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市舶司重開通過,冤大頭朝貢製度

字數:5852   加入書籤

A+A-




    群臣爭吵不斷,龍椅上的朱棣又遲遲不說話。

    這個時候,太子朱高熾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有本奏!”

    “準!”朱棣看了一眼大兒子,緩緩開口。

    “父皇,當初太祖高皇帝禁海,是出於當時的國情。”

    “畢竟,當時大明最大的敵人在草原上。”

    “沿海地區隻是方國珍、張士誠的殘部作亂。”

    “還有就是倭寇的襲擾。”

    “但那個時候,朝廷顯然是不能分心的。”

    “出海作戰,並不劃算。”

    “為保護沿海百姓,太祖高皇帝才施行的海禁政策。”

    “今時不同往日,我大明水師無敵,可保沿海無虞。”

    “而且鄭和出海也證實了海貿之利豐厚,若是就這麽看著,而無行動,卻是我大明的損失。”

    “是以,重開市舶司,充實國庫,刻不容緩。”

    說完,朱高熾深深拜下。

    昨天夏原吉找過他之後,他就去長平侯府請教楊軒。

    原本他也是反對重開市舶司的,但楊軒說服了他。

    重開市舶司,充實國庫,於大明來說,利大於弊。

    朱高熾表明態度之後,反對的官員們一時間也是愣住了。

    有些人甚至滿是錯愕。

    如果他們沒記錯的話,當初陛下讓鄭和出海的時候,太子殿下您可是投了反對票的啊!

    怎麽現在卻是改變態度了?

    臣等正欲死戰,殿下何故先降?

    這應該最能形容他們現在的想法了。

    “太子所言不無道理。”

    這時,朱棣終於開口了。

    “諸卿以為呢?”他又將目光轉向了下方的百官。

    眾人這時也看出來了,朱棣就是要重開市舶司。

    況且太子都表明態度了,他們再反對,又有什麽用呢?

    “請陛下重開市舶司,充實國庫。”眾人齊聲道。

    其中就屬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聲音最大。

    “好,那邊依諸位愛卿所言,重開市舶司。”

    朱棣說道。

    接著便是關於關稅的確定。

    夏原吉提議十稅六。

    當即就有人罵夏原吉是鑽到錢眼裏了。

    夏原吉有苦難言啊!

    這都是提前商量好的策略,不這麽說,四成的關稅怎麽落實下去。

    所以這個鍋他隻能背著。

    經過一番親切友好的商議,最終朱棣下令,定關稅為四成。

    百官齊呼陛下聖明。

    說完這些事,接著就是商議在港口建貨物集散中心。

    這事兒很順利,多數官員都是支持的。

    正好此次跟隨鄭和前來大明的各國使臣,也帶了不少貨物,準備在大明售賣。

    朝廷可以幫忙拍賣,收取一筆手續費,用來充實國庫。

    手續費這也是楊軒支的招。

    根據貨物價值,最低一百抽一。

    幾道聖旨下達,朝會也順勢結束,各部門都開始了忙碌。

    回到禦書房,朱棣叫來了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命其查查今天朝會上反對重開市舶司的那些人是否與海商有勾結。

    交代完事情,朱棣便靠著龍椅,輕輕揉著眉心,歎了口氣。

    …

    十一月初。

    朱棣召見各國使臣,並舉行宴會接待。

    宴會規格極大。

    教坊司上演了不少好節目。

    楊軒對此並沒有多少關注,他就找了個角落,安靜的吃席。

    此次宴會後麵,大明與各國確定了朝貢關係。

    基本上是三年一朝。

    不過各國對大明的繁榮很是羨慕,希望一年一朝。

    此事,朱棣全權交給了太子和禮部去與各國使臣商議,自己隻看最後的結果。

    幾天後,禦書房。

    楊軒和朱棣喝著茶,閑聊著。

    這時,王忠進來稟報,說是禮部尚書求見。

    “宣!”朱棣放下茶杯,淡淡道。

    “臣鄭賜參見陛下!”禮部尚書鄭賜拜道。

    隨後看見楊軒也在,便問好。

    “見過長平侯!”

    “平身。”朱棣道。

    “何事?”朱棣問。

    “稟陛下,關於各國派遣使臣來我大明朝貢,現已確定好了章程。”

    鄭賜從袖中取出一份折子。

    見此,楊軒接過折子,轉呈給朱棣。

    後者看完以後,又遞給了楊軒。

    見此一幕,鄭賜心裏一陣羨慕。

    滿朝文武,有誰能有長平侯這麽受聖寵。

    “陛下,這上麵關於朝貢的回禮,臣覺得不合理。”

    楊軒看完折子,直言道。

    現在有外人在,所以在稱呼上,楊軒還是很照顧朱棣的麵子的。

    “哦?朕覺得沒有問題啊!”朱棣疑惑。

    鄭賜也看向了楊軒。

    “就這上麵,朝貢的回禮,竟然是三倍。”

    “這怎麽行?”

    “我大明不成了冤大頭了嗎?”

    楊軒道。

    “侯爺,關於朝貢回禮製度,是太祖高皇帝所定。”

    鄭賜解釋道。

    “何況我大明乃天朝上國,地大物博,多些回禮也是應該的。”

    “如此,也能體現大國的胸襟與氣魄。”

    他隨即又補充。

    “是啊,這很合理。”朱棣道。

    就是要麵子唄……楊軒心道。

    然後看向朱棣,示意讓鄭賜先離開。

    朱棣微微點頭,讓鄭賜先下去。

    “臣告退。”鄭賜離開了。

    “你想說什麽?”朱棣看著楊軒。

    “太祖所定的朝貢製度本就不合理。”

    楊軒道。

    “那你當初怎麽不跟父皇說?”朱棣道。

    “洪武朝後期不是施行海禁政策嘛,連藩屬國的朝貢都停了,說這些幹嘛。”

    “不過現在要恢複朝貢,那這製度就得改一改了。”

    “起碼,咱們大明不能再當冤大頭了。”楊軒說道。

    “什麽叫冤大頭,難聽死了。”朱棣不滿道。

    “本來就是。”

    “朝貢就是一門虧本的買賣。”

    “為了麵子,耗費甚大。”

    “收益卻少的可憐。”

    “洪武朝的時候,朝貢對朝廷財政的影響不大。”

    “可如今,在大明的各國使臣,以及國王,所代表的國家就有數十個。”

    “以後鄭和出海,還會有更多的外國使臣前來大明。”

    “在執行這個朝貢政策,對大明的財政來說,就是一個負擔。”

    楊軒認真道。

    “我大明身為天朝上國,還差這點錢嗎?”

    ……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