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玉米的挑選

字數:6228   加入書籤

A+A-


    六零有空間我們全小區穿越了!
    林老太別的不懂,甚至是什麽地方有什麽樣的作物也不是很清楚,她這輩子就沒有怎麽走出過自己所處的城市,但是她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什麽樣的種植物,也知道很多東西並不是在每一個地方都能夠種植的,所以她得趕緊去找人才行,每家每戶種植的東西最好能夠差不多才行,這樣彼此之間也好有個交代。
    人人都知道,撒謊嘛,那話肯定是要提前套好才行的。
    這事還真的沒有人想到,還好林老太及時去說了,不然等東西都長出來了反而麻煩。
    王翠萍又緊急動員婆婆媽媽們去各家詢問,好家夥,這一問還真的問出了不少的問題來,因為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豐富的存糧,所以在自留地裏麵種東西主要還是為了敷衍外麵的人的,至於能不能把東西種出來,他們其實現階段並不擔心這一點。
    又不是沒有的吃?
    穿越來的人如果本身就沒有太多的東西,那其實還是能夠比較快的去適應山下的環境的,但是現在物資充沛,大家難免就有點懶散,更何況是那麽多人一起穿越的,心態上更沒有對於這個時代的恐懼了,所以一個個都皮厚的不得了。
    種地??
    隨便啦!!
    所以自留地裏麵不說種的規範不規範吧,但是種類的確是誇張到令人發指的地步。有人種櫻桃,有人種橘子,有人種佛手瓜,有人種草莓,有人種西瓜,有人種生菜……居然還有人種芒果和火龍果的,這些娃娃們都瘋掉了嗎??
    好在有林老太他們這些會種地的人,種子不夠也無所謂,先去借來種上一些,等到到時候大家勻一勻苗子也就夠了。
    於是大家就把要種植的東西的種類給商量好了,如果有人問起來種子的話,那就是老家帶來的。不過這些東西能不能長出來,或者說長到可以使用的地步,那誰也不知道,現在也就相當於做個試驗了,畢竟這邊的氣候他們原本所在的地方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差異的,如果後麵真的因為氣候問題種植失敗了就跟其他人說種不活了也就算了。
    先是玉米,他們現在肯定是小範圍種植這些品種的玉米,到後麵還可以供給其他人。哪裏來的??老家來的呀,別人給的種子呀,他們哪裏知道是哪裏來的呢?這借口難道還不好找嗎?
    不過要種什麽品種的玉米還需要大家注意注意,因為這可不是什麽普通的蔬菜,之後還要留籽給村裏呢,這種東西多多益善嘛,畢竟村子裏的人吃得飽的話,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省得到時候被盯上。
    但品種這種事情還得專家說了算,在這一塊上麵林老太他們都算不得什麽‘專家’,了解的沒有那麽廣泛,畢竟在他們那個時候種地都屬於樂趣了,隻不過是給大家增添一點名義上麵的放心菜式而已。種不種類的大家都不挑,畢竟隻要好吃就行了,什麽其他的屬性都不在意。
    例如有些人喜歡吃糯米玉米,有些人喜歡吃水果玉米,大家都是根據口味來挑選的,但是你知道你自己吃的玉米是什麽品種嗎?正常的普通人基本上都不清楚這一點,就連偶爾種地的大家也不清楚,隻有依靠這個大麵積種地賺錢的人才會關注。
    畢竟穿越前關注這個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可是放在這個年代那就全然不一樣了,這個時候要種的玉米種類好吃不好吃之類的一點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品種畝產多少,莖稈堅韌不堅韌,彈性大不大?
    再者就是根係是不是很發達?
    抓地能力怎麽樣呢?抗倒性又如何?
    當然,對於目前來說抗旱性又是怎麽樣這一點才是大家最關心的。
    王翠萍他們去找的人叫做王啟陽,今年9歲……
    咳咳!!當然,對於穿越後的人來說,這個年齡並不是什麽問題,他穿越前29歲,正是這方麵的專家。
    不過因為和未婚妻分隔兩地的關係,穿越後也就被迫成了一條單身狗,科研大佬沒有點亮做飯技能,唯一會煮的就是泡麵,為了偶爾改善下奇奇怪怪的口味,所以成了‘混飯團’中的一員。
    所謂的‘混飯團’其實就是一群單身狗和小情侶們組成的不會做飯聯盟,或者說叫做不會做土飯聯盟,大多數技術比較差,家裏又沒有其他人幫襯,要煮大鍋飯的話就需要很多柴火,為了節約能源,他們幾個人湊在一起,剛好可以分散一大鍋,所以這才有了這麽一個小集體,也算是互相能夠搭把手照應照應吧。
    不過不管怎麽說,一群大人們向一名小朋友取經的場景看起來還是比較有趣的。
    王翠萍說“啟陽呀,以後你的專業肯定在這邊是能派上大用場的,不過你的年齡有點小,不然這樣子吧,我來當你的傳話人,以後就是你姑奶奶了,你覺得怎麽樣呢?”
    王啟陽多明白的一個人,當下就清楚了對方的意思,因為他這個專業以後的確是會經常的用上,而且他需要長時間的到地裏麵去觀察研究幫忙,可是他那麽小,很多問題提出來,別人是不一定能夠接受的,這種時候有一個年長的人帶著,就好像師傅帶徒弟一樣,所以不管提出什麽問題來都可以由別人轉達,那自然就能夠獲取更多人的信任。
    問題在於這個事情其實和未來的‘榮耀’是相關聯的,換言之,他有這樣子的技術,在以後想爬上巔峰也隻是時間問題,畢竟他們作為穿越者有著最先天的優勢,家中還可以上網查找一些資料呢。更何況人家本來就是專業的,這可不是光光從網上查資料看文字就能夠比擬的。
    可是……如果按照‘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那麽這份榮耀將來歸於誰呢?他願意將這份榮耀分給其他人嗎?
    現場一時間安靜了下來。
    王翠萍也知道這一點,不過她知道其他人說這個更不合適,所以才自己開了口,因為你總不能讓一個八九歲的小孩子真的去田地裏這樣那樣然後假裝發現了一堆的科研成果吧,這肯定是不正常的,到時候如果被人盯上顯然會更加的麻煩。
    她沒有什麽私心,純粹是想幫忙而已,要知道等到20年後能離村的時候,她都已經垂垂老矣了,要這些榮耀又有什麽用呢?
    可是這種事情其實挺戳人脊梁骨的,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被人陰一下。
    大家都左看右看的,這個時候無論誰插話其實都不太合適。
    不過王啟陽本人好像並不在意這一點,他連猶豫都沒有,直接就點了點頭“挺好的,那王奶奶,以後你就是我師傅了。”
    他這直爽的很,也不太在乎名利的做派一下子就讓老人非常的喜愛,當下就開心的說“那這樣,晚上你就到我家吃飯,咱們研究研究種地的問題。”
    說完又看向林老太“老林你也來。”
    這是辦正經事兒呢,林老太和王啟陽自然都不會拒絕。
    王翠萍又說“這樣吧,咱們這邊人那麽多,想一個個的通知過去也不太方便,這樣子好了,晚上我把咱們穿越者裏麵在每個生產隊裏擔任隊長的都請來,沒有做隊長的就請個能種地的隊員來,大家都聊一聊,然後由他們家相關的信息通知下去,如果能夠換到差不多的種子的話,也會給大家進行統一發放,大家覺得怎麽樣呢?”
    大家自然沒有問題,總不能所有人都擠到王翠萍的家裏麵去吃飯吧,這也太坑了一些。
    ……
    許家也收到了消息,他們派出的代表是許爸爸。
    如果說單單隻論種田技術的話,那許爸爸肯定比不上許爺爺和許奶奶,但是他到底算是年輕人,或者說算是中年人裏麵比較年輕的那一批,腦子也比較靈活,對於各種新鮮事物也比較能夠接受,所以說讓他去其實是比較合適的,不過他還帶上了小兔子,如果有需要換取種子之類的東西的話,那小兔子就能夠幫上忙,他也可以根據情況來考慮說些什麽話比較合適。
    帶個小孩也不突兀,各家帶小孩的其實也不少,不過帶的都不是真小孩,而是類似於許天兔的那種披皮怪。
    說起來這也不奇怪,畢竟假小孩在穿越之前也都二三十歲了,他們大部分才是家中真正意義上的頂梁柱,這種事情他們肯定是要參與進來的。
    也因為年齡被係統給弄的亂七八糟的關係,所以光光從外表上來看還是比較奇怪的。
    王翠萍也是搞事兒,反正人不多,直接就坐一桌也就好了。
    大家進了王翠萍家裏,直接就被迎進了任意門後麵,這個任意門還是非常的好用的,對於他們這些在資格內的人可以在別人打開任意門之後進別人家,但是如果你取得了別人的紅色手繩,這就相當於獲取了別人家任意門的鑰匙,在那個時候想怎麽進就怎麽進,絕對來去自如。
    當然,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就對了。
    “大家隨便坐。”王翠萍家是大三室,麵積有150平方,餐廳也特別的大,超級大號的圓桌桌麵架起來之後坐上個十幾個人也不是什麽問題。
    而且現在誰也不會拿出很多的菜式來招待,這跟穿越前是不一樣的,大家的主要目的還是談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吃飯,來的時候大家也說了,吃飯就不用吃了,他們已經跟家裏說好等談完話回去再吃,所以家裏都是有留飯的。
    王翠萍也順著應了,大家也都得養成這個習慣才行啊。
    所以現在桌上就擺著茶葉糖水,一些過年要用到的瓜果盤、果脯之類的東西。
    大家邊喝茶邊聊嘛。
    王翠萍先給大家再次介紹了一下王啟陽,雖然說通訊錄裏麵有寫,但是他自己記錄的時候隻是說懂一點,這方麵的知識完全沒有別人說起來這麽誇張,現在這麽一介紹大家才都有點傻眼,這可算……高材生+專家+學霸的集合體啊!
    牛bs!!
    王翠萍與有榮焉“這不都是咱老王家的嘛。”
    王啟陽有些不好意思,趕緊轉回到正題上麵來,畢竟大家也真的不是來喝茶的“我們還是說種子。”
    “啊對對對,我們先從玉米說起。”
    “咱們在這邊是不是要挑選比較抗旱的品種?嗐!以前隻關注什麽比較好吃的,但是說起來也隻是知道自己比較喜歡吃水果玉米而已,但是水果玉米又分哪些品種也不懂。”
    “我喜歡吃澱粉的?”
    王啟陽說“我帶了很多種子,其中玉米的話根據今年的情況來看,估計會比較炎熱,所以挑選了兩個品種。一個是八強十號,一個則是農科大8號。”
    “都比較抗倒耐旱。”
    有人問“那這兩者是隨便選哪個都可以?還是說他們之間有一些區別呢?”
    “哎呀,都沒有聽過這些。”
    王啟陽說“那還是有區別的,八強十號算是新品種,屬於矮杆大穗型玉米,根係非常的發達,氣生根比較多,特別特別的耐旱,相比較其他的品種甚至可以達到兩倍以上,產量也是非常穩定的,大概每畝的話有個六七百公斤的樣子。還需要注意施肥的先後和苗期的防蟲與一些玉米病。”
    “哎嘛!到底是專家,說的這些咱都不太懂,那另外一個呢?”
    “另外一個是農科大8號這個的產量會比較高一點。”
    “六七百公斤算多嗎?”
    “還行,農科大8號會多一點,大概會在1000公斤左右。”
    有人好奇的問“如果換做不需要考慮耐旱的品種的話,能夠畝產多少公斤呢?”
    “兩三千也是有的。”還不等大家表示震驚,王啟陽就潑了一瓢冷水“不過現在肥料缺失各方麵沒有那麽細致,所以咱們就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
    畢竟他們自己記得買肥的人都沒有幾個,更不用說供給給其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