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太上皇晦暗不明的態度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穿越紅樓,開局就被安排到賈府!
“皇後娘娘,兩位殿下,陛下隻是一時氣急攻心,又加上連日為國事操勞,氣血不足導致的昏迷。”
皇宮裏所有的太醫輪番診治,又仔細商議了半天,最後才把太醫院判推出來。
太醫院判一邊兒看著皇後娘娘等人的神色反應,一邊兒揣摩著繼續說道。
“臣等已經用了針,等到陛下醒來,再服幾副湯藥,以後飲食上再注意一些滋補,應當沒有什麽大礙的。”
“嗯,有勞了。”張皇後滿是緊張的瞳孔,如今總算是平靜了一些。
“兩位皇兒,帶諸位太醫,先去外麵休息吧,順便把陛下安全無礙的消息,告訴在外麵等著的諸位大臣。”
皇長子李青祁,皇嫡子李青祤也不敢耽擱什麽,趕緊就走了出去。
而另外一邊,早就已經得到了乾雍帝昏迷的消息的太上皇,才在此時此刻姍姍來遲。
在外麵等候的諸多文武大臣,在看到太上皇之後,自然是一陣山呼跪拜,一些個太上皇的老臣子,比如內閣首輔黃大同這些個老家夥,更是涕泗橫流,好似一點臉麵都不要,紛紛訴說著他們對太上皇的忠心,以及對還在昏迷的乾雍帝的擔心。
而這個時候剛剛從大殿中走出來的皇長子李青祁兩人,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兩人的臉色再也繃不住了。
從剛才毫無交流的情況,直接就互相看了一眼。
兩人在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恐之後,全都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緊接著就一起把太醫院判給推了出去。
聽到響動,一眾文武大臣,自然是也注意到了,剛剛從大殿走出來的兩位殿下了。
一時之間,一種叫做尷尬的氣氛,突然間就蔓延了出來。
太醫院判如今心裏也是一陣發麻,因為所有人的眼神,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隻不過一想到乾雍帝確確實實隻是因為氣血不足而昏迷的,太醫院判也隻就是猶豫了一會兒,就馬上大聲的,把乾雍帝的情況說了出來。
“啊,無事啊,陛下無事,可真是太好啦。”
“對對,對,陛下洪福齊天。”
一瞬間,就又有無數的文武大臣,為乾雍帝祈福了起來。
而李青祁兩位皇子在看到這個情況的時候,心裏都是一陣嗤笑,不過在看到太上皇還在這裏的時候,他們兩個也不敢表現出來。
隻能夠飛快的跑到太上皇的麵前問起好來。
同時趁著這個機會,李青祁兩人也飛快的把站在離太上皇最近的文武大臣,全都記在了心裏。
這些個家夥,將來無論他們兩個誰登基,都是不可重用的,最好是能夠清算,就給清算掉的。
“嗯!朕安!”太上皇的神色沒有什麽變化,直接就點了點頭。
“既然皇帝無視,那這裏的事情朕也就不便插手了,不過殿試既然已經都結束了,就先把這些新科進士都放出去吧。”
“順便把皇宮外麵,你們兩個的幾個弟弟全都放進來,讓他們看看你們的父皇。”
太上皇嘴上雖然說著不便插手,但是做起安排來卻是絲毫不慢。
“哦,對了。”太上皇在走了兩步之後,好像又意識到什麽,轉頭就又繼續盯著兩位皇孫說道。
“給你們兩個選妃的事情不能夠耽誤,皇家血脈必須得馬上繼續延續,你們兩個要是誰先有了皇子的話,朕也就能夠放心了。”
太上皇一邊兒說著,臉上還露出了激動的情緒。
“到時候,朕也就能夠安安心心的去修道了。”
聽到太上皇的這話,李青祁兩人臉上也露出了激動的神色。
不過很快就又平靜了下來,李青祁臉上更是露出了一絲後悔,隻不過稍縱即逝罷了。
“西寧王世子呢?”太上皇說完之後,眼神掃了一圈眾人的反應,剛要滿意的點點頭。
卻是發現好像少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家夥,立刻就詢問了起來。
“陛下,臣在這兒呢,在這兒呢。”盧玄塵聽到這太上皇在尋找自己也知道躲避不過去了,隻能夠在一眾文武大臣的後麵跳了跳腳。
隨後就立刻喊了起來,好像有多著急一樣。
“皇上啊!這些個文武大臣見到您老人家實在是太激動了,臣一時之間竟有一點兒擠不過他們,所以就落在了外麵。”
盧玄塵順著眾人讓出來的一條小道,一邊兒喊著,一邊兒就跑了進來。
“哼!”太上皇冷哼了一聲,他可不是這麽好糊弄的。
“行了,行了。”太上皇看到盧玄塵還在裝模作樣,也沒有直接揭穿,反而是揮了揮手就說道。
“剛才說他們倆的話,對你小子一樣。”太上皇指了指李青祁兩人,看著盧玄塵說道。
“你小子也必須抓緊了,西寧王府哪一代不是子弟眾多,即便就是這樣,到了你小子這裏也就剩剩下獨一支了。”
“你小子要是耽誤了的話,以後朕也不好再麵對你父王了,這一次選妃的事情,你也得給朕上一上心,你小子要是不上心的話,那朕就要直接給你指派了。”
“陛下,不是,臣已經……”盧玄塵趕緊解釋。
“行了!”太上皇卻沒有要聽的意思。“朕有朕的安排!”
說完之後,太上皇直接就率先離開。
看到太上皇這龍行虎步的樣子,一時之間無論文武大臣,還是皇子宗室,神色都是一陣變幻。
至於為的是什麽?
那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陛下那裏沒事,大家也就先散了吧。”這個時候內閣首輔黃大同站了出來。
“黃大人說的是啊,朝廷大事可耽誤不得。”盧玄塵這時也顧不得在想太上皇的安排了,看了看兩位皇子,就趕緊去和神武將軍馮唐等人商量去了!
盧玄塵他們這邊兒想著盡快成行,領兵去西北,而兵部尚書陳懷瑾他們那裏,一群老家夥們也聚在了一起。
這一群老家夥們,並沒有著急評選殿試的策論,反而在商量著,要不要直接調動各地的精銳進京!
與此同時,趁著夜色,內閣的一小吏,正拿著一份試卷兒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