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奇葩的我以為

字數:3337   加入書籤

A+A-


    像林晨那樣優秀的人!
    岩縣上下開始梳理幹部選拔程序的合理性,鎮裏副書記一直不清楚自己這次為啥沒壓製住那個岩縣富二代呢?
    他還以為他才是客家農家讀書改變命運的代言人,不得不說,會講故事有市場,你非要演繹故事,請看看劇本好不?
    副書記為此要後悔一輩子,十幾年的努力,一個月歸零。這個例子成為岩縣公務員警示錄,你可以不懂,千萬別瞎搞。盲目自信,驕傲自大是副書記的標簽。
    其實這位副書記根本就沒有真正認識劉承榮,就是聽說他是岩茶集團董事長的唯一親生兒子,大學畢業以後放棄省城留校當大學老師的機會,去西部支教,然後考上了公務員,又回村扶貧當村支書。e
    他自己腦補劉承榮就是個富二代,家裏花錢給他鋪路,他沒本事走不下去,才躲回下山村混日子的。
    他肯定是不入流的混混,看他成天開著一部20大幾萬的帕薩特就知道。
    副書記確實出身貧困農家,也確實是靠自己努力考上師範學院。也是自己努力考上公務員的。他的習慣就是他喜歡給人貼標簽。
    隻要他認為的富二代,都是豪車美女相伴,花天酒地的混混。劉承榮的帕薩特不就是他理解的豪車?
    隻有他這樣通過自己努力的純農家子弟才是精英,30多就是副科實職副書記,掌管幾萬人的一個鎮,他覺得他才是人中翹楚。
    這些年他都沉迷於自己取得的位置,麵子。這些是他憑本事幹出來的。
    業餘時間他不住在鎮裏,他年紀較大才結婚,所以到點下班就回縣城,要回家做飯帶孩子。和外界的接觸也不複雜,他喜歡和自己的同學或者以前當老師時認識的同事偶爾 一起聚會,吃吃飯,吹吹牛。
    大部分時間還是喜歡呆在家裏玩網遊,看看小說。與縣城商場和政府同事之間交往僅限於工作,不太關心人際關係交流,他習慣自己奮鬥。
    萬幸他沒有發財,或者他還沒來得及發財。
    副書記僅憑我以為就開始腦補了好多劇情,他真的不是故意刁難誰,其實他隻要親自去一趟下山村,就一切都明白了,可惜劉承榮回村將近三年時間,副書記上任快一年,他竟然沒到過下山村。。
    他認識劉承榮是在鎮裏開會,而且他聽說劉承榮父親是岩茶集團董事長,他就避嫌,不喜歡和劉承榮交流,他認定劉承榮是他認為的那種依靠家庭勢力混日子的人,他看不起這樣的敗家子,不想認識一個二世祖。
    他的盲目自傲,我以為,也是奇葩得很。他不斷說,他不是故意的。
    有人好心,問他不認識劉繼輝?認不認識劉克勤?認不認識林建國?認不認識黃家彬?他竟然一個都不認識!聽說過,但是傳說的東西,他不相信。
    你說,他的書,讀哪去了?
    劉承榮實在有口難辨,作為富二代,實在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待遇。標簽害死人!
    誰搞出來的富二代必須酒囊飯袋的?其實有作為,有擔當的富二代比普通人多不知道多少倍,現在的噴子太多,不要再誤導普通人。
    這個副書記可能是第一個,絕對不是最後一個。玩標簽丟了前程,鬧出大笑話。
    一番檢查下來,他除了辦事比較死板教條,很多工作都喜歡說“他以為”。副書記倒沒有其他劣跡。
    最後公務員身份待遇得到保留,但是他的情商,實在讓人哭笑不得,他帶著待遇回到教育係統當督導去了,這個工作可能符合他幹。
    林晨接到表哥劉承榮的抱怨電話時,聽說這樣的奇葩事件,林晨第一感也是哭笑不得,但是仔細想想林晨又感覺可能是哪個地方出問題了。
    為什麽明明是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公務員,已經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的人還會動不動就以“我以為”做口頭禪?
    而且那麽仇富?隻要是富二代就應該是個米蟲?應該是個酒囊飯袋?他的理由和信息來源到底出了什麽問題了?
    他可不是普通人,是公務員,要為老百姓服務的人啊,富裕的人民群眾就不是群眾了?
    我們政府幾十年就怕老百姓不富裕,這位同誌為啥仇富呢?
    林晨想了很多,但是他找不出理由。
    即使那副書記不喜歡劉承榮,把人家的正式報告鎖在抽屜裏就是不對,如果是重要工程,那就是犯罪,不作為,亂作為都是瀆職行為!
    林晨覺得岩縣百姓中間那種不喜歡讀書看報的風氣要改一改了。
    岩縣經濟可能不算發達,但是也不窮,就是學習風氣一直不旺,民間也是這樣,更多人看你賺不賺錢,對於學習,兩極分化比較嚴重。
    可能那位副書記是讀書比較自信的那種人,他走的是另一個極端。“他以為”!
    林晨開始經想自己是如何被劉老師給教會主動學習的?“我喜歡學爸爸,媽媽是老師,要聽老師講課,作業不會就是不聽講,不聽···”
    “你幹嘛?在念叨什麽呢?”桃兒看林晨魔怔了一樣在自言自語。問道?
    “我在想,要如何讓我們那客家小孩喜歡讀書。”林晨把劉承榮遇到的奇葩事件跟桃兒說了一遍。
    然後林晨說,“這種情況是不會讀書造成的,也許那位副書記書本知識學得不錯,能考上好成績,但是明顯人格缺陷太明顯了,固執和偏激就是具體的體現。一個學生僅靠書本成績好就夠了?”
    “夢桃,我們的《下山老家》還要增加一個板塊,那就是講客家故事。講他們如何南遷,如何教育子弟,耕讀傳家,講客家先賢的勤勞,勇敢,講客家先賢如何聚族而居,宗祠傳承,如何發展至今。”
    “這些曆史典故我會叫下山村委開始收集整理。你編輯文稿,圖片。這些內容必須要搞出來。”
    “現在的孩子有電子產品依賴,而這一類的東西,網上很稀缺,即使有,也是左抄一點,右摘一點。小孩已經很難係統掌握這種思維方式。”
    “我們要完善起來,隻有這樣,我們的美麗老家係列才能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