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自請下堂

字數:4491   加入書籤

A+A-




    秦瑤光穿越小說穿書後我被五個小反派嬌寵了!
    崔問清一見,怒得從答禮的蒲團上爬起來,指著她小聲質問“你想幹什麽,還不趕緊回去?!身為宗婦,這點分寸都沒有?”
    汪氏,作為老夫人的長孫媳婦,崔家當家主母。
    她應該主持治喪,更應該披麻戴孝。
    他腸子都悔青了!
    當初,就不該聽從父母親的安排,娶了這個沒見識的婦人做妻子,這才會惹出來這一連串的禍事。
    看清汪氏的裝扮,眾人都驚呆了。
    好在,因為秦瑤光在此,沒有放其他人進入靈堂吊唁,暫時都攔在門外。
    靈堂裏,都是崔家的人。
    汪氏隻看了崔問清一眼,不為所動。
    在她身後,跟著兩名身高力壯的婆子,看起來身手不俗。
    崔問清急出一層薄汗,浸濕了額前束著的白綾“念在多年夫妻份上,隻要你回去好好反省,我不會跟你計較,否則……”
    “否則什麽?”
    汪氏絲毫不懼,從宜春手裏接過來一份文書,遞到崔問清手裏。
    她大步走到秦瑤光跟前,恭敬見禮“今日,臣婦自請下堂,還望殿下做個見證!從此以後,臣婦再不是崔家婦!和崔家再無幹係。”
    自請下堂?
    汪氏的聲音很大,靈堂外麵的人也都聽見了。
    瞬間,靈堂內外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陷入一片死寂。
    隻有高僧不被影響,照舊念經無誤。
    秦瑤光垂眸,打量著汪氏。
    都說壯士斷腕,汪氏的魄力絲毫不輸。
    或許她不夠聰明,但終於把事情捅到了皇太後那裏。
    發現連皇太後都無法彈壓崔家,反而使崔家玉石俱焚,竟然舍了老夫人性命時,她就斷然自請下堂。
    崔問清愣住。
    接過宜春遞過來的文書,一目十行地看了。
    上麵寫著,自知不孝不悌無才無德,不配做崔家宗婦,自請下堂。
    他倒吸一口涼氣,走到汪氏跟前,伸手去拉她,低聲道“你別鬧了!這像話嗎?”
    汪氏毫無感情地看了他一眼“到現在,你還覺得我在鬧?”
    崔問清轉身,望向跪在靈前的一雙兒女“愣著幹什麽?趕緊來勸勸你們母親!”
    不料,兒女隻當沒聽見,深深地埋下頭。
    能看見女兒緊緊抓住自己的膝蓋,眼前洇出一灘水跡,那是哭出的淚。
    汪氏冷聲道“都是我自己的主意,你為難孩子也沒用。念在老夫人待我一場,我的嫁妝,就待葬禮之後,再上門來抬。”
    孩子是崔家人,她沒辦法帶走。
    說罷,她不再跟崔問清計較,隻問秦瑤光“殿下,臣婦可否與您一起離開?”
    秦瑤光承認,汪氏此人,讓她幾次看錯。
    剛開始,以為她是貪圖小便宜的女人。
    後來,又覺得她行事不夠果斷。
    如今看來,並非她魄力不足,而是為了一雙兒女,被逼無奈。
    秦瑤光微微頷首,轉身離開,汪氏緊隨其後。
    兩人離開靈堂,一路上都是眾人詫異的目光。
    汪氏乃崔家主母,前來吊唁的賓客,有誰不認識她?
    她把脊背挺得筆直,目不斜視。
    既然已破釜沉舟,她就沒想過要走回頭路。
    出了寧國公府,秦瑤光詢問“你可有去處?”
    汪氏低頭,給她行了個禮“有勞殿下掛念,殿下今日援手之恩,草民定當回報。”
    她自請下堂,身上沒了誥命,連自稱都改了。
    汪氏心頭清楚,如果沒有樂陽長公主,哪怕她提前做了準備,也走不出崔家。
    見她胸有成竹,顯然並非一時衝動,秦瑤光衝她點點頭,便上了馬車。
    回到長公主府上,處理了一些事務,安排霜降和米行等售賣生活物資的掌櫃核對庫存。
    “雹災之後,又是大雪。你把庫存盤點清楚,準備開設粥廠。”
    如今,道路難行,受災的百姓隻能苦熬。
    待官道一通,衣食無著的老百姓,就會湧往京城,需提前備著。
    朝廷也會賑災,但秦瑤光寧願自己來。
    一來,她不想隻是象征性地拿出銀錢來走個過程。
    二來,她並不相信,在謝大司徒把持下的朝政,能做到清廉不阿,把賑災款都實實在在的用在災民身上。
    此外,皇室在民間已經沒什麽聲望,她身為長公主,既然做了實事,就不能被人搶了名頭。
    在公主府盤桓了大半個時辰,將一切都吩咐下午,秦瑤光再次回到禧寧宮。
    與此同時,寧國公府上大夫人自請下堂的消息,不脛而走。
    在老夫人治喪時出了這種事,整座京城議論紛紛,鬧了崔家好大一個沒臉。
    更隱蔽的消息是皇太後不再庇護崔家。
    樂陽出現在靈堂的衣著首飾、吊唁禮單,都在說明著這個事實。
    難道,崔家要倒了?
    親手摘下秦瑤光髻旁那枝紅梅,皇太後道“沒想到,哀家竟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這個汪氏,連兒女都能舍棄,也是個心狠的。”
    秦瑤光抿了抿唇,問“母後,可是覺得兒臣不該替她作證?”
    皇太後搖搖頭“非也。”
    她把紅梅用清水養起來,道“她既然鐵了心,不是你,還能想到別的法子。不如結個善緣,來日方長。”
    有了皇太後的話,秦瑤光這才放下心來。
    在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麵前,她充其量算是一個還算聰明的小白。
    好在,她有母後。
    接下來的時間,秦瑤光大多時間都留在宮中,陪伴著皇太後。
    雪,總算是停了。
    一連好幾日,都豔陽高照。
    京兆府組織了民夫,去官道上鏟雪,維護路基。
    不知不覺間,京城裏多了好些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難民。
    長公主府,曾祥進終於能把早就準備好的米麵糧油炭火等物,送去別院。
    京兆府查案的捕快,跟隨車隊一起,去皇莊查探當日被圍攻的案子。
    官道通暢的第二日,淳寧帶著幾個孩子回了京,房霆順勢接了還在養傷的青柏。
    淳寧第一時間來到宮裏,給皇太後請安。
    皇太後留下她和秦瑤光一起用過晚膳,便開始趕人“你們都是出嫁女,各有府邸。在哀家宮裏久了,總是不像話,就都回去吧!”
    兩人依依不舍的離開,到了宮門處,就看見從馬車裏伸出一個可愛的小腦袋來。
    正是小五。