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當兵,我從來沒有後悔過。
字數:3263 加入書籤
像林晨那樣優秀的人!
有記者問你沒有和學校聯係嗎?或者和老師同學聯係?
林晨答我是從學校大二結束後入伍的,學校保留學籍,退伍兩年內辦理了學籍恢複手續後就可以插班進入大三學習,而且我還有一次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
。和我原來同屆的同學,本科學習去年7月,我退伍前他們已經畢業。現在留在東海就業和讀研的同學有一些。
但很大一部分還是出國留學或者讀研究生去了,我不合適聯係他們。
學校老師因為大二課程基本是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不多,所以老師層麵真正能有經常聯係的不多。
某網站記者問請你說說作為大學生士兵,你的感受是什麽?
林晨回答我應征入伍受到兩方麵因素影響,第一因為我爸爸就是軍人,他在我初中畢業那年才轉業回家。我從小就喜歡扮演軍人。
第二,是進入大學後,我看到了征兵宣傳,在校大學生可以入伍,加上我們學校也很多有過軍旅生涯的學長,我覺得他們很有魅力,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所以我就征得父母同意報名應征了。兩年的義務兵生涯,讓我對真正的軍人有了不一樣的理解。那句話說的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
其實我的感覺是,我當兩年兵,覺得學到很多。當兵,我從來沒有後悔過,我覺得是驕傲。場下響起記者們的掌聲。
電台記者問林晨,我們看了你受傷的視頻,當時你奮不顧身魚躍救人的那一刻你是怎麽想的?
林晨回答我知道有那個視頻,不過我至今沒有看過。當時怎麽想的,我也不知道,什麽都來不及,什麽也沒想,就是覺得危險,本能的反應。
後來發生什麽我就不知道了,我是昨天下午醒來後才知道自己進了醫院。
日報記者問:接下來你有什麽打算?
林晨回答我肯定是會回到學校繼續我的大學生涯。不會有其他打算。
晚報記者追問關於這次事故,你怎麽看?
林晨回答這次事故?我沒有調查,所以我沒有發言權。具體情況我不清楚,我也說不出什麽,請理解。
某網站記者問林晨你的傷情嚴重嗎?會不會留下殘疾?
林晨回答我的傷情,大家可以詢問我旁邊坐著的這位陳醫生,他是我的主治醫生,大家可以問他。
陳醫生接過話筒說病人是急救車從工地接回醫院的,當時病人腦震蕩症狀明顯,病人昏迷,無應答。病人左肩胛骨兩處骨裂,左手臂和後背部受衝擊傷,腫脹充血。傷情正在關注中。後續需要根據病人恢複情況再做評估。
有記者問林晨,你救下的工友是誰,他現在情況如何?
林晨回答那位工友我已經見過,具體是誰就不說了,人家也是打工的,相信大家可以理解吧。
陸續還有記者問了林晨學生時代和小時候以及家裏的一些問題,林晨簡單進行了回答。
基本情況就這樣,謝謝大家。
有點意思,黃主任看完記者采訪記錄,他拿起辦公桌上的電話,正準備撥號,又放下。看了一下手機,時間已經來到中午12點多了,黃主任就沒有繼續打電話,離開辦公室下班了。
下午2點,黃主任提前來到辦公室,把上午收到的新聞媒體公函一份一份拿出來歸檔。
數了一下,東海衛視,東海電台,三家報社,四家門戶網站一共9個單位,來了16位記者。
除了東海衛視派了三位記者外,還有幾家單位同時派了文字和圖像記者過來。黃主任會想起上午看到的幾個手拿相機的人,估計他們就是圖像記者了。
黃主任整理好檔案,坐回椅子上,拿出筆記本,做工作筆記。寫了好一會,還是覺得不是太全麵,他想詳細了解一下事情的完整過程,他需要去急診科找陳醫生問問。
林晨接受了記者們的集體采訪,配合許麗記者的拍攝要求後。林晨和陸崇文各自坐在椅子上,林晨用右手拿起電腦,放在自己腿上感覺有點重,就向陸崇文看過去,對陸崇文說崇文,有件事要麻煩你。
哥,你說。陸崇文馬上回應到。林晨指了指筆記本電腦,說你幫我拿一下這個,先放床頭櫃上。陸崇文幫林晨拿起電腦。
林晨站了起來,用右手從褲子口袋拿出錢包,費力地單手操作,拿出100元鈔票,把錢包放在椅子上,把錢遞給陸崇文,說
“崇文,請你幫個忙,這個筆記本我放在腿上不好操作。我需要一個能放在床上的電腦小桌子,醫院附近你幫我去看一下,有沒有賣家具的門店,這東西簡單,應該很容易找得到。”
陸崇文放好電腦,接過林晨遞過來的100元錢,說好的,我馬上就去。
在等陸崇文買電腦小桌子的過程中,林晨拉開大號迷彩背包,從包內找出自己大學還需要繼續學習的好多本教材,他把教材放在筆記本電腦上麵,拿起最上麵的那本,看著封麵,陷入對大學生活的回憶,一絲微笑出現在林晨的臉上。
林晨沒有打開書籍,就坐在椅子上手拿那本書麵印著“機械設計”的教材,久久沒有動靜。
這本書不是林晨自己的,是他專業三年級以後才會學到的專業課本。是林晨確定體檢政審合格入伍,特意找當年大四畢業的學長即將離校前那裏要來預習的課本。林晨把本科四年,所有需要考試的未學課本都收集齊全了,帶到了軍營。
這些林晨大學三年級以後需要學習的內容,林晨入伍參軍時都帶上了。大部分看完不止一遍,這是林晨的習慣,預習。
他當兵兩年的業餘時間大部分都在自學大學三,四年級的課程,他相信回到學校能很快修完自己拉下來的專業課程。
這會林晨在回憶自己自學這些教材的過程,他覺得很有意義。隻是沒有經過考試和教授的指點,林晨沒敢吹牛說自己學懂,學通了,信心有,還需要考試成績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