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越青菱的後來(7)
字數:3857 加入書籤
不當戀愛腦後,漂亮後媽變身團寵!
《嫡謀》能被工作室乃至業內不少人認為是能力爭暑期檔大贏家的劇,當然是有優點的。
越青菱都得承認,這優點還不少。
如今投資稍微有點規模的劇,都不可能有那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年頭的觀眾,有一千一萬種娛樂方式。
你不在第一時間把好東西拿出來吸引住觀眾,觀眾下一秒很可能就會被別人的好東西吸引走。
於是,製作方們都變著法地炫技,恨不得第一集就把人物之間最狗血最糾葛的關係,最精美最絢麗的場景布置呈上來。
《嫡謀》也是一樣。
第一集,直接給觀眾看前朝後宮一團亂。
前朝,太子意外染疾去世。老皇帝暈厥昏迷不醒,眼看著要不好了。
後宮,太子妃在太後的默許下安排太子府妾室陪葬,一排排腿在灰蒙蒙的煙霧繚繞中胡亂蹬著,底下是小太監聲嘶力竭喊著“生榮歿哀,永登極樂!”
殿外,一個看著隻有七八歲大的孩童正踮著腳尖,扒著窗欞,抿著唇往裏看。
下一秒,鏡頭一轉。
一聲“皇後駕到”,伴隨著急匆匆的腳步聲,掛在殿中的太子良娣眼睛都亮了,原本已經放棄掙紮的手腳再次開始掙紮。
底下的老太監麵色猙獰,嘴裏說著軟話安慰,手卻暗暗拉緊了良娣的腿。
殿外,一個老嬤嬤伸手,一把將小殿下捂住了嘴抱走。
幾乎是前後腳,一身華服卻額角帶汗的皇後帶著一眾侍女太監趕來。
卻隻得來一句“太子良娣薨——”
第一幕就多線並行。
從前朝勢力分布到後宮幾方博弈一目了然。
越青菱一個不太喜歡看權謀劇的人,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整個第一集都在講述主線故事開始之前,發生在十年前,男女主還沒長大,老皇帝還沒去世的故事。
前朝陰謀詭譎,後宮爾虞我詐。
男女主一個八歲,是前太子良娣留下的兒子,一個是十二歲,是皇後為了照顧孫子,特意選了放在男主身邊的宮女。
兩個人在逼仄的太子宮裏互相護持。
脈脈溫情。
尤其是在前朝後宮各種驚險刺激的劇情中,兩個小孩兒的相處劇情穿插在其中,也讓觀眾可以喘口氣。
在第一集的最後五分鍾,時間線終於來到了十年後。
越青菱趁此機會,也和劉姐交換了意見。
站在客觀的角度上來說,這第一集目前的質量,的確是對得起它十幾個億的超大投資。
尤其是前朝後宮的老演員們,一個個即便是沒有台詞,光是眼神之間的對峙和交流,都足以將整個皇朝此時劍拔弩張的氛圍帶給觀眾。
雖然這是對手劇,但劉姐也不可能昧著良心說這劇不好。
但也因此,更加皺緊了眉頭。
沒等劉姐說什麽呢,邊上一個本身對權謀正劇不感冒的員工就“咦”了一聲。
越青菱看過去。
員工拿著手機,眼神茫然“網上都在吵……”
吵什麽?
越青菱一時也有些不解。
這劇前期雖然也有瑕疵,比如說有些台詞為了追求古韻,太過晦澀難懂,但這種情況不太多。
大部分時候,演員還是說的大白話。
還是考慮了受眾的。
至於演員表演,更是挑不出什麽問題。
老演員們敬業,小演員也不拉垮。
或者說,不僅不拉胯, 還是一眾實力派中,難得的優秀清新,那種未經雕琢的天然演技,叫人看了都眼前一亮。
更難得的是,兩個小演員真的將兩個人之間相依為命的感情演出來了。
不是帶著性欲的成年人的愛情,也不是年少無知時的玩伴感情。
而是夾雜在這兩者之間,帶著一絲懵懂的占有欲和略顯青澀的承諾,更顯得這樣的感情純粹而炙熱。
越青菱都能想象到,十年後,已經長成的皇孫男主和陪伴在自己身邊十年的大宮女會是如何的相處模式。
還沒等越青菱將這疑問問出口呢,邊上就傳來劉姐有些滯澀的聲音“原來如此……”
“啊?”越青菱順著她的聲音和手指的方向,看向了投屏。
投屏上,劇情已經發展到了十年後。
這段銜接的劇情是以一個小太監的視角描述展開的。
在這段旁白的講述中,這十年簡直是整個皇朝風雨飄搖的時間。
十年前,老皇帝眼看著要死,卻又在最後關頭吊住了一口氣,到底還是沒死。
於是,當初逼著太子妃妾殉葬的太子妃被徹底厭棄,為了已經薨逝的太子的名譽,到底沒有正麵將太子妃如何,而是以她一心為夫祈福,封了個“信元真人”的道號,就送去了道觀。
默許此事的太後也和老皇帝之間鬧了很久的別扭。
作為太子唯一存世的男嗣,男主一則因為父母離世而被帝後憐愛,破例讓其繼續住在太子宮中,還每每親臨眷問,外人看來就是帝後身邊長大。
卻又因為太子良娣殉葬時掙紮太過,而被偏執的老皇帝認為是對自己可憐的兒子不忠,因而又時常被老皇帝無故冷落。
偏偏,這十年間,前幾年還因為老皇帝的血洗,朝堂安分了一點。
幾年後,老皇帝身體每況愈下,逐漸連批折子都要人代勞。
沒了太子在前麵擋路,幾個早已成年的皇子明爭暗鬥,朝內吏治不清,黨爭形勢十分嚴峻。
作為嫡皇孫,還是老皇帝名義上一手帶大的的皇孫,男主不可避免被裹挾其中。
此時就從來傳膳的小太監視角,慢慢轉到了正在被女主伺候穿衣的男主視角。
鏡頭由下至上,一點點將成年男主的相貌體態展現出來。
彈幕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出現了誇獎以外的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