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朱老正式削藩,小十七借酒發泄
字數:10714 加入書籤
如今的大明,因為財政不足和靖難之役帶來的破壞。
隻能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朱棣想做的很多事都做不了。
就比如北征。
三月下旬,朱棣任命鐵鉉為欽差,巡視北方各省。
他想知道這將近一年的時間,北方各省恢複的如何了。
他相信鐵鉉會把真實情況調查清楚,不會包庇為惡的官員。
六月,各地的藩王陸續抵達京城。
同時朱棣命禮部安排好此次祭祖活動。
老朱忌日這天,朱棣親自帶領諸王,皇親國戚,還有文武百官前往孝陵祭祖。
繁長的流程結束,眾人又帶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京城。
吃了一頓朱棣準備的宴席,然後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次日,朱棣以舉行家宴的理由將諸王請進宮裏。
宴席間,眾人觥籌交錯,笑聲不斷。
但眾人都意識到,今天這場家宴,怕是沒那麽簡單。
等到大家吃好喝好,侍從太監收拾好殘局,現場就隻剩下了朱棣和一眾藩王。
朱棣坐在主位上,看著下方的一眾弟弟還有兩個侄子(第二代秦王晉王)。
“今天,趁著大家都在,朕有件事想和眾兄弟商量一下。”
朱棣開口。
此話一出,諸王麵麵相覷,他們就知道,今天這頓家宴沒那麽好吃。
“陛下請說。”一位藩王開口。
“好,那朕也不藏著掖著了。”朱棣笑了笑,隨即神色變得嚴肅。
“朕要削藩!”他直言。
盡管諸王心中早就猜測,但這削藩二字明晃晃的說出來,還是讓他們有些詫異,甚至是擔憂。
沒辦法啊,前幾年朱允炆削藩著實是給大家搞出心理陰影了。
“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削藩?莫不是打算和那建文一樣?”說話的是齊王朱博。
這裏不得不提一下,朱棣登基之後,就將被朱允炆廢除的幾位藩王恢複了王爵。
而已經死掉的湘王朱柏,朱棣則是恢複了其名譽,改諡曰獻,是為湘獻王。
並設置祠官守其陵園。
這應該是個鐵飯碗,能世代傳下去,還不用被朝中的鬥爭波及到。
聽到齊王朱博的話,朱棣隻是看了對方一眼,隨後道“斷不可能。”
“建文那個小王八蛋,他那是削藩嘛?”
“明擺著就是殺藩。”
“全然不顧親情。”
聞言,諸王心裏有了底。
隻要不和朱允炆一樣,那他們倒想聽聽朱棣想怎麽削藩。
“朕的意思很簡單,裁撤王府三衛,隻留幾百人的儀仗隊就行了,最多不能超過三百人。”
“當然,朕會另外給你們補償的。”
一句話,交出兵權,其他的都好商量。
因為有了朱允炆削藩的前車之鑒,所以朱棣這方法一出來,大家都覺得,四哥(四叔)真是個好人啊!
朱棣全靠同行襯托!
畢竟,在他們看來,兵權是肯定要交的,但補償什麽的,想都不要想。
要知道,京城外麵,可是駐紮了幾十萬大軍的。
現在朱棣答應他們,隻要交出兵權,就有補償,絕對是意外之喜。
“好,陛下,臣同意削藩。”
一位封地在南方的藩王說道。
他看的很通透,這次朱棣能和你輕聲細語的說話商量,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所以,還是見好就收的好。
有人開了頭,就會有人跟風。
很快,大部分人都同意了朱棣提出的削藩之法。
剩下還沒有表態的,要麽就是朱棣的條件還沒有達到其心理預期,要麽就是舍不得兵權。
對於這些人,朱棣打算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好好商量一下。
於是接下來朱棣就開始和他們商量起了補償的事宜。
在這個過程中,又有幾位藩王同意了削藩,對此,朱棣還是很滿意的。
畢竟,能拿錢解決的事,能不動刀動槍就不動刀動槍。
當然,其實不少藩王心裏還是舍不得手裏的兵權的,但如今朱棣威勢正盛,手裏的兵馬又都是經曆過戰爭的,戰力極強。
打又打不過,不服軟還等啥呢。
一番商議下來,最終的結果,絕大多數人都是滿意的。
隻有寧王朱權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有說。
他用沉默來表示自己對朱棣的不滿。
自己掏空家底來幫朱棣靖難,當初說好的共享天下,結果你一句不提也就罷了,現在他想回封地,繼續當他的逍遙王爺。
但是朱棣卻想奪自己的兵權,還想將自己的封地也給遷移到南方。
是的,此次削藩,朱棣要將北邊的塞王往南遷。
就比如遼王朱植,沈王朱模。
如此結果,朱權又豈能答應。
他沒有當場發作就已經是足夠忍耐了。
對於朱權的表現,朱棣看在眼裏。
他心裏對其還是有一點愧疚的。
但國家不能分裂的原則不能變。
所以,就隻能委屈朱權了。
正因如此,朱棣才沒有計較朱權今天沒給自己麵子的事。
這畢竟是自己先對不起人家的。
事情商量的差不多,天色也不早了。
朱棣又將眾人留下來一起吃了個飯。
最後又單獨和朱權商量了一個多時辰。
離開皇宮的時候,朱權整個人都沉默不語,能感受得到,他很不高興。
而他並沒有回自己住的地方,徑直去了長平侯府。
他和楊軒的關係一般,但現在,他覺得,能跟他說話的,也就隻有這一個人了。
客堂中。
朱權臉色很是難看。
楊軒也猜到了這是為什麽。
關於朱棣之前跟他畫的那些大餅,楊軒也聽說過。
對此,他無法評價,不做評價。
“要喝點嗎?”楊軒問。
朱權沉默的點點頭。
和朱棣的商量並不愉快,現在的他隻想大醉一場。
楊軒吩咐下去,很快一桌酒菜就準備好了。
朱權先是連喝兩大碗,隨後便吐露心中的不快。
“靖難的時候,我掏空了家底跟著他幹。”
“現在靖難成功了,他當了皇帝,就忘了當初的約定。”
“什麽共享天下,都是騙人的。”
“我現在也不想這些了,隻想回到大寧,當我的逍遙王爺。”
“可他非但不答應,還要奪了我的兵權。”
“甚至還想將我的封地遷到南方。”
“口口聲聲說讓我隨便挑選封地,結果呢,我選一個,他否定一個。”
“這不是純純欺負人嘛!”
“啊,你說,有他這樣的人嗎?”
“嗯,他確實不是啥好人。”楊軒附和著點點頭。
皇帝嘛,怎麽可能是好人呢?
朱棣是不是好人並不重要,隻要他是個好皇帝就行了。
一個好的皇帝,能讓國家昌盛,就算差一點,最起碼也能當一個守成之君。
這就是楊軒心中對皇帝的標準。
“看吧,連你也認可。”朱權道。
“能告訴我你們今天都都說了些什麽嗎?”楊軒問。
朱權此刻心無顧忌,將和朱棣的聊天內容分享了出來。
楊軒認真聽著,也不著急發表意見。
聽著聽著,忍不住看了一眼朱權。
好家夥,要江浙之地當封地,怎麽敢的?
要知道,江浙之地給朝廷貢獻了大量的賦稅,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地。
朱棣腦子進水了才會將這地方給朱權。
不過,江西南昌也不錯。
“說到底,你還是太年輕了,你現在不過二十多歲,正值建功立業的年齡。”
“過去的一些年裏,也一直在與元軍戰鬥,這突然之間就要開始養老,自是有些不甘心。”
“若你隻是想繼續上戰場打仗,我倒是可以幫你,但若是有別的想法,就別怪我不念情分了。”
楊軒說道。
朱權帶兵打仗的本事不弱,如果就這麽讓他去養老,實在是有些可惜。
聽到楊軒這麽說,朱權心裏一個激靈。
他是有些別的想法,但卻不敢在楊軒麵前表現出來。
對於這個姐夫,他是了解的比較深刻的。
膽子大的簡直要上天。
暴揍藩王,都隻是小意思。
就連當了皇帝的朱允炆,不也在他和朱棣的配合之下,倒台了嘛!
他連皇帝都不放在在乎,還會在乎他一個小小的藩王嗎?
“總之,一個國家的原則不能變。”
“誰也不能搞分裂。”
“誰搞分裂,我搞死誰!”
最後一句話,楊軒是看著朱權的眼睛說的。
死字落下,楊軒的身上爆發出一股殺意。
這股殺意,對於身經百戰的朱權來說,極為清晰。
他立馬坐直身體,心中的其他想法,頓時消散。
“姐夫,你誤會了,我隻想能繼續帶兵打仗罷了。”
“就像你說的,我還年輕,混吃等死的日子一點也不適合我。”
朱權快速說道。
“嗯,明天我進宮找陛下說說,看他是什麽意思。”
“但你最好記住你說的話。”
楊軒看了一眼朱權。
“是,我一定記住。”朱權連忙點頭。
“嗯,繼續喝!”
“好,姐夫,我敬你!”
酒宴結束,送走了朱權,天色也已經不早了。
在秀禾的伺候下,洗漱了一番。
隨後躺在床上,輾轉難眠。
他一直在想著要怎麽跟朱棣說這件事。
同時也有些後悔,自己為什麽要答應朱權摻和這事兒。
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兒嘛!
但想到自己現在好歹是宗人府宗人令,宗室都由自己管轄。
而且朱權能征善戰是出了名的。
最重要的是,他比朱棣年輕。
若是有一天朱棣駕崩了,朱權再來一場靖難,那可有的受了。
為了減輕朱權心裏的怨氣,楊軒覺得,還是幫他一把的好,同時留在眼皮底下,也能讓人放心點。
不過,這說到底,還是朱棣作的。
你說你許諾什麽不好,非得許諾個共享天下。
這不純純挖坑嘛!
結果現在,不僅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詐騙犯,還讓親兄弟對你不滿。
“混蛋朱老四!”楊軒忍不住罵了一聲。
“小軒子,你是在罵四哥嗎?”這時,耳邊響起了安慶的聲音。
“我不僅要罵,還想揍他呢!”
“就他幹的那些事兒,想起來就來氣。”楊軒道。
“以後這些話就不要說了,四哥現在畢竟是皇帝。”安慶勸說道。
“是啊,身份不一樣了。”
“早知道我以前就多揍他幾頓了。”從楊軒的語氣中能聽得出來,他有些遺憾。
安慶整個人無語住了。
有誰家臣子天天把揍皇帝掛在嘴上的。
“行了,趕緊睡覺吧!”安慶催促。
免得自家夫君等會兒又不知道說出什麽不敬之語。
“好。”楊軒應了一聲,然後側過身子,摟住媳婦兒,聞著其身上的味道,心中一片滿足。
……
次日。
朝會結束。
楊軒跟著朱棣來到了乾清宮。
經過一年左右的修繕,乾清宮早已修繕好了,前不久朱棣正式入住。
就連辦公地點也挪了過來。
就在乾清宮的偏殿,已經被他裝修成了書房。
雖然還沒有掛牌,但禦書房的名字已經叫了出來。
禦書房中。
朱棣坐在了禦案後,楊軒也在一旁坐下。
“啥事兒,說吧!”兩人喝了點茶,緩解了一下因為朝會造成的口渴後,朱棣開口了。
“關於寧王的事,是不是可以再商量一下?”楊軒道。
“他去找你了?”朱棣眉頭一挑。
“嗯,昨天下午。”楊軒點點頭。
“我特意給他挑選的南昌,這個地方比起其他藩王的已經好多了,他還不知足?”朱棣的神色有些不好看,隱隱有些怒氣。
“你有什麽好生氣的。”
“啊,也不知道當初是誰說以後共享天下的。”
“現在坐了天下,就像一腳把人踹開,這換你,你能高興?”楊軒見狀,沒好氣的開口。
朱棣神色一僵,訕訕道“當初那情況,我要是不這麽說,他能答應嗎?”
“行了,這事兒說到底是你對不住老十七。”
“他現在還年輕,這個時候你讓他去混吃等死,他怎麽可能接受。”
“而且他帶兵打仗的本事也不弱於你。”
“就這麽放棄一個優秀的將領,有些可惜。”
“我希望你能慎重考慮一下。”
“而且,我不希望他把心裏的怨氣,傳給子孫。”
“不然,就算他這一代不造反,萬一他的後代造反怎麽辦?”
“不管打贏還是打輸,這都是大明的損失。”
“你啊,不能老想著眼前這點事,還得多往後看。”
“別給子孫後代挖坑。”
……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