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林建國發現商機了

字數:3267   加入書籤

A+A-


    像林晨那樣優秀的人!
    快過年了,都要蒸酒做米果,所以今年特別忙。還有好遠的大隊今年都來不少人。農民分田到戶以後,大家積極性高,產量大增,現在能吃飽飯的多了不少人。
    輪到林建國,師傅問他有多少穀子要輾,林建國指著地上的四個麻袋,說三袋大禾穀,一袋糯穀。
    過秤,三袋大禾穀重320斤。一袋糯穀重110斤。要付十塊七角五分錢輾米錢。一斤穀2分半。以前一斤穀是2分錢,漲了五厘。
    輾好米,林建國的到2麻袋多一點的大禾米,一麻袋不滿的糯米。還用帶來的一個舊麻袋裝了差不多半麻袋的米皮糠,這是林建國媽媽特別要求帶回去養豬要用的東西。
    林建國看到有人隻裝米,不要米皮糠,就問米皮糠賣嗎?糧站職工告訴他賣,三分錢一斤。如果碾米的社員不要米皮糠,碾米費2分錢一穀。
    林建國提了一下自家的米皮糠袋子,感覺不準,幹脆他就提著袋子放在稱上稱了起來,39斤半。
    他又把大禾米放在稱上稱,大禾米210斤。糯米75斤。米糠39斤。一共324斤。減去五條麻袋。還有319斤米和糠。
    林建國沒有出聲,從大禾米裏稱出20斤。糯米袋裏稱出10斤。用準備裝粉的麵粉袋裝好,又到輾粉機那裏排隊去了。
    林建國發現商機了!
    輾粉很快,輾粉費和碾米費相同,也是一斤2分半。三十斤米花了七角五分錢。輾粉隻需進一次機器就得。
    碾米需要兩次,第一次去掉得是穀殼,第二次換了刀片去掉米皮糠。
    碾米機和輾粉機其實是一樣的機器,輾粉時地上放一長布袋把出粉口罩住,布袋能把噴射出得米粉收集起來。師傅說,碾米,輾粉隻需要換刀具就可以。
    糧站的碾米機是靠柴油發動機帶動的,林建國發現和自己新買的20馬力手扶拖拉機用的是同樣的發動機。
    全部弄好,林建國把米和粉都扛到自己手扶拖拉機後車鬥放好。去隔壁供銷社買了兩包大前門,又回到糧站碾米廠。
    林建國先走近這會沒有生產的輾粉機師傅麵前,因為以前林建國在公社農機站學徒時就經常幫糧站卸車,這些師傅大多認識林建國,就和他交談了起來。
    林建國問師傅,為啥有人不要米皮糠?師傅說,那些人是家裏沒有養雞鴨,也沒養豬的人家。留到米皮糠也沒用。
    還有好多公社住的吃商品糧的人家要蒸酒,買的糯穀來碾米,他們有工作,要米糠幹嘛?所以糧站才少五厘加工費,把米糠收集起來出售。
    至於加工費漲五厘錢,是縣糧食局統一規定,據說今年全縣糧站職工都反應冬季糧站加工廠都要加班,要發加班費。
    林建國其實看上了米糠,他家裏養了七條豬,媽媽就累得不行,林建國心疼媽媽。今天聽說糧站的米糠賣三分錢一斤,他就動心了。
    剛才他特意稱了一下,他從家裏帶來430斤穀子,除了大禾米和糯米。還有39斤米糠。一斤三分,也就一塊二不到。
    林建國以前幫媽媽喂豬,聽媽媽講過,自從上次他幫媽媽拉回幾麻袋米糠後,幾頭小豬長快了不少,四個月不到就100多斤了。
    以前沒有吃米糠的豬要五個月才能那麽大,米皮糠用來喂豬還是劃得來的。林建國笑媽媽是為了誇他,特意找的理由。
    媽媽說是真的,不是開玩笑。吃米糠的豬,是真的長得更快,就是米糠難買而且不知道哪裏有賣。
    糧站的米糠要交縣裏副食品公司養豬場,普通百姓買不到。副食品公司從糧食局包了全縣糧站的米糠,他們一斤四分錢收購。
    縣養豬場的豬聽說五個月出欄,就有150斤重。媽媽一直好羨慕,媽媽是聽上門來閹豬公的公社獸醫說的。
    公社獸醫是地區農校畢業的中專生,國家幹部。和普通的閹豬佬不同,他還教媽媽給豬喂鹽,就是讓豬的消化更好。
    他還說如果有條件,可以多喂一些豬,本地已經不夠,要從外省調豬了,計劃內的豬不夠供應。食品公司計劃外生豬收購價從5角2分一斤漲到5角半一斤就是公社獸醫傳來的消息。
    林建國聽到糧站職工說米糠3分錢一斤,他就想今天無論如何也要買幾百斤回去,所以他又回來加工廠了。
    也算林建國運氣,是今年老百姓分田到戶以後,社員種田積極性提高,大家同樣的田畝,產量增加多了至少兩三成。
    今年開始糧站除了加工公糧以外也增加了好多社員自帶稻穀的加工任務,米皮糠以前糧站是有任務的,每斤米皮糠縣糧食局付2分錢加工費給糧站。
    今年任務完成後,糧站保存了這段時間生產留下的米糠,有人要就賣三分錢一斤,沒人要就抵明年任務。賣了米糠的錢可以用來給職工發加班費。
    職工都十分願意糧站能賣出去。同樣上班,有加班費,當然高興。
    林建國得知,也十分高興。就拿出一包大前門塞給那個師傅,說自己要500斤,可有那麽多?師傅說去辦公室幫他問一下,讓他一起去。
    林建國高興地和師傅一起走出車間。來到糧站加工廠辦公室。經過了解,糧站預計今年冬天春節前可以有四萬斤計劃外米糠,現在庫存3000多斤,完全可以賣給他,要更多都可以。
    林建國也不敢說多要,他想回去和媽媽商量才能決定,但是500斤今天就要,交了15塊錢,開了票。糧站職工給他稱夠分量,還幫他一起裝車,林建國一激動,剩下的一包大前門又送出去了。
    林建國是學著縣城的那些拖拉機師傅的樣子,經常買兩包煙放著給人家抽,林建國自己不喜歡抽煙,
    而且他不知道,他買的大前門是縣裏最有麵子的香煙,是幹部抽的,所以林建國人緣越來越好,就是他懂禮貌,出手大方造成的。
    林建國在公社耽誤了一上午,四五個小時才從公社回到下山大隊,但是他今天的一個提問,解決了他家成為下山第一家養豬專業戶的一個大問題,豬飼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