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就是一個精怪!
字數:3096 加入書籤
像林晨那樣優秀的人!
挑了有足夠一手扶拖拉機才把拖拉機開過來,今天裝車就比昨晚有條理了,先裝是中等長度的3米多的小圓木料。
邊板上插滿平手扶拖拉機頂棚高的厚一點的杉木地板。待木料高度超過頂棚以後,才擺放最長的四米多的橫梁,把更長的一頭從拖拉機頂棚頭上伸出一米多。
就不會和昨天下午裝的一樣,後麵留出太長,拖拉機轉彎都不好轉。
今天白天,從街上開過。林建國早上和黃家彬討論時就想到這個問題。這次就完美解決問題。
第一車林建國很大方地表示要給黃家彬送到家去,一是距離近,可以快速地返回裝第二車。
二是留黃家彬在人武部繼續分類挑選,一是可以加快分揀的速度,二是防止出現其他人也看上這堆木料,引起爭執。自己早上一來就叫材料員開了四車柴火票就是這個目的。兩師徒早上喝白開水時就商量好了計劃。
這不,林建國今天第一車舊料一拉出人武部招待所工地就被人盯上了。有人進人武部招待所工地打聽情況了。
他們看到黃家彬在分各種材料。材料長短不一,大小不一。又聽說黃家彬和他師傅還有三車已經付錢還沒裝,有點遺憾自己沒有早得到消息,一邊在算計現場拉完三車後還能不能剩下多少有用的材料。
機會就是這樣,你敢想敢做,就撿了個大便宜。林建國很快就把一拖拉機舊料卸在黃家老屋場黃家彬早上已經清理過的廂房屋基上、回到人武部招待所工地。
還有三四個人在看黃家彬挑選材料,有人給黃家彬發香煙,想知道黃家彬還有三車沒有運完,看能不能分一車給他,他可以出10元一車跟黃家彬要,手扶拖拉機運費他另外給。讓黃家彬幫幫忙,照顧一下。
黃家彬抬頭看了一眼那個手拿香煙的人,黃家彬沒有去接香煙,他看向材料堆,不得佩服林建國的大手筆,早上一來就拿出20元現金,提前開出買四手扶拖拉機柴火的單子。
如果遲一點,就沒林建國啥事了。等再挑完三車,剩下來也真的就是柴火了,可能不會虧,
但五塊錢能買到一手扶拖拉機的硬雜木柴,可比衫木板,杉木條燒得時間長。黃家彬實在佩服師傅的幹脆和果斷。這哪是一個18歲得孩子做的事?就是一個精怪!
由於旁邊有人看著,人就有表演或者掩飾的欲望,或者林建國和黃家彬本來就有默契。接下的第二車。黃家彬和林建國全不用交談,你一根,我一根,兩人合力抬一根。
在旁觀者還未反應過來,就裝好一手扶拖拉機。林建國用緊線機捆紮牢固,抬頭看了一下天色,他讓黃家彬繼續在這裏挑選材料。
換一個方式,這次是撿出有腐朽和爛洞的來,就分兩種,有利用價值的,隻能做柴火的。
這樣分起來更快。中午人武部招待所下班就回去吃飯,林建國回下山家裏卸貨。吃過中午飯回來。
林建國開著手扶拖拉機把今天的第二車駛向下山大隊,出縣城以後,車速因為裝得更合理或者林建國已經比較熟練,一直跑得很順利。
比林建國預計要快上不少。林建國回到家裏把舊料全部卸下,弟弟和妹妹們都還沒有放學。是爺爺奶奶在家,帶著小妹秀蘭。
奶奶在看到林建國開拖拉機回曬坪停好準備卸車時就放下手裏的針線盒,進廚房端出一筐菜進行分揀摘葉。
今天中午有三種蔬菜,自家地裏的芹菜,蘿卜,南瓜。還有一把梅菜幹用開水泡了備用。
小妹秀蘭已經出落得水靈起來,不再是以前的病秧子,不過依然很文靜,不是黏在奶奶身邊,就是要奶奶看她做什麽,時不時有笑聲傳來。
遠沒有林國棟的活潑好動,一不小心就沒影了,不知道啥時候又出現在你身後嚇你一跳。
爺爺聽著收音機,手裏在編一個簸箕。他年輕時做大木匠學徒,就是幫人家做新房的大木工活橫梁,立柱。砍,劈,鑿,刨,鋸。做各種大小鬥拱,以前一個大木匠帶幾個幫工。一個多月就可以用木頭,把一棟兩層的木樓給你立起來。
蓋上瓦片,地麵挖好排水溝,鋪上石塊,或者碎石。就是一座新房。
大木匠學的是鬥拱製作。小木匠學的是做家具的榫卯製作。兩者共同都叫木匠。但是兩種木匠的技術細節要求不一樣。
大木匠要的是整體結構的穩,固,牢。然後才是細節的漂亮和精美。小木匠追求的是牢固以後的平,順,美!大木匠做家具就是細節可能粗糙一些。小木匠做房子,聽都沒聽過。
後來,傳統全木結構的房子越來越少,所以大小木匠就被木匠一個詞代替了,以為木匠就是做家具的。
其實在古代大木匠這個行業還有一個名稱叫木作營造技藝。有嚴密的規矩。平民用,官員用,高官,貴族和皇親國戚用,皇帝本人用,有著嚴格的使用規製。用錯要殺頭的。
爺爺年少遭遇變故,並沒有出師,也不能以木匠為生,回家務農,慢慢一些竹篾,小家具就參雜著都會一點,都不太精。這類人在現代就是diy愛好者。
古代為啥講究拜師學藝?就是這個道理。現代人接受不了不就一個木匠嗎?還要跟師學徒三年,出師後帶藝謝師三年,然後才是自立過程,麻不麻煩?
其實作為師傅,隻要你的徒弟出師,就要為徒弟的技術,乃至人品,用你作為師傅的聲譽保底,他不能出現嚴重紕漏,否則連累師傅名聲,嚴重的還會害了師傅性命。要命的事,嚴重嗎?。
林建國卸完車,自己去廚房舀水洗手洗臉,冷水有點凍人。飯甑已經在鍋裏,奶奶剛才就生火點著了灶膛,水還沒有燒開。
還早,林建國想著能做點什麽,看見灶台前的劈柴。想起爸爸說這些天在劉叔叔家幫助挖茶山的事,說有柴火要拉回來。林建國決定先過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