。
    來到玉階下,李元吉輕拂衣袖,正要叩頭問安,陛下卻急忙插嘴打斷:“上來。”
    李元吉一愣,隻得乖乖收了動作,拾級而上。登上玉階後,又往前走了兩步,感覺距離剛剛好,這才規規矩矩地跪下,誠心正意道:“臣李元吉,叩見陛下,願陛下龍體康泰,福壽綿長!”
    這話跟別人的都不一樣,不是他特立獨行,更不是他想要溜須拍馬,討陛下歡心,純粹就是想這麽說,這是他最真誠的希望和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