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互相算計

字數:4503   加入書籤

A+A-




    原來,前段時間,薑陽與將士在甕城前演練攻防,有士卒隨口說了一嘴:“這甕城防守能力強是強,就是不太協調,如果在這裏造一扇假門,就要美觀很多。”
    當時薑陽並沒有在意,隻當這位士卒瞎胡來,這是保命的城池,要那麽美觀幹什麽?
    可有一天,他突然想起這句話,如果在那裏真的造一扇假門,攻城的敵軍肯定是不知道的,他們一定會如往常一般猛攻那座假門。
    這不是天賜的殺敵良機嗎?
    當即就做了試驗,效果比想象的還好。
    城門的背後緊貼著城牆,衝車撞上去之後,力全部被城牆卸掉,與直接撞在城牆上也差不多,隻要木門夠厚,撞一兩天也撞不壞。
    曹賊是第一個實戰對象。
    他們用血的教訓,幫薑陽驗證了一個道理:
    門的質量很重要,門框和插銷的質量也要過關才行,不然還是會壞。
    隻是這個道理,無論對薑陽還是曹賊來說,似乎都不那麽重要了。
    曹賊退回大營時,駱統和諸葛瑾領兵一萬,剛剛在枝江城建好營寨。
    “駱將軍很準時啊,我們剛剛把曹賊打退,你就領兵過來了。不知駱將軍過來,所謂何事?莫非又要來拿枝江城?”
    薑陽的話毫不客氣,師伯的麵子要給,你駱統我還不能說兩句?
    “軍師誤會了。”駱統連連拱手:“軍師高義,已經連續救援我江東兩次,我是奉大都督之命,領兵一萬,前來馳援。”
    隨後諸葛瑾的一番解釋,讓薑陽明白了情況。
    原來,那夏侯尚一撤,留下的營地就暴露了兵力。
    陸遜一看,頓時明白,江陵並非主攻方向,曹軍要麽還在枝江,要麽去打夷陵,於是決定派兵救援。
    可救不救蜀漢,東吳各將領分歧很大,例如那潘璋,就堅決不同意。
    最後,還是在駱統和諸葛瑾的支持下,陸遜才派出一萬精銳。
    薑陽一聽,點了點頭。
    算你駱統還有些良心。
    陸遜也還行。
    “多謝駱將軍。大都督言而有信,陽深感欣慰,你我齊心協力,必能大破曹賊。”
    “不知軍師有何打算?我等是否立即啟程救援夷陵?”
    “駱將軍不必心急!
    夷陵城堅,又有子龍將軍駐守,曹賊攻不破。
    如今,曹賊糧草被燒,必定惶恐萬分,立刻就會引兵退去。”
    薑陽不讓駱統過去,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不能讓他了解夷陵城的城牆設計。
    畢竟他和師伯領兵去救,不邀他們進城也說不過去。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去打下當陽,燒了他剩下的糧草?”
    一直沒怎麽說話的諸葛瑾,指著堪輿圖指點江山。
    薑陽一陣頭大。
    其他不說,咱師伯的領兵水平,果然不凡凡響。
    不愧是屢敗屢戰!
    “師伯,欲克當陽,需先攻下麥城,兩城互為引援,殊為不易。”
    “賢侄不到一日便攻下枝江,為何對麥城和當陽如此懼怕?”
    薑陽也沒想到,諸葛瑾對他那麽有信心。
    可當陽的情況和枝江不一樣,戰船開不過去,意味著回回炮很難運過去。
    若就地取材,時間上也來不及。
    更何況,曹仁的大軍一定在拚命往當陽趕。
    若是被他們抄了後路,萬事皆休。
    “師伯莫急,我們隻需如此這般,便可大破曹賊。”
    張郃被親兵救回營去,剛醒來,就又聽到一個晴天霹靂:枝江城破,糧草盡數燒毀。
    來到曹仁的大帳,將軍們都人心惶惶。
    “諸將不必心慌,我軍攜帶的糧草,還夠一個月,並無斷糧之憂,可從容退回當陽。”
    司馬懿站出來,安慰眾將。
    “侍中,可回當陽的枝江大道已被蜀賊把守,隻有走小路回去,萬一蜀賊在路上設伏,後果不堪設想。”一偏將有些擔心。
    “哈哈哈,張將軍不必擔心,某自有安排。”
    薑陽留下一萬兵馬給趙融守城,對駱統說是防止曹仁狗急跳牆,其實主要還是防陸遜。
    他自己與駱統、諸葛瑾合計帶領兩萬五千兵馬,沿沱水向上遊駛去。
    走了一日,戰船已無法通行,便讓陳式領兵五千駐守。
    薑陽等人帶著兩萬兵馬又行了一日。
    “此地就是北衝口?”
    “稟軍師,這裏就是,末將一個月之前已經探過,魏軍要返回當陽,此處是必經之路。”
    薑陽抬頭看了看,點點頭,此處是兩山之間的一個隘口,非常適合伏擊。
    之前與吳軍談判的兩個月,薑陽已命探馬把整個南郡地區都探了一遍,在他的腦海裏,已經有了一幅大致的地圖。
    又一天後,一支魏軍果然走了過來,士卒們東倒西歪,看起來已是精疲力盡。
    “賢侄果然料敵如神,殺不殺?”
    諸葛瑾很激動。
    “師伯莫慌,此為前鋒,探路而已,等魏賊中軍到此,再領兵殺出。”
    大約半個時辰後,又一隊魏軍行了過來。
    看其兵馬,大概有五六千,不過跟剛才的士卒差不多,像是已經累得夠嗆,隊伍鬆散。
    隊伍的最後,大概有兩百騎兵,看起來就精銳了很多,機警地四處張望。
    薑陽心裏頓時有了疑惑:按理說,曹軍此時應是逃命,就是再累,也會保持警惕。
    可前麵的這些士卒,穿甲胄的比例不到1%,又東倒西歪,根本不像是訓練有素的軍隊,反而像是被驅趕著前行的百姓。
    薑陽心裏大驚:以司馬懿的聰明才智和心狠手辣,他確實幹得出來這事。
    薑陽現在有一個最大的擔心:如果司馬懿就這樣,讓曹軍每五千一部過隘口,他根本就不敢出擊。
    似乎為了驗證他的擔心是對的,這隊兵馬的身後一裏,又有一部軍馬出現,看起來就軍容嚴整了許多。
    司馬懿也太謹慎了,根本不給機會。
    不一會兒,有探馬過來報告了魏軍的情況。
    薑陽正思索寫辦法,身邊突然傳來一個聲音。
    “賢侄,怎麽樣,殺吧。”
    諸葛瑾又湊了過來,看起來迫不及待想把這部兵馬吃掉。
    薑陽看著師伯,突然想起關於他的曆史:
    師伯還要活很久,這一次,應該不會有事吧。
    “師伯,可以出擊,不過,不要管前麵的老弱病殘,先殺後麵的精銳,小侄在後麵為你壓陣。”
    一萬吳軍,浩浩蕩蕩殺了出去,魏軍果然一觸即潰。
    當諸葛瑾領兵殺出隘口,隻覺得兩腿發軟。
    隘口外,曹軍陣列嚴整,看起來無邊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