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後生,你不能走!

字數:3112   加入書籤

A+A-


    像林晨那樣優秀的人!
    不用建國說話,大家就讓出一條路來給他過。據建國自己回憶說,那天在現場看完他修車得最少有好幾百人,一條馬路都圍滿了,自己竟然一點都沒發現,自己是窮怕了,什麽都不顧,就是想省幾百塊錢。
    林建國走到舊手扶拖拉機前,那個小修理鋪的師傅挨近來,發了一支勞動牌香煙給建國哥,小聲問:師傅貴姓,我可以幫你做什麽嗎?如果可以,我等下可以看你怎麽修發動機嗎?
    原來這個修理鋪師傅根本就沒見過拆開的發動機內部是什麽樣子,別說修,讓他叫出零件得名字都叫不出。
    街上看熱鬧得也基本差不多。當時1981年縣城都是這樣。你能想象得到嗎?
    “可以,謝謝。”建國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次隨口的可以,岩縣多了一位傳奇人物。
    建國哥和林師傅學徒。林師傅教得很規範,林師傅是真有本事。
    林建國拆發動機開頭很順利,活塞,取活塞環,軸,軸瓦,都分開了。但是取缸套,建國麻爪了,沒工具啊,怎麽辦?
    建國有點懊惱,看著新缸套發愁,突然想到剛才買三角刮刀時看配件商場有一個東西像是他見過林師傅用過的工具,他馬上眼前一亮,問一下旁邊帶著手表的圍觀的人“師傅,現在幾點了?”“五點二十。”
    還來得及,隻見建國飛步跑向農機配件商場,來到商場工具櫃台,指著那個三隻鉤子,然後上麵有一根絲杆的東西問“這個工具可以借我用一下嗎?”
    他不知道這個工具叫什麽名字,但是他知道這東西的用處。
    “你要借這三爪拉瑪,你曉得用?”櫃台售貨員李師傅上了年紀,業務知識很紮實。
    “用來取發動機缸套的,我用過。”林建國用肯定的語氣說。“你要多久?”李師傅問。
    “今晚就用的好,要怎麽借?”林建國道。“你是哪個單位的?”李師傅問。
    建國哥膽大包天,說“我是下山公社的,我的手扶拖拉機發動機壞了,剛才我不是買了配件嗎?46塊錢。”
    “我有印象,那你有執照沒有?’李師傅問。“有,你看。”建國拿出自己的農機執照。”
    “我登記一下,你就可以借出去了明天下午下班前要還回來。我們公司隻有兩套,借時間長影響其他單位用。”李師傅說。
    “好的,一定明天還回來。”建國哥興奮異常,馬上回答道。
    建國哥很高興,他剛才麻著膽子說自己是下山公社的,沒被人家懷疑,如果人家知道他是私人,可能就麻煩了。所以建國感到很高興,以為自己運氣好。
    拿著三爪瑪就要離開,“後生,你不能走!你師傅是否忘記什麽東西了?”售貨員李師傅追問?
    “沒有吧?”建國心裏嘀咕,回想剛剛拆下來的發動機,好像沒漏掉什麽東西啊。
    李師傅不是修理工,但是他經驗豐富,見得多,他看到建國哥一臉霧水,覺得建國不過是個跑腿的小徒弟,所以就直接拿出一張深藍色的紙板,和一管類似牙膏的東西。
    “我記得你買的是12馬力柴油發動機的缸套,活塞環,如果要換活塞環同缸套,就一定要開發動機蓋,那麽這種用來密封的藍殼紙同密封膠就必不可少,對了還有黃油!你師傅有沒喝醉哦,你知道藍殼紙怎麽用嗎?”
    林建國,有點蒙,下意識搖搖頭,好像看過林師傅用過,但是自己真的不知道。說,“我不知道,師傅沒教過。”
    “當然啦,師傅什麽都教,還叫什麽師傅。你師傅肯定會留一手啊,你看過師傅拆發動機就算你運氣好,你還沒20歲吧?”李師傅不免有點好為人師,問道。
    建國隻不到18歲,因為天天的風吹日曬,看起來成熟一些,但臉上的稚嫩,老同誌還是能看出來的。
    “那就是了。我告訴你。你要用藍殼紙對著拆下來的發動機蓋用一點黃油粘住,然後用扳手,或者小鐵錘,慢慢敲,把發動機蓋模形敲出來,螺絲眼也要敲準,所以藍殼紙一定要粘牢,不可以移位,要不然裝上去也會漏機油。發動機漏機油,你自己有執照,自己知道是什麽後果。”
    “敲下紙殼印子後,用鋒利一些的剪刀把裏外多出來的紙殼剪掉,均勻塗抹好黃油,再把密封膠均勻塗上,放在發動機兩個相對的機殼中間,緊固後密封嚴密不漏機油。”
    “你這麽年輕。你師傅當然不會把他吃飯的箱底貨教給你啦!算你運氣好,我今天告訴你最關鍵要記住,做這些動作時,機器和配件一定要用汽油,或者柴油洗幹淨,單獨放在幹淨的地方,一點髒東西都不能有哦。”
    “你要等你師傅教,我看再過兩年,你出師時,師傅才可能會教你。”李師傅看見林建國一臉迷茫,樂得不行,李師傅過了把指點江山的癮,很快樂。
    林建國忽然被點醒,林師傅無論是否故意留一手,林建國都覺得自己今天運氣好,遇到了名師指點。要不然,林建國自己蠻幹的結果可想而知。
    李師傅的心裏也得到滿足,他當農機商場售貨員很多年了,12馬力柴油機身上所有配件,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發動機總成。沒有他不知道的,知道怎麽修。
    動手不會,嘴很能幹。動手實操那是修理工的事情。我是賣配件的。
    而且,今天李師傅也是經驗主義害死人,他先入為主,因為建國年輕,他覺得這小夥隻能是某單位學徒工,所以看了建國執照就借工具。
    以前多得是學徒工過來買配件,都會借類似這樣的專用工具,有人什麽證明文字沒有,一句我是哪單位的,就借到了。
    當時騙子這個詞還是小孩子之間互相指責的比較多。現實生活中,騙子這種人是開放經濟以後開發出來的。而當年的社會現實中大家互相之間都是很誠實信任的。沒有後世的虛偽和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