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叔這樣的人會不會有好多?

字數:3164   加入書籤

A+A-


    像林晨那樣優秀的人!
    陳醫生拿起林晨的病曆,從文件夾抽出林晨的ct檢查報告看了起來。用小手電照射林晨的兩個眼睛,然後把林晨的頭部仔細地觀察了一圈,還用手輕輕地按了幾個位置,觀察林晨有沒有特殊的反應。頭部檢查完成。
    陳醫生讓林晨躺下,叫林晨把兩腿伸直,抬腿,盡量抬。然後,換一條腿,做同樣的動作。接著叫林晨彎膝蓋,也是用力盡量往身上彎,兩個膝蓋都這樣做了一次。
    再叫林晨放鬆,陳醫生用手背摸了一下林晨左肩膀處露出的一點皮膚,感受林晨傷處的溫度。
    檢查早上包紮好的繃帶和用手指試了一下捆綁的力度。最後,把林晨披著的襯衣給扣了一下。
    林晨因為左肩胛骨骨裂,手臂腫脹,不能用石膏,所以隻能五花大綁式用繃帶用紗布在左肩,左臂腋下,左背部包裹,林晨的襯衣需要留出一個袖子不穿,以方便醫生檢查和換藥。
    “還是沒有太消腫,手臂和後背的皮膚顏色還是黑青一片,皮膚充血散瘀不是太好。不能碰水。”
    “這個捆紮力度你感覺怎麽樣?”陳醫生問道。“好熱,這一節都覺得燙,麻麻的”林晨一邊用右手比劃一邊說。
    “嗯,我知道了。畢竟現在夏天氣溫高,加上你這些部位受到重力擠壓,肌肉損傷,出汗功能下降,而且現在淤血還沒有消散,皮膚發燙是正常的。”
    “普通人汗腺在肩膀和背部,腋下,手臂這些地方是很發達的,你的傷情,導致出汗功能受阻。淤血消散了就會恢複。忍一段時間就好了。”陳醫生最後說。
    你還是要多躺下,不要用枕頭。這樣有利於腦部血液回流,能促進腦震蕩症狀減輕。
    還有就是不能用腦過度,保持良好精神狀態,要放鬆,目前看情況還不錯,保持住,再有一個禮拜左右可能就恢複過來了。
    我先回辦公室了,領導聽說記者會來拍攝采訪,這會辦公室和走廊,護士站都在搞衛生呢,我也要去收拾一下辦公桌。陳醫生笑著,對林晨搖搖手,離開病房。
    “陳醫生慢走,謝謝。”林晨就躺在病床上,並沒有起身,對陳醫生離開的背影說道。陸崇文過來病床邊,把毯子給林晨蓋了一下。
    林晨對陸崇文說了謝謝。林晨就閉上眼睛,準備休息一會。從早上公司工會李主席們過來到現在,也折騰好久了。
    陸崇文開始整理椅子,把老王帶來的牛奶,水果籃歸置好。還把那個鮮花捧花重新整理了一下,放到林晨電腦的旁邊,把正麵朝林晨的病床移過來了一些。
    自己退後兩步,點點頭,似乎感覺不錯的樣子。陸崇文才回到林晨病床對麵的椅子上坐下。
    林晨病房現在隻有林晨一個病人了,昨天的那位東海大叔經檢查確認,心髒沒有發生病變。胃病是老毛病。主要靠平時飲食習慣的調整。
    大叔喜歡熬夜睡懶覺,早上基本不吃,晚上吃飽才睡是造成他長時間胃部毛病的主要原因。大叔經過醫生的突擊教育,不知道能不能堅持時間長一點再來醫院。
    昨天出院告辭的時候,說的是會注意的。
    大叔這樣的人會不會有好多?林晨自問?
    有一份相對安穩的工作,一份不錯的收入,孩子已經成年,有房子,車子,有點存款。衣食無憂,喝一點小酒,睡會懶覺,熬個夜看場球,也是這個城市好多中年大叔向往的生活吧。
    他們是平常百姓,過得蠻安逸的,這是越來越多人正在過的生活。城市的好,有的時候是由外地人才感覺深刻,本地,習慣了就這樣吧,東海人裏的看法裏,那就是應該的好不啦?
    林晨笑了,是應該的。百姓理直氣壯要求安逸,認為安逸的生活是應該的難道不對嗎?必須對!
    林晨閉著眼,由著腦袋信馬由韁地遐想,不用力,不深究,不糾結,林晨睡著了。
    醫院住院部一層大堂電梯口,黃立平主任正在清點人員,16位新聞媒體記者。兩位醫院保安,兩位醫務科人員,加上自己和一位幹事22人隊伍集結完成。
    黃主任做了一個大家熟知的手勢,用手指在自己嘴唇上一豎,指指電梯,大家都電梯示意,明白。22人分乘兩架電梯,直上11樓。
    大家出了電梯,黃主任示意隊伍中醫務科兩位工作人員先行,然後自己麵對16位記者,說道一會我們還是先到醫生會議室等一下,我已經讓人去找陳醫生了,他會去病房把大家的采訪對象請到會議室,大家可以先梳理一下你們的采訪順序,不要一起提問,好嗎?
    這邊請,黃主任率先帶路領著16位記者往樓內走去。兩位保安就在走廊的兩邊自然站立,辦公室幹事手拿筆記本走在隊伍的最後麵。
    11樓會議室,有兩間病房大,裏麵有一張橢圓會議桌,內外兩圈椅子,如果坐人的話,30人以內還是很寬鬆的。
    這是醫院會診和討論病人病情的主要場所,也是醫生培訓,開會的地方。隔音,隔光,顯示屏,投影儀等設備配備齊全。
    東海衛視攝像記者吳記者進入會議室就找了一個可以看到會議室全景的位置,打開攝像機,示意同行的另一位王記者拿出收音筒,準備反光布。
    許麗拿過王記者從包裏取出的小麥克風,夾在自己t恤的外翻領上,低頭夠了一下,確認不礙事。然後把一節細線插進自己腰間掛著的一個小儀器上。對攝像點點頭,示意自己做好了準備。
    同時,其他記者都在自己的挎包內或拿出便攜式攝像機,錄音筆,或拿出相機,電腦。大家都沒有說話,但是各自都在做準備。
    氣氛很熱鬧,但是很和諧,沒有一絲混亂的跡象,黃主任不由心生佩服。這就是主流媒體人的素質。一點不像某些影視作品裏的記者形象,為了搶新聞,搶角度亂擠。
    大家都在準備自己的工具,也根據不同的媒體需要坐了下來。或者站在一旁。圖像拍攝,映像攝像記者,大多站在角落,文字記者大多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