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思念母親
字數:3838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到漢末尋愛方 !
由於中原等地戰亂頻仍,許多人流離失所,舒縣遠離政治中心,且境內丘陵山地較多,襟江帶湖,多天然屏障,因而相對安寧,加之鴻儒書院聞名遐邇,各地前來求學的人越來越多,並且,慕名前來拜訪書院,渴望得到指點的人也很多,如曹漕、孫冊、孫泉、魯素等都曾在書院渡過短暫的時光。
公元186年,周玉、蔣淦、楊秀等人來到書院求學。眾多的青青子衿們,有的日後成為一代梟雄、有的成為治國能臣、有的成為軍事奇才……他們用如椽巨筆繪就一幅幅波瀾壯闊、震撼人心的曆史畫卷,也把榮耀鐫刻在書院的曆史上。
其實,書院能擁有如此多的傑出校友,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喬燁等飽學之士。他們廣搜天下圖書,精心校勘古籍善本,供學子閱覽。五經、六藝、諸子、天文、地理、兵書、數術、方技、詩賦等書籍越聚越多。周玉等人入學時,書院的圖書已是汗牛充棟。他們經常挑燈夜讀。
二喬不僅秀美絕倫,貌壓群芳,也愛好學習,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特別喜歡閱讀農書和醫書,如《漢書食貨誌》、《四民月令》、《呂氏春秋任地》……她們經常同周玉等人在一起切磋。
周玉悟性極好,加之勤奮好學,不恥下問,長進很快。他精通音律,彈得一手好琴。在喬燁的六十壽宴上,周玉款款撫琴,小喬翩翩起舞,琴聲悠揚,舞姿曼妙,配合默契,水乳交融,如同珠聯璧合,優雅絕倫,將晚宴的氣氛推到□□。
周玉與小喬猶如兩盞明燈,照亮全場。為了讓學子們健體強身,書院聘請一位武師前來教授武術,二喬也跟著學了武功。周玉除了讀書、練功,閑暇時喜歡到處遊曆。
當時取水工具主要是桔槔、轆轤。一次,他在洛陽平門外橋西看見有人用翻車渴烏,取河水灑南北郊路,很是好奇,耐心琢磨,直到弄清楚原理;在田野,看到耬車,也要觀察研究一番。他還遊覽了許多名山大川、到達多處曆史遺址追思探究先人的是非成敗,麵對古跡,他的眼前常常浮現金戈鐵馬、沙場鏖戰的場景,耳畔常有壯士呐喊、戰鼓如雷的聲響。
他為韓信背水一戰、為項羽破釜沉舟而心生崇敬,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而叫好,為霸王別姬而扼腕歎息,為紙上談兵而搖頭……幾年下來,收獲很大。小喬不僅會織布,還會釀春酒,學會種瓜、瓠、葵、韭、芥、大小蔥,弄清山中漆、桐、梓等樹木的特性,還學會做肉醬、清醬。
周玉等人由於夜讀疲乏,偶爾在課堂上打起瞌睡,儒師楊維儒氣得用木板敲打書案,大聲訓斥:“成何體統?成何體統?!”周玉驚醒,楊維儒狠狠地瞪了周玉一眼,接著說:“武帝以來,罷黜百家,儒術獨尊,孔孟之道乃萬世之至論。可是據我所知,有人偷偷地看《孫子兵法》《韓非子》等書,如此,豈能修成正果?希望你們改邪歸正。”
周玉覺得此話逆耳,站起來反駁:“崔寔在文林中享有盛名,和稍晚的蔡邕齊名,號稱崔蔡。連他也認為‘刑罰者,治亂之藥石也;德教者,興平之粱也’,‘德’‘刑’的用途,因時而異。在‘承百王之敝,值厄運之會’的亂世,應當用重刑治理。他讚揚漢宣帝采取嚴刑峻法,使社會安定;批評漢元帝奉行儒術,‘多行寬政’,成為西漢王朝‘基禍之主’。這啟示我們不該重儒輕法,應兼收並蓄,因時而用!”
楊維儒聽後,一時無言以對,氣得幹瞪眼。見老師臉氣得通紅,範福趕緊拉拉周玉的衣襟,但周玉不聽,繼續說道:“西漢初年,崇尚黃老之學,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適應形勢的需要,我們不能抱殘守缺,不能凡是儒家講的我們都繼承,凡是儒家講的我們都實行,這就好比穿衣服一樣,人們在寒冬不會選擇穿夏天的衣服,在夏天也不會選擇穿冬天的衣服。除了無知小兒以及傻子,每個人都能根據時令天氣的變化而及時地更換服裝,但是,一些所謂的先生在大是大非麵前思想僵化,觀念不合時宜,真是愚不可及!”
“大膽!輪不到你來教訓我!”楊秀也說:“先生,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董仲舒也是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采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學。各門學說相互補充。”“你,你們竟敢當堂起哄,成何體統!”拂袖而去。他找到喬燁,要求開除周玉。周玉被喬燁找去談話。楊秀、範福等人打抱不平。楊秀振振有詞:“楊先生多次要求我們要多動腦筋,要有自己的見解,隻要是學問上的事情,有不同意見,可以同他爭論。就像百家爭鳴一樣!”範福聽後,在一旁附和:“是的,是的,楊先生是這麽說的。我證明。”蔣淦聽到後,向楊維儒報告。楊維儒表揚了蔣淦,對他說:“我同曹孟德是同鄉,將來我把你推薦給他。”蔣淦聽了,感到很高興。
喬燁接到楊維儒的告狀,感到很棘手,勸他說:“楊先生消消氣,犯不著同這幫乳臭未幹的小毛孩生氣,你大人有大量。”
小喬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對喬燁說:“爹,有些書是我從您書房裏拿出去借給公瑾等人的,他看了所謂的閑書,我也有責任,孩兒願一同受罰。”楊秀等人一同來到喬燁麵前,跪在地上,請求他原諒周玉。
周玉知道後,挺感動,說:“我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連累大家,我這就走。”眾人連忙攔阻。喬燁說:“這樣吧,你暫且不要上課了,離此地不遠有個小鎮叫烔煬,鎮上有個名叫程泰的拳師,為人豪俠仗義,你跟他學些本領,將來會有用。”周玉一聽,非常高興。小喬聽說後,暗自垂淚,周玉下山後,小喬登上山頂小亭,目送良久。
周玉拿著喬燁的推薦信,找到程泰,程泰看完信,答應收他為徒。
於是,周玉開始跟著他練功,閑時看隨身帶來的書。每天深夜,程泰看到周玉挑燈夜讀,頗為感動,心想:此人將來定能成為大器。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到了中秋月明之夜,周玉吃罷晚飯,獨自在屋外散步。
風兒拂動樹葉,沙沙作響,如同小喬的輕聲柔語,周玉在心裏遙祝小喬和她的家人平安快樂;月光如水,乳白色的光從樹葉縫隙間漏下,地上月影斑駁,周玉想起與母親、劉瓊共度中秋佳節的往事,於是情不自禁地擺上琴,彈奏起來。
彈著彈著,眼前很自然地浮現出母親為他浣衣,喂他喝藥,教他識字的情景……周玉沉浸在回憶之中,一會兒,他忽然聽到外麵傳來輕柔而深情的搖籃曲,他聽著聽著,情不能已,不禁潸然淚下,此時,他思母若渴,歸心似箭。
但是夜已深沉,他不敢驚動師傅,於是寫了一封辭別信放在桌上,騎馬回家。路上聽到凶禽怪叫,猛獸嘯吼,但他毫無退縮之心,繼續趕路。
到家時天還沒亮,他擔心吵醒母親,於是在圍牆外逡巡,累了就靠在樹上休息。由於十分疲乏,後來他竟然睡著了。天亮後,老家人打開院門,發現周玉,大吃一驚,大聲說:“公子!公子回來了!”周母聽說後,趕緊起床,見周玉衣服被露水沾濕,心疼地說:“傻孩子,你怎麽不敲門進屋呢?”
周玉見到母親,疲倦一掃而光,雙膝跪倒在地,激動地說:“母親在上,受孩兒一拜。”母親扶起周玉,端詳著他的臉,說:“孩子,你瘦了!”周玉看到母親新添的銀發,悲從中來,母子抱頭哭泣。老家人在一旁勸慰。
早飯時,周玉吃著母親親自為他熬的百味稀飯,裏麵有野豆、野果片,非常可口,周玉吃得津津有味。吃完早飯,母親問他在外麵的求學經曆。周玉將情況大致說了一遍,當然,頂撞老師的事情沒敢說。後來,他將自創的“五禽六獸拳”表演給母親觀看。母親看得非常陶醉,不時哈哈大笑,露出整齊的牙齒。
劉瓊也拍手說:“真好看,真好看!”鄰居周大伯看了,捋著灰白的胡須,連連點頭稱好,他由衷地說:“春秋時的老萊子孝養二老雙親,為了使老父母快樂,他在72歲時,還經常穿著彩衣,做嬰兒的動作,以取悅雙親。公瑾打‘五禽六獸拳’,讓母親開心,真是赤子之心,孝心拳拳!”
兩天後,周玉戀戀不舍地辭別母親,帶上家裏種的茶葉、果、豆等物準備送給師傅師娘。程泰得知周玉深夜回家看望母親的事情後,對他更加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