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聆聽教誨

字數:351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到漢末尋愛方 !
    郭平感到極其驚訝,周玉也大吃一驚,感到有一種非凡的力量在左右著自己。接著,他感到自己的雙手像凍僵了一般,無法活動,琴聲戛然而止,周玉一轉頭,發現一位道長站在近旁,於是趕緊整理衣冠,虔誠地合起雙手施禮,說道:“公瑾拜見道長。”
    道長連忙還禮,說:“我並不是你要見的人,我是張道長的客人,昨晚來此歇腳,我已辭別道長,馬上就走。”周玉一聽,心裏咯噔一下,道長好像洞悉他的心思,趕忙說:“他正在做功課,很快就要結束,二位快請進。”周玉聽了,心頭一陣驚喜,他內心更加敬畏,畢恭畢敬地進入大門。
    穿過廳堂,進入後山,此時雪已暫時停止,隻見張道長正在運氣練功,身體周圍像有煙霧環繞。郭平揉揉眼睛,依然看不真切。周玉判斷這煙霧根本不是來自所燃之香,因為它隻是均勻地籠罩在道長身體四周。周、郭二人看得發呆。
    一會兒,道長慢慢地舒出一口氣:“籲——”此時,他身邊的霧氣漸漸散去。周玉看見一位身材矮小的道長閉著眼睛麵對自己,過了一會兒,慢慢睜開雙眼,眼神如同山間深泉,清澈、深邃,充滿智慧。周玉上前施禮,朗聲說道:“舒縣周玉拜見道長,請收下弟子!”
    張道長打量周玉,隻見他風采俊逸,舉止儒雅,彬彬有禮,心生喜歡。他將周玉扶起來,說:“貧道早已宣稱不再收徒,看來我隻好破例了。來,我們相互切磋切磋。”落座後,道童上茶——浮槎紫毫。周玉一品,頓覺神清氣爽,精神放鬆,於是恭敬地請道長指點迷津。
    道長悠悠地說:“足下孝字當先,在江湖上頗有名氣。但是,孝有幾重境界:端茶送水,侍奉雙親,送終守墓,這是小孝;鹿乳奉親、拾葚異器、扇枕溫衾是中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大孝。當今天下,漢室氣數將盡,衰微如風中殘燭,你當勇於承擔平安一方的重任。”
    周玉說:“公瑾慚愧,至今碌碌無為。”道長說:“你胸懷大誌,修煉本領,增長才幹,很快就要龍入大海,鷹擊長空了。你這樣的君子擔當重任,對蒼生黎民是有利的。你平時喜歡讀哪些書啊?”周玉說出一些書名。張道長聽後,說:“我覺得你應該多看看荀子的書。”
    “荀子?弟子讀過他的一些文章。”周玉說。張道長點點頭,說:“荀子發展了儒家思想,比較適合當前時勢。他的著作雖然主要闡述儒家思想,但是內容比較龐雜,有許多真知灼見,比如其中有議兵等內容:孫卿子曰:‘不然。臣所聞古之道,凡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調,則羿不能以中微;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致遠;士民不親附,則湯、武不能以必勝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想必你已經讀過?”
    周玉搖搖頭,羞愧地說:“還沒有來得及看。”
    道長說:“荀子的話隻是一家之說,古今天下論兵的文章不在少數,關鍵是活學活用,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取舍,冷靜全麵地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斷。”
    周玉連連點頭,道長接著說:“趙括紙上談兵的教訓太深刻了,一定要避免犯類似的錯誤。”周玉點頭讚同。“另外要有戰略,《孫子兵法勢篇》對此有許多生動形象的描述:‘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勢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張駑,節如發機。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概括而言,兵家韜略中所講的‘勢’,是指力量因所處的空間位置、布局不同,從而使自身蘊含能量不同。荀子在《勸學》一文中所說的‘君子善假於物也’——這句話用途廣泛,無論是生產勞動,學習知識,還是行軍打仗,都能用到這句話。不光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而無窮無盡的,要加以充分利用,比如,火、水、地形、甚至各種動物,都能應用於戰事,而且,我們要善於根據需要,創造出‘物’來為我所用,從而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周玉如醍醐灌頂,心中豁然開朗。道長說他走南闖北,觀察地形地勢,繪成草圖,他吩咐道童取出,指著東南方對周玉說:“大江猶如巨龍,屏障東南,在此可以安居樂業,修明政治,隨著實力日強,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之目的,但是如果政治不清明,經濟不繁榮,則此地雖然易守難攻,仍會葬送。中原長期混戰,彼此力量消耗,因此公瑾如果想成就一番大業,必須據有江東,再圖大計。”
    不知不覺,夜幕降臨,黑暗吞沒了外麵的一切,道童點燃鬆枝,室內現出一片溫暖的光明。周玉聆聽道長的教誨,絲毫不覺疲倦。道長覺得周玉堪當拯救黎民百姓的重任,恨不得將自己所掌握的東西全部傾倒出來。道童數次進來催促師傅用餐,但是道長興致盎然,好像沒聽見道童的話。直到東方欲曉,二人才停止交流。郭平與道童已經鼾聲如雷。道長見飯菜已無熱氣,舉起右手掌,朝盛菜的陶缽擺動幾下,令周玉震驚的是,須臾工夫,菜竟然熱氣騰騰。道長麵不改色,舉箸邀勸周玉吃菜。他們邊吃邊聊。雖然是山間土生土長的地衣,石筍以及自種的白菜蘿卜等素菜,粗茶淡飯,但是周玉覺得十分可口。用完飯,道長說:“貧道要練功課了,待會你們請自回吧!”
    周玉連忙答應,他深表感激,出外欣賞晨景。此時,雪霽天晴,一會兒,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猶如一麵巨大的戰鼓,十分壯觀,他好像聽到震撼人心、催人奮進的鼓聲,情不自禁地跪地參拜。許久之後,他喊醒郭平,戀戀不舍地踏上返程之路。
    一天,周玉來了興致,想去拜訪張良祠。張良輔佐劉邦完成建國大業後,於漢十一年前196年悄然來到廬江舒縣湯池白雲山二古峰白雲洞隱居。
    張良平時除踏山采藥、煉丹修行外,還悉心整理、編纂各類傳世兵書。
    範福對周玉說:“廬江郡人文薈萃,山川秀美,真是藏龍臥虎之地。”周玉聽了,為家鄉感到自豪。
    這時範福發現一位“公子”及隨從也在附近,就對周玉說:“公瑾,我發現那個人一直盯著你看,不會是你的老朋友吧?”周玉聽後,轉頭看見一位陌生的“公子”正用火辣辣的眼神看著自己,他感到很不自在,於是,同範福一起到祠堂後麵繼續觀看景色,可是那兩人緊跟在他們的後麵。
    範福感到有些害怕,因為他聽說山中有山賊,懷疑身後的兩個人是他們的探子。由於怕周玉笑話他膽小,範福不敢將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來,於是借口身體不舒服,想回去。
    周玉看他愁眉苦臉的樣子,同意一起回去,因此兩人敗興而回。
    其實,那兩人不是劫匪,也不是密探,而是舒縣縣令趙飛虎的女兒趙燕和丫鬟莞爾。趙燕對風流倜儻的周玉一見鍾情,而周玉卻渾然不覺。
    周玉和範福騎在馬上,保持一定的速度。範福本以為能將剛才那兩個人甩開,可是他回頭一看,大吃一驚,二人騎在馬上緊隨其後,周玉看見範福回頭察看,也下意識地回頭看,發現情況異常,於是周玉和範福策馬加鞭,駿馬飛奔如箭。
    由於周玉更加熟悉道路,於是他跑在範福前麵,專揀比較偏僻隱蔽的路走,由於綠樹遮掩他倆的身影,加之岔路較多,不久,趙燕和莞爾將他們跟丟了。
    趙燕非常著急,噘著嘴,用馬鞭在馬背上抽打幾下,懊惱地說:“這馬太不中用了,追不上前麵的馬!”莞爾輕聲柔語安慰她:“小姐,不要著急,我們到前麵找人問一問,就會知道剛才騎白馬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